半山腰,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
此时正热闹无比。
午饭铃刚响过,高低错落的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
年轻人自有年轻人的热闹与活力。
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涌而去,领取自己早在昨天就定下的饭食。
学校东大门。
伴随着大喇叭里悠扬的歌声,走读生们正三三两两的涌出校门。
他们撑着雨伞,说说笑笑,走过横石片插起的长下坡路,很快就消失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中。
孙少平正躲在檐下。
看着同学们手里或白、或黄、或黑的馍馍,或甲、或已、或丙的菜肴,他的心里是羡慕的。
馍馍要用饭票。
但饭票需要用家里的粮食换,少平只吃得起黑馍馍,还不能吃饱。
菜分甲、乙、丙。
甲菜有肉,每份三毛;乙菜没有肉,每份一毛五;丙菜清水煮萝卜,虽然清淡但胜在便宜,每份只要五分。
但这些他都吃不起。
孙少平上这学实在是太艰难了。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如他这样能吃能喝的年龄,每顿只啃两个高粱馍馍,还没有油水,只不过是哄一哄肚子罢了。
但这些还不是让他最难忍受的。
且看他身上的衣服吧。
家织老土粗布的衣服,黑而不均匀的染色像是刚在地上被踩过似的,裤子还短窄得只能吊在半腿把上。
旧黄胶鞋上,用两根白线绳凑合着做鞋带,帮上还缀补着的蓝布补丁。
袜子似乎完好,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两只线袜子早已经没有了后跟。
全身上下,身前身后,似乎都写着一个大字——
穷!
贫困使孙少平过分地自尊。
他也穷得只剩下自尊!
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驱使下,因为吃不起丙菜,羞怯的少年自卑的连排队打饭都不敢。
可他却不能对家里要求更多了。
老祖母半瘫在炕上,父母亲也一大把岁数了,家里基本上靠大哥撑着,除了大姐嫁了个好人家,家里简直乏善可陈,光景已经临近崩溃。
他和妹妹能上学,还是大哥辍学务农换来的。
这样的条件下,还供他到县城上高中,任一个大后生不挣工分白吃饭,家里已经很不容易了。
想到大姐嫁人,孙少平就想起了二哥孙少杰。
在少平眼里,二哥是个奇人。
少平的童年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