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大叔,跟高一学生,又能有多少共同语言。
“如果是妹子,可以很久啊。”
打了个哈欠,张谭拿起脸盆和毛巾,脱剩一条内。裤,走出门去。
厕所和水房是一体的,就在一排瓦房的尽头,里间是厕所,外间是水房。老式的那种,贴墙一排水龙头。
“身材有点瘦,以后得多吃肥肉。”
看着自己瘦排骨一般的身材,张谭有些看不上眼,细胳膊细腿,还不够别人两拳头打的。
哗啦。
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爽彻心扉,上一辈子,自从有了热水器,n多年没有这样冲凉了。
冲冲水、打打肥皂、搓搓灰,五分钟,洗好了澡。
回去之后,钻进蚊帐里,正式开写《四大名捕震关东》。
“四大名捕震关东,作者……谭张……名字倒过来,就算是我的笔名吧。”张谭是个很没创意的家伙。
“第一部,追杀。”
“第一章,森林里的十三头狼。”
“他曾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中,粉碎了作恶多端的风沙七十六骑;在最酷寒冰冷的黑泷江中,擒下了杀人如麻的滚龙王薛游。”
“他曾在热得可以烤熟鸡蛋的地方,埋伏一天一夜;也在可怕的喀曼拉嘎勒维亚山谷,横行千里穿越。”
“他曾做过七省巡抚见了也要下拜的官,也曾当卧底时在市肆做过杀猪屠夫。”
“他杀过人,也曾经救过人。”
“如今心甘情愿地仍在他最钦佩的人门下做事……”
第009章 余娜
《四大名捕震关东》是温瑞安早期的武侠作品,风格比较类似于古龙。
金古黄梁温这五位武侠大家,各有各的风格。
金庸的书经常洋洋铺开,场面宏大,人物丰满,最突出的是在情感方面,非常细腻深刻。古龙的书则以简练的语言、诡异的风格取胜,个性十足。黄易风格恢弘大气,天马行空又不失严谨,错综复杂又条理清晰。
梁羽生的文字一丝不苟,最适合那种入门读者和慢性子的人打发时光,他也是五大家之中才气最高的一位。
而温瑞安,风格比较多变,有些作品接近古龙,有些作品则接近金庸。虚虚实实,量大管饱,只是每次都喜欢挖坑不填,许多作品都烂尾。而且温瑞安超胆大,无病**都敢写个几大篇,神作和坑爹作对半开。
张谭写不出古龙的诡异风格,也没他们的那种奇思妙想。
但是复述一下却是完全ok的,他的文笔比较偏向于朴实,多多少少有些金庸的味道,总是用比较简单的笔触,将故事情节轻松交代出来。
非要找个文字风格来形容,就是干练。
不去弄那些有的没的,什么无病**,什么吟诗作赋,什么一句话分成n行字来写。
诸如有些武侠作者喜欢这么写:“他来了……他手里有东西,三根指头捏着……混不在意又小心翼翼……黑色如琥珀,是一个晶莹的瓶子……他从不喝瓶里的东西……但是……总有例外……炒菜的时候,还是要放一些。”
张谭就会这么写:“他是来打酱油的。”
当然,张谭在主干上修修剪剪,去芜存菁,但是在细节方面,却很下一番功夫。他脑子里对原著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剧有很清晰的印象,因此大到整个打斗的场面、身处的景色,小到人物的表情细微处,全都添加了自己的描述。
让人读了,立刻就会在脑子里,勾勒出一副大概的印象图。
“要是有钱买台笔记本电脑就好了,才写了三千字不到,手腕就酸了。”一个晚上,才写了三千字左右,张谭有些不满意。
要投稿,起码也得写个一万字,让人看出来味道了,才可以。
“嗯,明天就开课了,貌似学校没有军训,直接就上课。反正我对考大学,也没什么想法,上课的时候,争取多写一点,赚钱才是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