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不希望他给老板留下无能的印象,赶紧解释道。
郭逸铭决定认可他的解释,毕竟在这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所有的公司还像国内的单位一样,试图建立一个产供销一体的庞大集团,把所有的大饼都一个人吞光——当然,他自己也有这个野心。所有公司开发的计算机产品,从芯片到存储器,从接口到显示输出,都由该公司独立完成,规格各异。
要想从他们的大饼中切一小块下来,除了产品质量过硬,的确也需要一点运气。
“那么计算机大卖场呢?你和他们谈得如何?”这才是他关心的重点,软盘驱动器的好处,总会被市场所认可,这他一点也不怀疑,可要实现他更大的野心,一个为公众所认可的计算机大卖场才是这个计划的开端。
“Perfect!”
霍克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他们对这个大卖场计划非常感兴趣,谈判非常顺利!所有的计算机公司,都同意将他们的产品,以代销的方式放到我们的大卖场里销售,结款的方式可以是月结,也可以是季结。有些小厂商甚至答应半年一结!”
………【第二十七章 我的帝国我的梦】………
和一般日用品零售体系相比,现在的计算机销售方式非常单一。什么网店、什么电脑超市统统没有,唯一的销售手段是广告。
这也和计算机价格高昂,主要以公司企业用户为销售对象有很大关系。就连去年成立的苹果公司,也是在电视、报纸上进行广告宣传,通过订购电话,直接销售上门。
计算机大卖场,人们头脑中还没有这个概念。
郭逸铭在看过贴牌工厂后,便乘坐霍克的车,赶回旧金山。
“老板,为什么要将店开在马基特大街?那是旧金山最繁华的商业区,房租出奇的贵。我费尽力气,才用一百万美元一年的价格,谈下了一个六百平方的两层店铺,这还不算装修支出。同样是这个价格,我可以在其它区租下半层大楼了。如果我们想迅速在全美主要城市铺开连锁商店,就有必要降低租金,我看二、三十万美元就足够了。”
霍克一面开着车,一面唠唠叨叨表达他的观点。
“所以你一直是一个二流销售人员,而我却能成为老板!”郭逸铭不客气地否决他的意见,“霍克,现在计算机的主要销售对象还是公司企业。公司的设备主管从报纸、专业杂志上找寻选购目标,他们不会也没有兴趣去什么计算机超市选择产品……”
“那您为什么要开这个计算机大卖场?”霍克搞不懂老板的想法,犹豫道。
“因为未来是个人计算机的时代!”
郭逸铭从苹果计算机的出现,以及IBM投入个人电脑开发中确认,个人计算机的时代就要降临。同时也是为了未来的计划,他果断地决心将计算机超市在全美快速铺开,哪怕初期要赔不少钱,也要抢占市场制高点。
这个钱,他赔得起!
“苹果电脑的热销,你应该也看到了。一个将主机与键盘合为一体、不包括显示器,连软盘驱动器都属于选配的简陋玩具,售价都高达1298美元!
它只有4K内存!
只能运行Basic编写一小段益智程序。
可购买者却蜂拥而至,仅去年就销售了几十万台,比IBM还卖得多!乔布斯他们籍此从个人用户手中狂卷了数亿美元!
这样大一个市场,IBM已经在Apple1推出的时候因为犹豫错过了,现在当然不会再错过!他们已经开始了基于个人用户的计算机研制,以蓝色巨人的雄厚本钱,相信他们很快就能拿出非常不错的产品来。
而其他公司也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
相信要不了多久,个人计算机产品就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地冒出来。无数的计算机厂商投身其中,推出各自的产品,就像家用电器一样,琳琅满目占领个人用户的视线。
人们是怎么选购家用电器的?
是听广告上吹得天花乱坠的产品介绍么?
不!不!
他们会到电器超市里走走看看,亲自看到产品,并现场试用,从外观、性能、操作性等等进行综合评判,然后选出他们最满意的一款——或许不是性能最好,但绝对是他们最满意的。
霍克,我们就是要在其他零售商醒悟过来之前,快速占领这个巨大的市场!
现在我们只是代销。当未来个人电脑蓬勃发展,电脑公司为了争抢用户打得头破血流之时,成熟的各级销售体系开始逐渐建立,我们都不用自己经营,只需要将商场划分为一个个柜台,到时候那些电脑公司或是下级经销商,哭着喊着会向我们租赁柜台。然后我们什么都不必做,就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大把大把地数钞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