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了登记之后,公社人员就对着李云峰问道。
“是啊,而且都是你帮我办的手续。”
“正好,现在手里面手里面有着一千九百多块钱了。”
“到时候再借点,等天气暖和暖和就能盖三间大瓦房了。”
李云峰笑呵呵的挠了挠后脑勺,满脸憨厚的笑了起来。
“大瓦房行啊,不过我还是劝你抓紧时间买一辆自行车吧。”
“那什么,听上面的意思,好像过些天自行车还得要票。”
“现在这一辆永久自行车一百五十八块钱。”
“缝纫机,东方红的,一台92块钱,蝴蝶牌的,一天158!”
“你要是有想法的话,我们公社就有票,可以当做这一次的奖励给你。”
“完事你盖房子,可以用生产队的名义借点钱。”
听到李云峰手里有这么多钱,公社的工作人员也得劝李云峰买自行车和缝纫机了。
他们供销社的两辆自行车和两台缝纫机都放了四五年了,到现在还没有卖出去。
实在是这边的有钱人太少了,那些遗老遗少们都是偷摸寻摸点吃的。
最多最多也就是买个收音机在家偷摸听一会。
像是自行车缝纫机这种大件,他们是万万不会买的。
而乡里面的那些工人们,一个工人养活一家五六口,多的甚至七八口。
想要买自行车钱也不够。所以他们就想着尽快把东西卖出去。
“那也行,自行车和缝纫机给我吧。”
“完事军大衣再买一件。剩下的给我点糖票,付食票吧。”
李云峰回忆了一下,好像前世听爷爷说过,七三年下半年自行车啥的又恢复票据了。
想买自行车就需要自行车票,缝纫机的话,缝缝补补还是非常有用的。
现在谁家也不能年年买新衣服,大家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
而且买衣服买成品的也少,都是买布回家自己做去。
能省下不少钱呢。
“得嘞,这就给你拿!”
“我们公社派人给你送回去!”
听到李云峰愿意买自行车和缝纫机,公社的工作人员笑的合不拢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