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远道而来的礼物 > 02(第1页)

02(第1页)

时常会在路上遇见牦牛,不紧不慢,步伐从容优雅。我坐在车上,俯视那些黑得发亮的背,几乎看不到它们的眼睛。每到这时候,我便有种不知哪里来的优越感。而当我在草地上遇见它们,那眼睛令我不寒而栗。不敢过久地对视,不是恐惧,而是我看到了莫名的忧伤。那壮硕的体型,让我感觉自己一下子渺小了,卑微了。

我总是有意与牦牛保持距离,靠得太近我的世界就没有了。那天,我在山坡上闲逛,阳光很好,天很蓝,草很柔软,我就躺了下来。

原先的糟糕心情一下子被治愈了,闭着眼想象飞翔的感觉。待我睁开眼时,一头牦牛正直勾勾地盯着我。这太意外了,我没看到山坡上有牛啊,它是从哪里来的?不是夸张,那一刻,我的眼前是一座山,牛眼里卧着深潭。我下意识地半坐着向后挪动,那牛一动不动。最后,我落荒而逃了。

我更喜欢羊,虽然我总觉得它那挂在唇边的笑意带着某种嘲笑之味。老家的羊,我可以上去抚摸,但高原上的羊,我从未接近过,感觉它们的防备心特别重。这些高原上的羊,表面上很温驯,但与我格格不入,不像我老家的羊,让人有亲近之感。

高原上的牛羊,呼吸纯净的空气,沐浴纯净的阳光,喝纯净的溪水甘泉,终生吃天然的野草。古老原始的放牧方式依然在这里延续。人们给了牛羊一个舒适的家,给了它们安全、舒适、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们不再像它们的祖先那样经受寒冷风雪之苦,时刻担心会被野兽撕咬。牧人像照顾孩子一样照料它们,每天陪着早出晚归。

这些年草场条件越来越好,牛羊的日子也好多了,没有了凶险,过得很安逸,只是无法终老。这和我家乡的水牛不一样,区别在于牦牛成天在草地上边玩边吃,自在得很,而水牛一天到晚要干活,很辛苦又极不自由。水牛是家里的重要劳力,也是家庭成员之一,基本上都可以善终。牦牛的宿命是被宰杀,寿命有定数,但它们是否知道呢?如果让它们自主选择,它们是会选择现在的生活,还是想回到它们祖先那样的生活呢?

这个问题真不能往深处想,想多了,我们可能就不是在为牛想了。

吃肉最够味的,还是在浪山的时候。

浪山,藏语称“香浪节”。“香浪”是藏语采薪之意。因藏语称木柴为“香”,樵采称“浪”,故名“香浪”。每年农历六月中旬、藏历六月初九,甘南许多地方都要举办“浪山节”。据史料记载,“香浪节”最早是拉卜楞寺四世嘉木样大师尕藏图丹旺季之时所创。过去寺院每年这个时候会进山伐薪,因路途遥远,当日不能返回,遂选择在依山傍水处露宿野营,多则数日。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演变为广大农牧民喜爱的传统节日。据《夏河史话》记载:节日的前一天日出之前,人们来到有拉再(祭祀石塔)的山头上,煨桑祭神,祈求神灵的保佑。赛马、赛牦牛、摔跤、拔河是人们喜爱的项目,男女老少都踊跃参加。入夜后,能歌善舞的藏族同胞会在熊熊燃烧的篝火边唱起悠扬动听的歌曲,翩翩起舞,尽情欢乐,直到深夜。

这时候的甘南,气候宜人,风景最美,人们可在草原、山间尽情地撒欢,吃肉喝酒自然少不了。草地上、山坡上、小溪边,到处青烟袅袅,肉香扑鼻。家族团圆或好友相聚,小小的草地上浓缩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演绎和回味着那消失于岁月深处的远古生活。

临潭属于半农半牧区,汉族人远多于藏族人,浪山更接近于郊游和野炊,几乎没有与马有关的活动,至少我没有遇到过。过去放牧是骑马,现在基本是骑摩托。在人们的生活中,马越来越远。

在古战乡拉直村,每年2月有赛马,周边县乡多个民族的男女老少都会来参加,马儿是从自家牵来的,比赛也很简单,就是比速度。在山谷间的开阔地,飞奔的马儿卷起沙尘,似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

冶力关天池河滩上的马,是当地农民用来做旅游生意的,属于纯粹的娱乐性体验。马儿走得很慢,牵绳的农民控制着速度,以确保安全。

两处的马,从两个角度回应了往昔的放牧生活和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浪山,是对曾经生活的追忆,更是当下生活的延伸。看不到马,听不到马蹄声,但马的身影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

回到大自然中,以最舒展的心情把自己完全交给湛蓝的天空、嫩绿的草地,以及掩不住野性的微风。人们不再像当年那样骑马而来,小汽车就在不远处的路上停着。许多人手机不离手,拍照刷朋友圈。是的,现代性的元素很多,可我觉得眼前的一切与我梦中的画面很相似。或者说,与我想象中的甘南草原是一样的。

许多时候,煮肉并没有专人,而是大家都参与其中。吃肉,同样如此。肉在那儿,刀在那儿,想吃,自己上去割一块。孩子们喜欢弄上大大的一块,乱啃胡咬,双手和脸上油乎乎的,就连笑容似乎都在冒油。有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独自到一棵树下坐着,身边是他家的狗。刚开始,他咬一口肉,就撕点肉给狗。后来,干脆自己咬一口,递给狗咬一口。狗吃得很自然,他时而冲着狗笑,时而在地上打滚,我很想上前参与其中,但终究没有,只是远远地望着。

我爱在草地上走来走去,走进水声里,走进花香里,走进肉香里,走进人们的笑声里。我走在人间,也走在天堂。有时,我还会选一高处坐下来。身后是树林,再后面是高山。眼前是开阔的草地,追逐的孩子,拍照的姑娘,再往前就是那口大锅和吃肉的人们,再往前就是一顶顶帐篷,最远处又是树林和高山。我的目光随意地瞟向某一处,或者漫山遍野地乱瞄,但总会时不时地看看那口煮肉的大锅。

坐上一会儿,我会想起自己童年时躺在草垛上,跷着二郎腿仰望天空,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内在关联,我还真是想不明白。

与一群牦牛和羊漫步在草原上,那是我向往的。

这天我到扎西家,想和他一起去牧场。我专门挑了这个日子,7月的草原,美得无法形容。扎西让上初中的儿子才旦一起去,可才旦不情愿。说这话的时候,才旦正在羊圈里收拾羊粪,干得满头大汗。这不应该啊,放牧能随处溜达,比干这脏活累活舒服啊。扎西的口气没有商量的余地,才旦很不高兴地从羊圈出来。

我以为他们会带上生肉、锅之类的,牧场比较远,中午不可能回来吃饭,在外野炊,蛮好的。不料,他们只是带了些熟肉、馍和一些水,我也不好意思提什么要求。扎西给我拿来一件羊毛大衣,我说我穿着毛衣毛裤,不用了吧。扎西说:带上吧,外头会冷的。

扎西家有39头牦牛,161只羊,牧场离住的地方有3小时的路程。距离其实不算远,从家出来有一段水泥路,后来就进入草地。

翻过两块不算高但很大的山地草场,又走了个把小时,才到了扎西家的牧场。经过的都是别人家的草场,牛羊可不能吃。扎西一路上吆喝个不停,但还总有个别牛羊不听话,动不动会啃一口。才旦特别认生,很少和我说话。刚开始,我感觉很好,高原的天蓝得纯粹,那云尽显浪漫。我问才旦:这么好的天气,到牧场多快活啊。

他说:不好,还不如在家干活。这3小时,走得很慢,我才明白为什么不骑马或骑摩托车了。

这块牧场很是平坦,中间还有条小河。牛羊都聚到河边喝水,扎西和才旦随地就坐下了,我虽然有些累,但还是想走走。都说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里可不需要。草很矮,都到不了羊的膝盖。牛羊刚喝了一会儿水,扎西就赶着它们去吃草,说喝得太多就吃不下草了,回去的路上就会饿。

真没有想象的那样闲散,歇不多会儿,就得赶牛羊,不能让它们在一个地方吃太长时间,要不然,这草就废了。

阳光很好,也没什么风。可待久了真的很冷,我披上了羊毛大衣。到了中午时,扎西招呼我吃饭,还专门给我带了面包,说是担心我吃不惯馍。因为装在保温的袋子里,肉还不太冰,不过那馍确实很硬。扎西说:这天气好多了,要是前几个月或者到了10月份,肉就成了冰块了。

我说:你怎么不唱歌呢?扎西说:唱歌?你瞧瞧我这忙的,嗓子都快冒烟了,有点空就坐着,哪还有劲?说着,他嘴上咬着肉又去赶牛羊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