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行三法在《净土十要》中都有详细的开示。该书"第一要"部分阐明净土法门的五方面深奥教理,其中"第三明宗"段落,发挥信愿行三法最为精确详尽。之后的每个章节,每个段落都有所提示,必须细心参考阅读,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至于念佛的时候,心难以归一,应当摄心恳切地念,心念自然能够归一。摄心之法莫过于至诚恳切。心要是不至诚,想摄心也没有可能。已经有至诚心了,仍然还没有达到精纯归一的地步,应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念、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念佛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摄心而念,妄念自然就止息了。
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
如果依然心中妄念如波涛汹涌,就应该用十念记数法,那就会把心的全部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然想要起妄念,也是力不暇及。这是摄心念佛的究竟妙法,以前弘扬净土的人没有谈到。因为那时候的人根还很利,不须这个办法,便能一心念佛了。我因为难以调伏自己的心念,才认识到十念计数念佛方法的高妙。这个方法我屡试屡验,不是凭空想象而说的。希望和天下后世钝根的人共同分享这个方法,使一万个人念佛修行,一万个人都能往生。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
所谓十念记数法,就是当念佛的时候,从一句至十句,必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到十句结束后,再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以二十句、三十句那么念。随念随记,不可以掐珠,只能凭心记。如果一次记十句困难,可以分为两气,那就从一至五,从六至十,如果这样念还是感觉费力,可以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便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而久之,应当自然可以得到了。须知这里所说的十念,和晨朝十念,摄受妄想则相同,然而它的功用却大不一样。
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
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晨朝十念法,只有晨朝十念还可以,如果二十念、三十念,就会伤气成病。此十念法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然一日念数万声,也是这样记。这种办法不但能除去妄想,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一点不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适宜。和掐珠记数这个方法比较,利益是天地悬殊的。掐珠记数则身劳而神动,十念记数则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只是作事的时侯,或许难以记数,就可以恳切地一直念下去。作事完了仍然恢复摄心记数。那么百千万亿念头,都会汇归于一句佛号中了。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之人就不用说了。像我们这些钝根人舍去这种十念记数法,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真是太难太难了。
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
又必须知道这个摄心念佛的方法是既可以浅,也可以深,既可以小也可以大的不思议的方法。我们应当仰信佛言,不要以自己的知见达不到,就心生怀疑和疑惑,使多劫善根因疑惑而丧失,不能究竟亲自获得实际利益,这实在是悲哀啊。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
掐珠念佛这个方法,只适用于行走和站立这二种时候。如果静坐养神,由于手动的缘故,不能够安神,久而久之就会受病。这个十念记数,行住坐卧都非常适宜。只是卧时只适合于默念,不可出声念。如果出声念,一来不恭敬,二来伤气受病。这是要切记切记的。
居士以年将半百,身系樊笼,素未参寻知识。倘欲即生了脱,但当专主净土一门。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待净土大通,一心已得后,再行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从事,恐智力不给,得彼失此。一法未精,二利咸失耳。
你已经快五十岁了,身在世俗罗网中,一向没有参访寻求善知识。倘若想要在这一生了生脱死,就应当专门以净土法门为主。《金刚经》、《法华经》,暂且先置之度外。等待净土法门通达、一心已得之后,再来研究也不晚。如果现在就来学习《金刚经》、《法华经》,恐怕智慧力量不够,得彼失此。一个法门都没有精通,念佛和研习经书的利益也都得不到。
拣魔辨异录系禅宗。深通教理者尚不易知,况居士乎。凡禅宗典章,概勿研究。以禅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义,则错会佛法,以善因而招恶果。
《拣魔辨异录》是禅宗的书。深通教理的人尚且不容易了知,何况是你呢?凡是禅宗的典章,一概不要研究。因为禅宗,用意在语言之外,如果按着文字理解意义,就会错会佛法,以善因而感招恶果。
释氏稽古略,乃记事之书,而以禅宗为主。凡属此种言句,皆当置之勿究可也。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灭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灭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全无恭敬,虽种远因,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
《释氏稽古略》,是记事的书,但以禅宗为主。凡是属于这种言句典章,都应当放在一边不要研究。我常常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灭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灭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全无恭敬,虽种远因,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
凡见一切信心人,皆须以此意告之。此系从初心至究竟之决定实义。若当作腐僧迂谈,便为自暴自弃,岂特孤负(印光),实为孤负自己也已。
凡是见到一切有信心的人,都必须将这个恭敬之意告诉他。这是从初发心到究竟成佛的决定真实之义。如果当作迂腐的僧人说迂腐的话,从而不事诚敬自暴自弃,哪里只是辜负我,实在也是辜负你自己啊!与陈锡周居士书
如来出世,说法度生,原欲一切众生,直下了生脱死,亲证无上觉道而已。但以众生根机不等,不能究竟畅佛本怀。只得随顺机宜,循循善诱。
如来出世,说法度生,原本想要一切众生,直接当下了生脱死,亲证无上觉道而已。但是因为众生根机不同,不能究竟畅佛本怀。只得随顺机宜,循循善诱。
大根则称性直谈,为说佛乘,令其即生圆证佛果。如华严经之善财,法华经之龙女等。次则为说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令其渐次修习,渐次证果。又其次则为说五戒十善,令其不堕恶道,受人天身,渐种善根。随其所种善根大小,将来于三乘法中,随宿善力,发诸现行。
大乘根机的就称性直说,为其宣说一佛乘,令其就在这一生圆证佛果。如《华严经》中的善财,《法华经》中的龙女等等。根机次一点的则为其说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令其渐次修习,渐次证果。根机再次一点的则为其宣说五戒十善,令其不堕恶道,受人天身,渐种善根。随众生所种善根的大小,将来在三乘法(声闻、缘觉、菩萨)中,随宿世的善根力,修行不同的法门。
或依菩萨乘,修六度万行,而得亲证法身。或依缘觉声闻乘,悟十二因缘及四谛法,而得断惑证真。此诸法门,虽则大小不同,顿渐各异。然一一皆须自己修习力深,断惑证真,方可超出轮回,了生脱死。
或者依菩萨乘,修六度万行,而能够亲证法身。或者依缘觉声闻乘,悟十二因缘以及四谛法,而能够断惑证真。这些法门,虽然大乘小乘不同,顿悟渐修各别。然而都必须依仗自己修习的深厚功力,断惑证真,才可以超出轮回,了生脱死。
若三界内见思二惑,丝毫未尽。则生死根本,未能斩断。纵令定慧力深,依旧无由解脱。如三果圣人,尚生五不还天,经许多劫,方证四果。若证四果,则生死根本,断尽无余。
如果三界内的见思二惑,还有一丝一毫没有断尽。那么生死根本,就不能斩断。纵然定慧力深厚,依旧无法解脱。例如三果的圣人,尚且还要生到五不还天,经过许多劫,方才证四果。如果证得四果,那么生死根本,才能断尽无余。
然只是小果声闻,尚须回己所证小果,趣向如来大道。于十方世界,乘愿受生,广行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随己功行深浅,或渐或顿,以次证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诸位。至等觉已,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便入妙觉位而成佛矣。
然而这还只是小果声闻,尚且必须将自己所证的小果,回转趣向如来大道。在十方世界,乘愿受生,广行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随自己功行的深浅,或渐或顿,来渐次证入菩萨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诸位。到了等觉以后,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便入妙觉位而成佛了。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法门,虽则无量无边,其证入地位,毕竟不能超越于此。虽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最为圆顿直捷。然见性成佛,乃约本有法身,不涉凡圣因果修证而论。若依修证地位而言,亦与教家了无异趣。而末世之中,人根陋劣,知识鲜少,悟者尚难其人,何况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