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 > 第十二回下册(第2页)

第十二回下册(第2页)

缅怀遥想得道高僧,在这千百年后。或者有人看见他的肖像,读到他的着述,经历他曾经住过的地方,瞻仰他的埋藏之塔。都能令人生起惭愧心,生起仰慕心。奋发大志,力修净业。希望追随他们的大志,振兴佛法之道。使得如来慧命,相续不断。不致有负于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僧与佛法同名为三宝。明朝云谷禅师,就是这样的人。

师乘宿愿力,于弘治十三年,示生嘉善胥山怀氏。幼入法门,彻悟自性。平生所修,虽注重于禅。而于性相诸宗,儒道心要,无不融会贯通。故能于禅教衰颓,儒道晦昧之际,俾宗风丕振,心法昭明。

禅师乘宿世愿力,在弘治十三年,出生在浙江嘉兴胥山的怀家。幼年进入佛门,彻悟自性。平生所修,虽然注重在禅宗。而对于性宗、相宗诸多宗派,儒教、道教的精髓心要,无不融会贯通。所以能够在禅宗、教门衰颓,儒学、道教晦昧的时候,使得宗风大振,心法昭明。

其于世道人心,裨益良非浅鲜。其得其传而融通儒释,使灵山泗水心法俱彰者,僧则憨山大师,俗则了凡袁公,为最显着之人也。

他对于世道人心,利益实在不浅。那些得到他的传承,融通儒学佛教,使得灵山佛法,泗水孔学的心法全都彰显的,僧人中,有憨山大师;俗人中,有袁了凡,最为有名。

师灭于万历三年,建塔栖真寺侧。至四十五年,憨山来礼其塔。见其塔院岑寂,一僧独奉香火。因嘱沈定凡居士,修葺庄严,并置长生田,以为久远之计。迄今已三百余年矣。

禅师在万历三年入灭,在栖真寺一侧建塔。到了万历四十五年,憨山大师来礼拜这个塔。见到塔院清冷,只有一位僧人在侍奉香火。因此嘱咐沈定凡居士,将塔院修葺庄严,并置办了长生田,作为久远之计。迄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

今则基址尚在,垣屋无存。致令古德遗迹,人无知者。近来世道人心,日趋日下。邪见炽盛,正法衰微。若不表彰古德懿范,何由使宗风丕振,魔外归降乎哉。

现今,塔院的基址还在,墙屋却已无存。致使古德的遗迹,无人知道了。近来世道人心,日趋日下。邪见炽盛,正法衰微。如果不表彰古德的美好风范,哪有办法使宗风大振,邪魔外道归降呢?

嘉兴?(tu)般音居士忧之,拟重建塔院,刊布行实。庶出家在家一切人等,咸知古德芳风。从兹挽回造化之权,命自我立。断除烦恼之障,佛从心现。则可继憨山了凡之志,以慰云谷禅师之心也。

嘉兴?般音居士很忧心,打算重建塔院,刊刻流布云谷禅师的生平事迹。使得出家在家一切人,全都知道古德美好的风尚教化。从此挽回造化之权,命运由自我所立。断除烦恼障,佛从心中显现。就可继承憨山大师、袁了凡的志向,以安慰云谷禅师之心啊!

但以工程浩大,独力难成。不得不求助于诸大檀越。果能人各依云谷命自我立,福自己求之训,笃实做去。则五福三多,悉萃厥身。

但因为工程浩大,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不得不求助于诸位大檀越。果真能够每个人都依着云谷禅师所说,命自我立,福自我求的训诲,努力踏实去做。那么五福三多,全都集于此人的身上。

天灾人祸,绝闻于世。功勋罔测,利益莫名。谅不至惜彼五家所共之财,而不作此三生有幸之福也。因述所以,祈共赞襄云尔。

天灾人祸,不会在世上听闻到了。功德难测,利益没法言说。谅不至于吝惜那王贼等五家所共的钱财,而不作这三生有幸的福报。因此叙述其中所以,祈望大家共同辅助这一胜举。

注:【五福】五种幸福。《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三多】指多福、多寿、多男子。祝颂之辞。

【五家所共】谓世间财物为王、贼、火、水、恶子等五家所共有,以其不能独用,故无须强求。西方公据重刻序

净土法门,乃如来普度众生之特别法门也。如来愍念众生,示成正觉。俯顺群机,循循善诱。大根则令其悟一心之具造,断惑证真,以直趣菩提。小器则令其明三世之因果,趋吉避凶,为入道方便。

净土法门,是如来普度众生的特别法门。如来愍念众生,示现成等正觉。俯顺众生根机,循循善诱。大根机的众生,就令他们觉悟一念心中具造三千,断惑证真,以直趣菩提。小机众生,就令他们明白三世因果,趋吉避凶,为入道方便。

虽则大小不同,权实各异。皆须断尽见思二惑,方可出离分段生死。倘惑业未尽,道果未成。纵有修持,不能自主。久经生死,进少退多。以道不胜习,业能缚心。譬如坯器未烧,经雨则化。虽有前功,了无所益。

虽然大乘小乘不同,权教实教各有差异。但都必须断尽见思二惑,才可以出离分段生死。如果惑业没有断尽,道果还没有成就。纵然有修持,也不能自主生死。长久在生死之中,进步的少,退堕的多。因为道力胜不过习气,恶业能系缚凡心。譬如坯器没有经过烧炼,一经大雨就会融化。虽然前面有一些功夫,但却没有一点利益。

以是之故,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俾若凡若圣,或智或愚,同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此则以己信愿,感佛慈悲。感应道交,必蒙摄受。迨至临欲命终,即得随佛往生也。

因此,特别开示一个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使得不论凡夫圣人,智慧愚痴,共同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以自己的信愿,感佛陀的慈悲。感应道交,必定蒙阿弥陀佛的摄受。等到临欲命终,即得随佛往生啊!

既往生已,则已断惑者,速证无生。具业缚者,亦登不退。从兹亲炙弥陀,参随海众。熏陶化育,染如来之妙香。障尽智圆,复本具之佛性。俯提劣机,曲护初心,唯此法门,最为第一。如来之恩,广大周至。虽天地父母,莫能喻其万一也。

往生以后,那么已经断惑的圣人,可以快速证得无生法忍。具足业力系缚的凡夫,也可登不退位。从此亲近阿弥陀佛,随清净海众参学。熏陶化育,浸染如来妙香。烦恼障、所知障断尽,智慧圆满,恢复本具佛性。向下提携劣机众生,方便庇护初发心人,唯有这个法门,最为第一。如来的恩德,广大周遍。虽然是天地父母,也不能比喻其万分之一啊!

昔人欲令同人,各修净业。因辑经咒文说,及诸应验,以为一书,名之为西方公据。公据者,即把柄,与左券之谓也。果能受持阿弥陀经,则知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依正庄严,种种功德。

古人想使大家,各自修习净业。因此辑录经文咒语,以及诸多的应验事迹,编为一本书,名为《西方公据》。公据,就是把柄、凭证的意思。果真能够受持《阿弥陀经》,就知道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依正庄严,种种功德。

阿弥陀佛,现在说法。光寿无量,誓愿洪深。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皆以修此信愿念佛之多善根福德因缘妙行而生。其有不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以期近则登不退地,远则圆成佛道者乎。

阿弥陀佛,现在说法。光寿无量,誓愿洪深。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都是因为修持此信愿念佛的多善根福德因缘妙行而生起的。其中哪有不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以期望:近的来说,登不退地,远的来说,圆成佛道的人呢?

而况六方诸佛,普利众生。释迦本师,得无上道。无不资始乎此,而归极乎此。良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由其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法门之妙,妙无以加。乃华严末后归宗之一着,实如来大畅本怀之圆诠也。

何况六方诸佛,普遍利益众生。释迦本师,得成无上佛道。没有不是凭借净土开始,而最终回归到极乐的。实在是因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由于净土法门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所以能够因行该摄果海,果觉通彻因源。法门之妙,妙至极点。是《华严经》最后归宗的一着,实在是如来大畅本怀的圆满诠释啊。

有缘遇者,即是多善根因缘。为防疑退,更辑诸图说应验。徐子肇珩,宿具灵根。痛二亲之早逝,冀九莲以同登。因发心重刻,广为流布。以期现生父母,历劫怨亲。普及法界众生,共入弥陀愿海。

有缘遇到此法门的人,就是多善根因缘。为了防止怀疑退堕,更辑录诸多图画说明应验的事迹。徐肇珩居士,宿具慧根。悲痛双亲早逝,希望父母同登九品莲。因此发心重刻这本书,广为流布。以期望现生父母,历劫怨亲。普及法界一切众生,共入弥陀愿海。

余嘉彼孝思,叙其大致。倘阅者果不以余言为非,当必有亲证此无上甚深大事因缘之一日在。翘冀何极。

我嘉许他的孝思,作序略述净土法门大概。倘若读者确实不认为我的话不对,当必定有亲证这无上甚深大事因缘的一天。殷切盼望到极点。乐清虹桥净土堂序

净土法门者,乃如来普度众生,最圆顿直捷广大简易之法门也。何以言之。以一切法门,皆须断尽见思二惑,方了生死。而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

净土法门,是如来普度众生,最圆顿直捷,广大简易的法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切法门,都必须断尽见思二惑,才能了脱生死。而断见惑,如断四十里宽河流那么困难,何况要断思惑呢?

断见惑,即证初果。若约圆教,则是初信。断思惑尽,即证四果。圆教即是七信。初果初信,尚有生死。四果七信,方能了脱。

断见惑,就证得初果。如果就圆教的位次来说,是在初信位。断尽思惑,就证得四果。圆教就是七信位。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尚且还有生死。小乘四果,大乘七信位,才能了脱生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