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陆雪生偏偏就觉得这是唯一的捷径。
塔曼斯特技术突然反超,就是今年才发生的事,技术层面不可能有太复杂的改动,陆雪生觉得秘密就藏在机甲外壳下每个部位尺寸的细微变动上。
陆雪生把匹配c137各类部件组装可能性,一种一种地画在稿纸上,企图拼装出跟塔曼斯特c137号机甲外形吻合的部件组合。
整整折腾了三天,因为睡眠不足,陆雪生上课都有些打瞌睡,好在大一的必修课程很多他都已经牢牢掌握,为了晚上早点睡觉,干脆在已经掌握的课上继续画草稿。
这种方法在其他研发人员看来或许很愚蠢,因为c137的各类适配部件种类繁多,排列组合起来的可能性简直跟彩票组合差不多,实际操作起来宛如大海捞针,发动全校学生一起加入,都未必能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
但陆雪生始终信心满满地继续着自己的揣摩方案。
他从三岁起就跟着爷爷拼装过无数次机甲模型,每种部件组装在一起的整体形态和大小,在他的潜意识里并不陌生,对他而言这并不是大海捞针,而是从记忆深处搜寻出正确答案。
周五一直忙到半夜,陆雪生坐在堆积如山的稿纸前,画出了一架整体造型跟塔曼斯特c137极度相近的组合模型。
此前数不尽的空欢喜让陆雪生没有太过激动,他淡定的用尺子算好局部尺寸,推演出机甲外形流线,最终得出了一组跟塔曼斯特新型c137极其相近的数据。
居然真被他拼出来了。
成果来得太突然,陆雪生抓着稿纸完全呆住了,回过神后立即四处摸手机,想要把自己的发现告知林教授。
点亮手机屏幕,才发现此刻已经是深更半夜。
他只能独自消化这份惊喜。
好在学校给他安排的是单人宿舍,不然舍友一定会被这个三更半夜举着草稿纸满屋子旋转瞎蹦的疯子给吓傻了。
陆雪生激动得一夜没睡,硬熬到天亮七点半,才拿起手机拨给林教授。
林教授早就知道这个天赋异禀的男孩最近在做的尝试,所以陆雪生按顺序把部件名称报给他,他就在脑中模拟拼装出机甲内部结构。
林教授立即和蔼地回应:“没错,这些部件按你说的方式拼装在一起,外壳造型确实跟塔曼斯特的c137很接近。”
陆雪生激动得有些结巴:“对,只只有后背f12位喷射器下方略微突出一截,我暂时还没想到能加装什么部件。”
“辛苦你了。”林教授郑重道:“今天放假了,等下周一我立即开会让大家一起研究你算出的组装方案。”
哪里还等得到下周,陆雪生一挂了电话,就自己开始了研究,他把自己的方案中用到的部件实物照片按比例打印出来,自己剪裁拼接成整体,对着照片,脑中模拟机甲的运行状态。
模拟出的结果却让陆雪生皱起眉。
这几种部件组合在一起,如果只算反馈速度,确实比我国的c137响应更快,但其中有三类部件的供能系统不统一,原本留出的供能舱位置,根本不够装配三种供能设备。
更致命的问题是,这三种供能设备相互间还会产生冲突,根本不可能一起工作,他画出的这种组装方案完全不可行。
这种功亏一篑的感觉实在不好受。
陆雪生想打电话咨询林教授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很快又想起林教授是物理类科研人员,能耗方面的问题,需要请求其他研发小组的协助。
陆雪生充其量只能算是林教授小组里的一个实习生,如果为了自己异想天开的研究方案,让林教授请求其他小组的援助,那至少得有七成以上的把握。
然而他这样的研究思路在同组成员里都算是奇葩,能找出什么理由说服其他小组参与呢?
陆雪生闭着眼睛揉了揉太阳穴。
如果他像妈妈那样全能就好了。
妈妈虽然是物理学家,却对生物化学也多有涉猎,尤其是关于机甲能源。
如果让妈妈来研究这张图纸——
陆雪生睁开眼,低头看向自己拼贴的部件结构,心情渐渐沉静下来,目光在那三个能源冲突的部件间徘徊。
图纸上的能源仓形状与大小,以及部件两侧空出的空间,总让他有种呼之欲出的熟悉感。
这张图的构造,仿佛很久以前就被刻进了他的记忆深处,越看越觉得熟悉。
忽然间,陆雪生双眼睁大,脑海中隐约响起高中时妈妈念叨过的一段话——
“这种超微型反应堆,能统一至少数十种机甲部件的供能系统,只要能研发出安全稳定的控制设施,说不定能给我国的机甲带来一场伟大的革新……”
陆雪生目光震惊地看着自己的图纸,记忆中妈妈的话语明明带着几分惋惜地颓然,此刻却让他感到心潮澎湃,甚至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