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基督教会共有1800名握有宗教及合法审判权的主教,[311]其中1000人在帝国的希腊省区,800人在各拉丁省区。教区管辖的范围和边界的设立,是基于最早传教士的热情和成就、群众的意愿和福音书的传播程度,在不同的状况下偶然形成。主教教堂一个接一个排列在尼罗河两岸、阿非利加海岸以及前执政官管辖下的亚细亚地区,直至南部意大利各省。高卢、西班牙、色雷斯和本都的主教都管辖着极大一片土地,还委派一些农村副主教在下级教区行使职权。一个基督教教区大到涵盖一个行省,也可能小到仅限于一个村庄,但所有的主教都有平等尊严的地位,全都得到使徒、人民以及法律赋予相同的职责和权力。当君士坦丁推行军政分离政策时,一种新的永久性的,始终受人尊敬的,但又十分危险的神职官员制度在教会和国家内产生了。关于神职制度的内涵和特性,可以择要按下面几方面简单说明:一、公开的选举;二、教士的任职;三、财产;四、民事审判权;五、教会的谴责;六、公开演说的训练;七、宗教会议。
其一,公开的选举。基督教会合法地位建立后,选举的自由权利还依然存在。原来在共和国时,他们可选出必须服从的行政官员,但如今罗马臣民只有在教会中,才能享受失去的权利。只要有主教逝世,大主教教区立即发布命令,委任某位副主教代行主教职权,并限期进行选举。下级教士有选举权,最有资格评定候选人的优劣;城市的议员和贵族,地位很高或财富出众者也有选举权;选举大权最后还掌握在全体教徒手里,他们在选举日,成群结队地从教区最遥远的角落赶来,有时候会发出喧闹的呼喊,完全压倒理智和法纪的声音。他们的欢呼声有时正好落在最合格的候选人头上,选出年长的长老或圣洁的僧侣,或者以虔诚和狂热著称的世俗教徒。然而,大家全力求取主教职位,特别是在那些富裕的大城市,主要是把它当作一种世俗的高官,并不在乎宗教界的地位。讲究利害关系,激起私恨怨恨,运用欺骗伎俩,贿选腐化堕落,以及流血暴力活动,过去曾败坏希腊和罗马共和国的选举自由,现在使圣徒继承人的遴选受到影响。有位候选人大谈自己家族的荣誉,另外一位用丰盛的佳肴笼络选民,还有第三个比起其他的竞争对手更是不择手段,公然提出贿选的做法,凡是帮助他实现下流无耻愿望的人员,将可以分摊一份从教会贪污的财产。[312]
民政和教会法令把普通群众排斥在庄严的重要事项外,古代宗教法规明定担任主教资格的年龄、地位等有关限制,使候选人不致过分浮滥。行省所有主教在空出职位的教堂举行会议,任命人民选出的候选人,他们所具有的权威多少可控制住选民的情绪,纠正选民的错误。这些主教有权拒绝任命不合格的人选,不同派别激烈争斗时,有时可能由于他们的公正调解而得到解决。教士和教区人民不论是顺从还是反抗,在许多情况下都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先例,最后逐渐成为正式的法令和各行省的习俗。[313]但有一个普遍被接受的宗教原则,那就是没有得到教民的同意,不得派遣主教到一个正统教派教堂。皇帝身为罗马或君士坦丁的第一公民,也是公众和平的捍卫者,可有效地公开宣告自己希望的大主教人选,但这些专制君王都尊重教会的选举自由,因为在重新分配国家和军队的职位时,他只容许1800个终身任职的宗教官员,通过人民的自由选举接受他们的服务。这些不能被免职的宗教官员,自己也绝不会擅自抛弃光荣的职位,这自然吻合一般法律的原则。明智的宗教会议想使每个主教都有固定的处所,不得随意调动,但是收到的成效不大。西部的纪律不像东部那样松弛,但是信仰热情使得规定成为需要,也就同样收效甚微。愤怒的主教彼此严厉指责的对立情绪,只不过暴露出共同的罪孽,以及他们的行为全都让人诟病。
其二,教士的任职。主教具有精神世界承前启后的功能,这种极为重要的特权就某种程度而言,是一种美德,一种义务,一种必须肩负的责任,对于痛苦的独身生活[314]更是一种补偿。古代宗教专设非常独特的祭司阶层,奉献一个神圣的种族,一个部落或一个家族,用来永远侍候神明,这种制度的建立只是为了拥有而不是为了征服。这些祭司的子女非常骄傲而且获得保证,可以接受神圣的遗传。但是家庭生活的烦恼、欢乐和关怀,又会逐渐消除炽烈的信仰热情。每一位雄心勃勃的候选人,渴望进入未来的天堂,或是得到现世的职位,基督教圣殿的大门都为他们敞开。教士的职务与军人及行政官员没有不同,具有天生的性格能力热心于宗教职务,被有眼光的主教看中,认为他的品行和尽心做事的态度,可以维护教会的荣誉和利益。主教[315](法律制止滥用权力之前)根据职权可以强制心怀不轨的野心分子保护受苦受难的平民大众,奉行按手礼授予世俗社会里最珍贵的特权。整个正统教会教士的人数比罗马军团的士兵更多,皇帝却豁免他们应尽的公私劳役、市政职务、个人赋税和奉献乐捐,这些对一般公民来说可是难以忍受的沉重负担;教士担任的圣职却可以抵消对帝国应尽的全部义务。[316]每位主教对委派牧师拥有绝对不可干预的支配权,也获得受委派教士永远的服从,因而每个主座教堂的教士连同下属的教区,各自形成永久性的正常社会。君士坦丁堡[317]和迦太基的大教堂维持一个拥有500名圣职人员的特殊机构。那个时代迷信的风气盛行,把犹太教会堂和异教庙宇的各种盛大仪式都引入了基督教会,使得各种职位[318]和人数都在不知不觉中迅速增加。成群结队的各级教士,像是执事、副执事、辅祭、祓魔师、读经师、唱诗班以及门房,都在各自的职位上为盛大的礼拜仪式增添气派的场面。教士的称呼和特权还被广泛授予许多热心支持教会统治权的虔诚教友。曾经有600名游方教士在亚历山大里亚的病榻边为病人祈祷,1100名掘墓人在君士坦丁堡埋葬死者。成群结队来自尼罗河畔的僧侣,像一层乌云遮住整个基督教世界。
其三,财产。教会在《米兰诏书》颁布(313A。D。)后的收入和安宁都获得保障[319],基督徒不仅重新收回被戴克里先迫害政策所夺去的土地和房屋,对过去在行政官员默许下占有的财产也从此拥有了真正的主权。等基督教成为皇帝和帝国的宗教后,全国教士马上有权公开要求得到相当数量的生活费用。对一般人民而言,每年征收一定数量的税款,比起摆脱迷信活动所要求的奉献,必须忍受更加沉重的负担。但随着基督教的日趋茁壮,要求和开支也逐渐增大,教会阶层必须靠信徒供奉,才能维持并且富裕起来。在《米兰诏书》颁布八年之后(321A。D。),君士坦丁公开容许臣民可自由将财产遗留给基督教会。教徒在生前要过奢侈的生活,或是因贪心而难免对奉献有所保留,等到临死时,对宗教的慷慨行为如潮水一样奔腾出来。有钱的基督徒学习君王的榜样。一位虽然富可敌国,但并没有世袭遗产的专制君王,有可能不论如何行善也获得不了善果。
君士坦丁未免过于听信闲言,以为牺牲全民勤劳所得利益,来养活不事生产的教士,把全国的财富全分给教会,就可邀得上天恩宠。带着马克森提乌斯的头颅,前往阿非利加示众的使臣,受皇帝之嘱带给迦太基主教凯基利安一封信。皇帝在信中通知他,已命令该省的金库把一笔3000袋或1。8万磅白银的巨款支付给他本人,还将进一步指示他设法解决阿非利加、努米底亚和毛里塔尼亚各地教会的困难。君士坦丁的慷慨大方随着宗教热情和罪恶行为一同迅速增长。他命令各城市分出相当数量的粮食充实教会慈善事业的基金,不论男女只要甘愿过着僧侣生活,都将受到君王的特殊宠爱。
位于安条克、亚历山大里亚、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以及其他地方的基督教大教堂,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出一位衰老的皇帝想要与完美的古代建树一比高下,却显露出来只图夸耀的宗教热忱。[320]这些宗教建筑的形式多为简洁的长方形,有的向两边扩张形成圆顶,还有伸出两臂成为十字架形的建筑。所用木材大部分是利巴尼乌斯的雪松,屋顶上铺着镀金的铜瓦,墙壁、柱子、地面等都用色彩斑斓的大理石镶面。装饰圣坛用的是大量珍贵的金银、珠宝、绸缎。这些格局宏伟的圣殿可以靠着地产收入,当作最稳定的财务基础。从君士坦丁在位到查士丁尼统治的两个世纪里,帝国1800座教堂不断得到君王和人民不容他人染指的财产,日益变得更为富有。合理分配给主教的年收入可能是600英镑,这样可以使他们与富人、穷人之间都保持相等的距离。[321]但随着他们所管辖城市的升级和繁荣,他们的财产无形中提高很多。一份虽然不完整但真实可信的租税清单[322],详细列举了分属于意大利、阿非利加和东部行省三座罗马大教堂——圣彼得、圣保罗和圣约翰·拉特兰大教堂的房产、作坊、果园和农庄的收益。这几座教堂除了留作专用的油、亚麻、纸张、香料等租税外,每年还生产2。2万金币或1。2万英镑的税金。在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时代,主教早已无法获得教士和人民的真正信任。各教区教会的收入总共分为四部分,一份主教自己支配,其余三份分配给下级教士、救济穷人以及用于公众礼拜费用。为避免这项神圣的委托发生舞弊,经常进行严格的查核。[323]教会的财产仍然要按规定向国家纳各种税款。罗马、亚历山大里亚、帖撒洛尼卡等城市的教士可以要求并获得减免部分捐税;但是里米尼宗教大会提出全部豁免的要求,由于时机尚未成熟,遭到君士坦丁儿辈的坚拒。
其四,民事审判权。拉丁地区的教士感激君士坦丁赐给他们的礼物,接受独立的司法权力,在民法及公共法规的废墟上,建立起自己的宗教法庭,[324]实际上这是时机恰好以及教士的勤奋所产生的结果。不过有些基督教皇帝慷慨赐予教士一些司法特权,使他们不仅保住并且进一步提高圣职人员的地位。[325]
(1)在专制政府的统治下,只有主教享有珍贵无比的特权,那就是只能由同样身为主教的同僚对他进行审判。即使犯下最重大的罪行,也只有同教弟兄组成的宗教会议能够判定他是否有罪。这样的法庭除非因为个人仇恨关系,或是宗教思想不能兼容而激起的愤怒,一般对犯罪的教士总是尽量宽容,甚至公然偏袒。然而,君士坦丁却对此十分满意,他认为公开的丑闻比暗中让当事人逍遥法外更为有害。他在尼西亚大公会议中公开宣称,如果他碰上某位主教正在和人通奸,他将脱下御袍,好遮盖那位宗教的罪犯,这番话使大家受到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