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全译罗马帝国衰亡史内容概括结构图 > 十二狄奥多西击败尤金尼乌斯赢得内战胜利394395 ad(第1页)

十二狄奥多西击败尤金尼乌斯赢得内战胜利394395 ad(第1页)

虔诚的皇帝在做出重大决定之前,急着想要知道上天的旨意,基督教的发展早已令德尔斐和多多纳的神谕[75]无从获得。当时有位埃及僧人,生来就具有通晓未来的神奇天赋,狄奥多西决定向他求教。于是君士坦丁堡皇宫一个备受宠信的宦官优特罗皮乌斯被派专程前往,他先乘船到亚历山大里亚,再溯尼罗河而上,到达遥远的行省蒂巴伊斯的吕科波里斯,或称为狼城的地方。[76]神圣的约翰在该城附近高山顶上,亲手建造了一间简陋的小屋,已在里面居住50多年,从不开门应客,也从未见过女人一面,更从未食用经过烹调或人工处理的食物。他每周有五天是在闭门祈祷和沉思,只在星期六和星期日打开一扇小窗,接见大批络绎不绝的求见者,他们来自基督世界的每个角落。狄奥多西派来的宦官,很恭敬地步行走到圣者的窗前,提出有关内战的问题,然后带着十分吉利的神谕回到皇宫。圣者肯定了内战的残酷,但狄奥多西大帝必将赢得胜利,这鼓舞了皇帝的勇气。[77]为了使预言实现,人类智慧所能想到的方法,他都要善加利用。

斯提利科和提马西乌斯是部队的两位主将,奉命招募新兵加强训练,全力整顿罗马军团的纪律。作战凶狠的蛮族部队,分别在各族酋长的旗帜下,排列出战斗队形。伊比利亚人、阿拉伯人和哥特人彼此不和,却投效在同一位君王的麾下,使人感到惊讶。声威远播的阿拉里克曾受教于狄奥多西,从他那里学会了用兵法则和作战技巧,后来他运用这些知识毁灭了整个罗马世界。[78]

西部皇帝以及他的将领阿波加斯特斯从马克西穆斯的错误和失败中吸取了教训,深知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富于长期用兵的经验,并且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可以从很多方面发起进攻。要是自己的战线延伸过长,就会带来莫大危险。阿波加斯特斯把部队配置在意大利境内,任由狄奥多西的军团在毫无抵抗的状况下,占领潘诺尼亚各行省,到达尤里安·阿尔卑斯山的山脚下。无论是出于无意的疏忽或有意的预谋,连各主要隘道都无人防守,门户大开任由敌军长驱直入。等东部皇帝穿过崇山峻岭,惊讶地看见哥特人和日耳曼人的阵容和营地漫山遍野地散布开来,一直延展到阿奎莱亚城墙前面,抵达弗里基杜斯河[79]或称冷河[80]的河岸。这样一片地形狭长的战场,处于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之间,在用兵上没有自由回旋的余地,很难发挥军事才能。阿波加斯特斯生性固执,根本不做求情的打算,弑君重罪毫无展开谈判的可能。狄奥多西急于惩罚谋害瓦伦提尼安的凶手,好完成光荣的复仇计划。东部皇帝对前进道路上天然和人为的障碍,丝毫不放在心上,毅然发起攻势,把最光荣和最危险的任务,交给战力强大的哥特人负责,心里盘算着,在血腥的激战以后,重大伤亡可以稍减哥特人的气焰,也可消耗他们的兵员和实力。协防军部队有1万名官兵战死,连带伊比利亚将领巴库里乌斯也壮烈牺牲,然而即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仍未能获得胜利,高卢人仍旧占有上风。等到夜幕低垂,掩护狄奥多西的部队在溃败中退却,皇帝撤到附近的一片山林中,在那里度过凄凉的夜晚,饥肠辘辘无法入睡。如果前途暗淡希望渺茫,[81]那么就只能依靠灵活的头脑转变命运的轨迹。在面临绝境时,无视运道的转变,也不留恋尘世的生命,这样才能产生坚强的意志继续奋斗。

尤金尼乌斯在营地肆意狂欢庆祝胜利,机警主动的阿波加斯特斯暗地派出相当数量的部队,占领各山隘要道,从敌人后方把东部军队全部包围起来。天色大亮后,狄奥多西看到自己陷于极度危险的困境,不禁大为恐惧,但很快得知了一个令他绝地逢生的消息,那就是对方有若干指挥官要背叛僭主,提出以代表荣誉的官位和财物的赏赐作为他们归顺的条件。狄奥多西毫不犹豫立即接受,当时找不到正式文书,就在一张便笺上写出约定事项,再由他签字批准此一协议。及时获得的外援振奋了部队的士气,信心百倍地对阿波加斯特斯的营地发起了袭击。外援的主将虽曾在阿波加斯特斯的手下任职,现在却既不承认他有运用武力的权力,也不以为他有获得胜利的希望。正当战斗进行到短兵相接的激烈状况时,从东方刮起一阵强劲暴风,这种现象在阿尔卑斯山区是常事。狄奥多西的部队处于背风,不会受到狂风影响。卷起的漫天沙土直袭敌人脸面,马上使得西部军队阵势大乱,一个个难以站稳脚跟,投出的标枪不是被风吹回,就是失去准头。狄奥多西意外获得有利的天象,加以渲染就影响到敌军的心理。声势惊人的风暴增加了高卢人的恐惧,既然上天对虔诚的皇帝施以援手,那么他们对眼不能见的天神投降,也非可耻之事。

狄奥多西赢得了决定性的会战,两位对手因性格各异而落得不同下场。无路可逃的修辞学家尤金尼乌斯,在即将荣登统治宝座时战败,只能哀求征服者高抬贵手。一群心狠手辣的士兵,趁他跪倒在狄奥多西脚前时,用刀砍下他的头颅(公元394年9月6日)。阿波加斯特斯在战争中尽了将领的职责,无愧于军人名声,会战失败后,接连数日在深山流窜。等他认识到自己的前途已无希望,企图逃命已于事无补后,这个勇冠三军的蛮子,拿古代罗马人做榜样,用佩剑刺进自己胸膛。

意大利一隅之地的战斗,决定了帝国未来的命运。瓦伦提尼安家族合法的继承人接纳了米兰大主教的谏言,对于西部各行省的归顺,不再加以指责和追究。当时很多行省犯下参与谋逆的罪行,只有安布罗斯一人能够坚持原则,拒不承认获得成功的篡位夺权行动。米兰大主教以大无畏的气概,拒绝尤金尼乌斯赠送的礼物,退回专人送来的信函,毫无留恋地离开米兰,以避免见到僭主可憎的面孔。像这种做法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会惹来杀身之祸,但是他在所不惜。何况从他审慎小心而暧昧不清的谈吐中,可以发现他早已预见到了尤金尼乌斯的败亡。安布罗斯的懿行得到了获胜君王的赞誉,他忠于基督教会的职守,赢得民众的拥戴。当时一般的看法都认为,狄奥多西的仁义美德归功于大主教的虔诚引导和循循善诱。

狄奥多西击败尤金尼乌斯后,罗马世界的臣民欣然推崇他的功勋和名望,根据他即位以来的施政作为,对他而后的统治怀抱美好的希望。皇帝年龄尚不满50岁,想来会有很长一段太平盛世。不料他在胜利后,仅过了4个月就弃世,这对帝国而言是出乎意料的重大打击,转瞬之间粉碎了下一代人的光明远景。狄奥多西过着放纵的奢华生活,早已种下病根[82],突然自皇宫移驻军营,衰弱的身体无法承受剧烈的劳顿,日益恶化的水肿说明皇帝即将不久于人世。舆论的诉求抑或基于利害关系,势必造成东西帝国的分裂,两位皇子阿尔卡狄乌斯和霍诺留,因父子舐犊情深,早已获得奥古斯都的头衔,于是分别前往君士坦丁堡和罗马登基。

皇帝不曾让两子参加内战,用冒险犯难来争取荣誉。等到狄奥多西击败无所作为的敌人后,却召唤次子霍诺留前来分享胜利成果,从垂死父王手里接过统治西部帝国的权杖。霍诺留抵达米兰时,赛车场特别举办盛大表演以示欢迎之意,这时皇帝虽已病骨支离,仍然亲自莅临与民同乐。他接着在次日参加清晨的盛会,终于耗尽精力,其余活动只能由霍诺留代表主持,伟大的狄奥多西于在当晚崩殂(公元395年1月17日)。尽管内战的仇恨尚未化解,皇帝辞世还是受到帝国臣民的哀悼。无论是被他征服的蛮族,还是受到压制的教士,对于举世称誉的皇帝,都异口同声推崇他的丰功伟业。无能而分裂的统治阶层,为帝国带来迫在眉睫的危险,罗马人为之忧心不已。在阿尔卡狄乌斯和霍诺留统治时期,每当因他们的施政失误而带来灾祸时,臣民总是对先帝兴起怀念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