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接过书信,刚要阅读,却先是一阵轻咳。
“观音婢莫不是喘疾又发作了吧?”李二赶紧关心的问到。
“不碍事,妾身已经好多了。”
“昨日乾儿自太平运来几只新式的炭炉。”
“用上之后,竟出奇的暖和,喘疾也一夜未曾发作。”
“适才刚有了一丝感觉。”
长孙一边宽慰李二,一边开始读起了书信。
“没想到承乾出门在外,竟也颇有一番孝心,臭小子长大了。”李二一阵赞许。
他对自己这个嫡长子可谓是疼爱有加,先后派陆德明、孔颖达、于志宁、杜正伦、魏征悉心辅佐和教导。
甚至是后来李承乾图谋不轨,试图造反,李二也是苦心保全。
也不知道这一世,有了李陌的出现,李承乾的命运是否还会继续原有的轨迹。
“二郎,妾虽不懂政事,但也瞧得出,克明信中所说之柜坊,对万民有着诸多的益处。”
“还有那些工坊,妾身也很是好奇,到底有何新奇之处,竟让克明也朝夕惦记。”
“这造纸工坊更是了不得,如果真能得以实现,必将能为二郎增添许多栋梁之材。”
长孙读完书信,又开始翻阅语文和算术,杜如晦也是相当的细心,生怕李二看不懂那些新式的汉语拼音和贞观数字,还在这些难解之处做了详细的注解。
“这太平果真是有着诸多的不解之谜啊。”
“朕也颇为期待,若是按照李陌那个臭小子的操持,几年后的太平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只是这臭小子真是无耻鼠辈,朕前些时日刚免去他太平三年之赋税。”
“如今他动辄就拿出十万贯,来行商贾之事。”
“这还不是最气人的,他居然还想朕也出资十万贯。”
“朕现在国库之中也不过区区六十万贯的银钱,去哪儿给他弄十万贯。”
李二越说越气,恨不得也像杜如晦一样,咒骂李陌狗竖子了。
“二郎莫气,想这柜坊之事或许真需要较大的投入。”
“克明在信中也做过测算了。”
“三十万贯,在长安、洛阳、太原、太平、晋州、绛州同时开起数家商铺也属合理。”
长孙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就是李二无论再如何急躁,只需三言五语便可令其瞬间心平气和。
“朕也知道合理,只是朕如何去说服那群朝臣,拿出十万贯的巨资去做一件前途未知,还是商贾之事。”
李二有种人穷志短的感觉,说是一国之君,但谁又真正的能做到言出无二,还不是事事都需要群策群议。
“二郎莫急,既是商贾之事,当以商贾之心处之,何须动用朝堂之力。”
长孙操持整个后宫,再加上其兄长孙无忌家中也有不少生意,对这商贾之事自是也有一番见解。
“观音婢,有何妙计?”李二颇为期待的问到。
“行商搭伙,无非就是先瞧准商机,再定出多少银钱、出什么人脉、出多少财物,以及事成后如何分利。”
“柜坊事大,李陌一人难以撑起,故才丢出此番言论,诱克明与承乾入局。”
“他此时估计不缺银钱,也不缺下游之商客,那他会缺什么呢?”
长孙向李二丢出了问题,知人之所需,才好漫天要价啊。
ps:感谢书友东洛岛的向日葵送出的月票,感谢书友20221005090400641送上的推荐票及评论。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