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华夏海洋馆门票价格表 > 第33部分(第2页)

第33部分(第2页)

“如果徐先生您书上的日本陆军编制和装备都无误的话。即使日本调动的部队为您上面写的进入一线部队的40%,那么无论是李大人的北洋陆军还是清国东北的驻军,照样会被击溃,而因为陆军的溃败,海军基地也必将直接处于日本陆军的兵锋之下,即使海军能击败日本联合舰队,但是只要前期日本陆军能成规模的进入朝鲜,哪海军的旅顺口基地照样会十分危险。”汉纳根中肯的说道。…。

。…。

啪嗒一声,徐杰手中的茶杯掉在了地上,茶水溅了一地。徐杰只感到胸口猛的一紧,一股逼人的寒意顿时让徐杰有一种虚脱的感觉。纵然海军胜了,陆军如果继续像历史上那样惨败,甲午战争之胜负之数,还真是不可预见啊。参考史料,在甲午开战前,老李的淮系各部包括驻扎在旅顺威海各大要塞的部队一共也只有38000+人,加上直隶练军和奉军,也只有14000+多人,总兵力只有52000+人,而且必须指出的这还是包括要塞守备部队在内的军队,真正的机动兵力仅仅有卫汝贵。。聂士成,叶志超等人的部队,合计25000+人,而这北洋所有的机动部队,在朝鲜就全打没了。至于后面临时征召的部队,个别连枪栓都拉不开的新兵自然更不是日军的对手,参考历史,即使黄海大海战打赢了,日本在朝鲜的驻军也已经形成了气候,到时候,即使只有6万左右后路不保的日本陆军,北洋的陆军依然抵挡不住,甚至旅顺口依然会失守。再加上一个软骨头的中枢,怕是海军打的再好,也于事无补。而徐杰作为一个海军军官,在整个计划的开始一直在潜意识中强调海军的作用。殊不知日本陆军在正式开战前就可以在朝鲜集中相当的兵力,而这些部队已经足够清扫清军了,即使北洋舰队消灭了日本海军,日军依然可以保证实现占领朝鲜这个第二目标。。…。

“徐先生,你怎么了?难道您不舒服吗?”看到脸色苍白冷汗直冒的徐杰,汉纳根也有些惊慌失措,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的几句话就能让这个被欧洲造船界称为天才的年轻华人有如此反应。

这一刻,徐杰清朝的意识到。自己先前的一切计划产生了多么大的偏差。自己在海军潜意识的作用下打算单纯靠海军打平甲午的计划根本就不科学。而如果要再建陆军的话,这一切都需要从新计划和安排,而经费和人员也将因为陆军计划的增加而上涨,现在徐杰才真正意识到以一隅敌一国是何等的艰难。但是徐杰没有退路了,再退,等待着中国的就是彻底沦落的万丈深渊。再退,华夏的苦难将在持续50年。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将丧失与异族的马刀之下。所以他没有选择,只有坚持,努力,无畏!!

(今天作者双更了,最近推荐和收藏不太理想啊,喜欢的读者还是点一下吧,反正也不费啥劲,这样作者才有动力啊~~)

第七十二章 后勤问题

“汉纳根先生,非常感谢您的到来。为了表示我对您的敬意,这支1889年版礼品手枪请您笑纳。”已经想通的徐杰转身从橱柜中取出一个礼品盒子递到了汉纳根手中。

“徐先生太客气了。”汉纳根也懵了,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能让刚才还对自己不冷不热的徐杰居然变得如此客气。不过呢,本着有好处不拿是笨蛋的指导思想,稍微推辞了一下,汉纳根还是接受了徐杰的馈赠。

“我想问阁下一个问题,阁下认为,北洋陆军最大的缺陷是什么?”徐杰谦虚的问道。

“后勤体系,北洋陆军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建立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陆军后勤体系。一旦出国作战,例如去朝鲜,落后和低效率的后勤补给体系绝对会对陆军战斗力构成致命打击。”汉纳根一针见血的指出道。

“果然不愧为是陆军行家,一句话就说中了问题的关键。”徐杰心中暗暗赞叹道。其实与人们一般认知不同。北洋入朝参展的陆军战斗力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差。。甚至就是后来被人讥笑为懦夫的叶志超选择败退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在平壤会战中,叶志超并不是因为胆怯而撤退,据史料记载,清军在9月15日白天的战斗中,和日本军队打的基本上是势均力敌,而真正的溃败是在15日夜从平壤撤退时被日军伏击而引起的,既然白天可以打平手,按说叶志超不至于在没有外因的情况下选择撤退。而且叶志超是跟随淮军宿将刘铭传起家的嫡系,打仗素以骁勇初成,不至于在战况不明的情况下仓狂出逃。而真正的原因就只能有一个。叶志超已经弹尽粮绝了。。…。

当年徐杰在翻阅史料的时候查到了以下几组数据,出处是掌管盛军军械给养的邱凤池提供的,当年,驻扎平壤的盛军一共接受了如下的军械,75mm炮1200发,2磅炮1200发,加特林机关炮50000发,枪弹50万发。而这些库存弹药在经过15日激战后还剩多少呢?75mm炮350发。2磅炮300发,子弹10万发,而加特林机关炮则是0!而15日的战斗消耗呢?子弹75万发,炮弹2800发(注加特林算速射炮,其弹药消耗不算炮弹)即使考虑到盛军出发时5000名步兵,每名步兵携带的150子弹,20门火炮每门携带50发炮弹。在经过15日激战后,全军弹药只剩子弹50万发和600发炮弹。也就是说,剩下的物资连一天也不够用,不撤,怎么办??(相比较而言,日军在平壤战役中消耗炮弹2800发,子弹28万发。当然了日军炮弹消耗主要以75级别的野炮和山炮为主,子弹消耗确实比清军少得多。说清军乱放枪也是有依据的。)

如果说仅从邱凤池的记录是一家之言的话。日军的记录更能说明问题,平壤会战结束后,日军缴获75mm行营炮18门,炮弹516发。2磅炮13门。炮弹209发。而加特林机关炮是4门,仅仅117发的备弹,还不够4门炮打2分钟的!!。…。

如此低的弹药量对战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和粮食问题比起来,弹药问题仅仅是一个小问题。据资料显示,为了支持平壤会战中清军,北洋先后为其筹备了7000石军粮。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一粒米运到了阵前,万般无奈之下,1万多清军只能自己筹集粮食,但是粮食哪来?要知道,当时平壤也只有2万多人。根据日本最后的缴获统计,日军一共缴获粮食如下:大米2600石,稻米(还没脱壳)302石,大麦4石,粟米817石,小麦317石,玉米102石。这些东西按一石和50斤来计算。这些粮食大约为20万斤,而以平壤城有1万5的清军来计算,勉强还能支持10天左右,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是平壤战役期间缴获的,在15日夜清军撤退时,粮食问题会更加糟糕。所以用弹尽粮绝来形容平壤清军的处境,一点也不过分!(以上资料来源于陈悦编写的《沉没的甲午》)…。

“北洋陆军,不,整个清国的陆军补给实在是太糟糕了。李大人的部队后勤补给完全依赖驻地进行筹措。在后勤线上没有设置兵站为前线输送给养,而且部队中根本就没有补给单位编制,这样一旦打起来,后勤补给将十分的虚弱。”说到这里,汉纳根不有的摇了摇头说道。。…。

“还有更关键的问题,第一,如果一个战场上有多支部队的话。。各支部队的补给都是独立的,这就造成了补给体系的混乱。第二,北洋难以征集足够多的民间力量去为部队提供后勤保障。而且缺乏一个统筹机构来协调整个后勤补给。”徐杰补充道。

在历史上盛军,奉军军资依靠驻地筹措,得不到国家后勤体系的补给。各军队补给之间不互相接济。无法征集到足够的民船进行运输,这一切都一切都使得在平壤苦战的清军后勤崩溃。而这些东西,都需要徐杰一一解决。

经过一下午的讨论,徐杰结合自己的记忆和汉纳根达到经验最终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如果北洋需要有足够的后勤补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有一个后勤部总管北洋陆军后勤。第二,各支部队设置专门的后勤编制。第三,民间有足够的船只和车辆可以进行补给(日军在甲午期间就增加船舶吨位17万吨。用于运输,而甲午刚开战是也只有18万吨的总吨位)第四,民间后勤人员动员机制,必须有足够的人力去运输。第五,制定一套严谨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补给。(作者对后勤懂得也不多,大家看看就好,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求推荐,求收藏~~后面几章将系统分析陆军~~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