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看清700米内的物体,但是实际上也有500米的有效夜市距离,这个距离上虽然说打夜战玄乎一些,但是晚上行军还是能做到的。实在不行的话,就夜间行军,出现一些故障或者损失是难免的,就全当教学费吧!如果天气不好的话,恐怕在第三天天亮的时候,华夏参与勾拳的部队就要在德国空军的攻击下走完最后20千米。当然,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秦岳联系后,后者表示会提供有限度的空中掩护。
“根据情报显示,德国人除了正面进攻的部队之外,侧翼的防御比较有限,部队以机械化步兵和两个从奥匈以及土耳其征召的步兵部队为主,他们或许有很多火炮,但是布置分散,而且没有掩体和足够的步兵保护。我们将和空降部队的兄弟们一起展开攻击,这是一次九死一生的任务,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自己被击毁之前干掉更多的敌人!”曾经和周宣一起在意大利和胡贝打过一场的陶振宇担任这支装甲部队的指挥官。
这支部队的坦克数量并不算很多,只有30多辆,剩下的大部分车辆都是各种步兵战车和轮式突击炮。其中包括刚刚列装没多久的35型8*8轮式突击炮,这款战车上可以装备一门75MML30榴弹炮或者是一门75MML48反坦克炮。这款战车因为体积较大,所以带弹量也比较多,反坦克型的弹药携带量多达30发。之所以用大量的装甲车来取代坦克根本原因有两点,第一是行程问题,即使使用柴油机,履带式车辆的行程依然无法和轮式车辆相比。第二就是目标属性,在这次攻击对方纵深的行动计划中,陶振宇压根没准备和对方装甲部队死磕。德国人6个师中只有两个装甲师,这次突击后方碰到的坦克等硬装甲目标不会很多。
因为这次是敌后作战,而且理论上不会碰上太多的攻势,所以火力压制较好但是浪费弹药的火箭炮和迫击炮的携带量大大下降。剩余的少量迫击炮也以精度较高的线膛迫击炮为主。主要火力是各种机关炮和中小口径直射火炮,比如说英国人的6磅炮数量就很多。这种足够对付一版掩体,并且具有一定穿甲能力的火炮很受华夏伞兵和战车部队的欢迎。
整个部队包括45辆坦克,50多辆装备着57MM火炮即以上口径的各种突击炮,20余门自行迫击炮和大约30多辆各种步兵战车。而步兵部队则分乘50多辆各种车辆伴随部队前进,抛去坦克不算,这几乎已经把华夏北线所有能抽调的各种轮式战车和步兵战车都调过来了。可见彭毅对这次行动的重视。
在突破对方外围的警戒线后,部分部队将分散成小队对对方后方设施展开攻击,本着碰着硬的就绕开,遇上软的就咬一口的原则。尽可能的摧毁对方的物资仓库和支援火炮。各种运输车辆反而位居其次,因为德国人距离出发阵地并不遥远,他们的运力冗余还是很高的。“这次攻击将不再设定统一的推却方向,各参战部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路线进行撤退,我们会在约定的时间里在约定的地区为各位提供有限的空中掩护,祝大家好运。”在彭毅发给陶振宇的电报中,他最终还是给这支突入敌后的部队留下了一线生机。尽人事听天命,既然他们不畏艰险去参加这次九死一生的行动,那么作为最高指挥官应该为他们安排好后路!
就在北线打算发动反击的同时,南线的表面情况可要比北线好上不少。从表面上看德国人的进攻并不主动。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用不断的炮击来显示他们的存在,但是实际上,南线布劳希契却在一直策划着一场大行动。虽然南线上纸面兵力只有北线的一般,但是这3个师中可以凑出一个装甲师和两个机械化步兵师的兵力,论机动性是绝对一流的,也许死磕的话不能突破华夏处于防御状态的一个装甲师和一个独立装甲旅的防御,但是后者受到兵力限制,其防线的宽度还是很有限的。南线德军打的算盘和彭毅对付北线德军的想法类似,那就是,正面吸引住对手后,主力部队从两翼包抄,至于包抄后是合围徐怀德的部队亦或者是直捣黄龙的话,就看情况了。
“布劳希契不是一个老实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军官,他不会拘泥于上峰的命令来制定自己的计划,他总会想方设法做的更好。从不好的方面来说他是一个难以控制的人,而从好的方面来说他有极强的主动性。自从季风行动开始的时候,他就在谋划自己的计划。他并不甘心执行一个牵制敌军的任务,想法,他想寻找机会,一口把徐怀德部吃掉!”在战后,古德里安的回忆录中,他是这样评价自己这位老上司的。
布劳希契确实有这个想法,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实施这个计划,因为他知道,华夏除了东西两线的防御部队之外,还有至少一个师的预备队!如果自己率先展开攻击的话,那么这一个师的预备队拉到了南线,自己不就惨了?自从南线的空军不少调往北线后,他的行动越发谨慎,他在等北线发生变故,他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克鲁格的战术很成功,即使华夏装甲部队占优,但是兵力太少,而且德军在其他方面占据极大的优势,华夏迟早会把这个预备师拉上去的。等到预备队一走,布劳希契认为自己依靠空军和包抄对付徐怀德并不困难。如果能取得成功的话,恐怕他会比克鲁格更早的攻入华夏的后方。
布劳希契一边利用远程火炮有一搭没一搭的慢慢敲击着华夏的防御阵地,一边将部队向右翼机动。而徐怀德虽然无法依靠空中侦查发现对方的部署,但是根据其他方面的情报,他能感觉到对方可能会采取包抄的办法。双方都在等,等自己的援兵到达。不过从形式上看,徐怀德处于劣势,因为德国人有制空权,华夏空军为了积攒实力,暂时偃旗息鼓。至少在彭毅下达南线进攻命令之外,秦岳的空军不会主动对南线德国机群发动挑战。德国人可以通过航空侦查发现华夏在白天的大规模兵力调动。而徐怀德却没有办法透过战场迷雾来搜索德国人的情报。
万般无奈之下,徐怀德只能在夜间派遣携带有夜视仪的部队前出进行侦查。这种侦查的代价很高,在夜间落入对方伏击或者走错路的事情比比皆是。而且侦查效果也并不让人满意。徐怀德只能确定在西南方向存在一支德军部队,至于规模和配置都不清楚,战场信息的缺乏让徐怀德也不敢贸然出击,即使彭毅将全部预备队都交个自己,徐怀德手中的部队也就和对手持平,对方有空中优势,真打起来说不定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苦战。
双方正处于博弈的关键时刻,双方比拼的不仅仅是时间而且是时机,掌握战役主动权的德军有很多选择可以做,而华夏如果想要夺过主动权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第一是北线必须要能顶住,第二是南线必须以较大优势重创对手,即使平手或者击退对方都不行。因为如果仅仅是击退或者两败俱伤的话,那么在华夏投入全部预备队后南线的形势依然没有变化,而用掉预备队后的华夏手中底牌尽出。南面北线的德军就可以再空中优势的帮助下放心大胆继续推进。
“我们能不能在情报上进行诱导呢?比如说我们在北线的迂回包抄让对方认为我们动用了预备队,至少是部分预备队。然后在北线行动之前,预备师提前南下,等到南线的布劳希契集团主动出击后,我们搞清了对方的主攻方向再展开攻击?这样至少能做到有的放矢。”徐怀德随后在一封电报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想要打击南线德军的话,就必须让他们出动出击,而想要让布劳希契主动出击的话就必须让他们感到安全。而安全的前提就是让对方自以为了解了华夏所有部队的动向!
“这是个办法,我会全力配合你们的行动的,我甚至可以要求空军在合适的时候主动出击。”在回电中彭毅采纳了对方的建议,一切部署已经展开,就看对方是否上钩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秋风落叶2014的打赏~~~。(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出击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里。”陶振宇看了看即将下山的太阳不由的想起来自己家乡的一句俗语。这貌似是个好兆头,至少明天早晨的能见度不会很高。看来气象部门的预测还是比较准确的。不过要是在半夜里下一场大雨的话,对于本来夜间行军就走不利落的勾拳战斗群来说那么绝对会带来很大影响。下雨会降低红外线大灯的效率,进而影响夜视效果,而且过多的泥浆和雨水对于娇贵的夜视设备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不管了,各部队准备出发!”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陶振宇下达了出发命令后钻进了自己的指挥坦克。随后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勾拳战斗群离开了逗留了近半个月的出发阵地,开始向着位置战场冲去。
就在陶振宇出发的同时,前线的德军和华夏部队正在休整。真正的战斗终于在华夏主防线上展开。已经没有多少纵深可退的华夏和渴望胜利的德军在这条防线上厮杀了整整两天!在这次交战中,双方可谓是精锐齐出,火力全开的华夏一线部队的战斗力确实恐怖,即使德国人拥有空中支援依然崩掉了牙齿!就连开始在前几天的战斗中无往而不胜的大纵深梯形方阵也不再那么管用了!
让我们把镜头回放到两天前,看看当时的战场情况。德国人对华夏打防御战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作为进攻方,克鲁格几乎做到了最好,他并没有急于对着眼前这道防线发动攻击,而是耐心的进行着准备工作,大部分重炮离开了出发阵地向前移动了越10千米,以便能让170MM重炮能覆盖到对方防线后12千米的地方。这个距离几乎接近榴弹炮射击的最大射程,如果华夏在这里部署炮兵的话,德国人的压制火炮可以极大的降低对方的打击密度。
为了保证足够的火力持续性,德国人用了一天的时间来囤积弹药,每一门榴弹炮至少有3个基数的炮弹,而迫击炮更是高达4。5个基数。为了防止华夏可能的侧翼迂回打击,德国人还加强了两翼的防御力量。正面的坦克数量更是增加到了100辆左右,正面攻击宽度大约在1500米左右。如此的兵力密度和火力密度对于德国陆军来说也是第一次!但即使是这样,德军的攻击却异乎寻常的艰难!
伴随着德国装甲部队的推进,后方的炮兵逐渐进入状态,所有火力点迅速被激活。他们根据前线观察哨和炮校机的指引对整个防线实施不间断的攻击,开始还算比较顺利,除了德国坦克成功的击溃了第一条堑壕的防御,步兵也开始下车,在各种轻重武器的掩护下跳下壕沟清理残敌,庞大的德国军团犹如一柄利父一般切入华夏的防线。随着装甲部队的前移,对方后续支援火力也开始移动,他们按照先前的计划进入下一个发射阵地,交替掩护逐次向前推进。
进攻打到现在,虽然坦克和步兵损失的大了一些,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在计划之中。而随后伴随着从西南方向出现的石茶隼和狐蝠式战斗机的入场,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正在低空盘旋搜索着猎物的德国战斗机面对从高空呼啸而下的战斗机部队几乎毫无防备,背对太阳进入战场的华夏机群依靠阳光和云层的掩护成功的发动了偷袭,数架JU90和JU88型轰炸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密集的机炮摧毁,华夏派遣的飞机并不多,但是却成功的驱散了德国人的轰炸机群和炮校机!仅仅只是暂时驱离,对于华夏的反击也足够了!
从空中看去,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华夏主阵地后方仿佛突然从地里钻出来一般,出现了大量轮式火箭炮。这些火箭炮搭载着24联装冰雹式火箭炮成为了华夏手中唯一可以再中距离炮战中压倒对方的火力!德国人在装甲部队较为疲软的情况下完全是靠迫击炮和榴弹炮把火力密度堆上去的。那么如果能把这根火力支柱彻底摧毁的话,那么无疑等于打断了德国进攻部队的脊梁,虽然德国远程火力可以再射程上压制火箭炮,但是火箭炮开火时间本身就很短,而且还是机动火炮,德国炮校机有无法有效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仓促压制的远程炮兵能有多大作用真是一个未知数,反正这些火箭炮造价也便宜,远低于身管火炮,损失几辆也没啥大不了的。既然在射程上没优势,那么华夏决定用爆发火力压制对手!
这是华夏自从装备火箭炮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攻击,彭毅集中了3个师半数以上的火箭炮投入这次反击,多达80多辆的各种火箭炮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按照事先标定的参照物对整个战场进行了一次覆盖,第一轮齐射打出的1500多发火箭弹只是一个开始,数百发火箭弹同时升空的壮观景象瞬间震撼了战场上的双方部队,无数的火箭弹拖着火焰升上天空,火箭弹发射后掀起的烟尘将一个个炮兵阵地笼罩,按照一名华夏飞行员的话说,即使我们不对对方空军进行压制,德国人想要攻击在如同在沙尘暴覆盖下的华夏火箭炮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升上天空的火箭弹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如同流星雨一般砸向了梯形阵中后部的德国支援炮兵和步兵群!
在数分钟内落下上千发炮弹对于没有足够装甲防护的单位绝对是灾难性的!因为前一段时间打的顺风顺水,华夏不多的几次火力反制都被德国炮兵和空军轻易压倒。所以防范工作也有一些携带。火炮间距太小,弹药存放点和火炮距离太近等一些问题比比皆是。这些错误直接提高了华夏炮兵部队的打击效率!
“这场炮击完全可以用排山倒海来形容,从空中看去,你会发现巨大的炸点和烟柱如同海啸一般向前推进!在一分钟内,大地上接连出现上百甚至几百个炸点,此即彼服的爆炸让阵地变成一片火海,其中不乏会产生一些非常剧烈的爆炸,我就亲眼看见一个巨大的烟柱升腾到近百米的高空,然后化作一个巨大的蘑菇云,这里应该是一个弹药存放地被命中了,炮击过后,整片大地都变成了黑的,其中散落了着各种金属碎片。步兵好像被蒸发了一般,德国人后半个阵地几乎变成了炼狱一般,到处充满了火焰和死亡。”一名飞行员在日记中这样记载当时的壮观场景。仅仅十分钟的时间,德军进攻部队的支援炮兵和步兵单位就被重创!
而紧接着,华夏的火箭炮部队又利用宝贵的时间打出了第二轮射击,因为火箭弹有些重,而且时刻可能面临德国人的反制,所以这波炮击的火力强度要比第一波弱,这次攻击主要是对对付在冲击一线的德国进攻部队。当德国坦克部队和步兵认为自己侥幸的躲开了对方第一波攻击之后,呼啸而至的火箭弹让已经楔入华夏阵地的德军瞬间人仰马翻。
首当其冲的是步兵和轻装甲车辆。火箭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裹挟着弹片横扫整个战场,如同在战场上挂起来一阵金属风暴一般,高速弹片不时的撕开装甲将里面的战斗人员射杀,或者击毁悬挂等暴露在外的脆弱部件,步兵更是悲惨,剧烈的爆炸甚至单纯靠声波或者震动就可以让人毙命。德国步兵死死的将身体贴近地面,寻找着任何可以躲避炮击的掩体。但是往往这些掩体最终成了埋葬他们的坟墓,或者被倒塌的掩体压死,或者被超高的气压损伤内脏而死。也有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