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太平天国运动历史简介 > 第679部分(第2页)

第679部分(第2页)

当红五军和红七军的红军将士们休整完毕的时候,先是南下,再是北归,接着又是焦躁万分的死啃硬骨头的五万多英军官兵,却早已是疲惫到了极点。

谭绍光的多伦多围歼战,最后的收网,仅仅只用了不足一天的时间。

又是两个军团的英军彻底覆灭。

而在此前的温哥华城,那些好不容易才从温哥华岛跨越海峡而来的,也曾经得意洋洋了数月之久的三万多英军,在前进无门,后退无路的悲惨情况下,则很明智地选择了不战而降……

美洲战区的再度大捷,是随着红军进入莫斯科的消息前后脚地传到北京来的。

只不过,当初被包括亚历山大二世沙皇阁下在内的众多人士所认为的,一定必将是一场足以让历史重重写下一笔的,同时也能够“给猖狂至极的太平天国人以刻骨铭心之教训”的轰轰烈烈的大血战的“莫斯科大会战”,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相当缺乏战争场面的战争戏。

这是因为有个诺巴夫斯基——这颗被林海丰预埋在了沙俄的重要棋子,在关键的时刻,发挥了其应有的关键作用。

一八七一年的沙俄,切切实实地见识到了太平天国红军的风采。

这支如同是洪流般在沙俄的土地上纵横席卷的红色军队,让沙俄人真正明白了什么才是强悍,什么才叫势不可挡!

而这支红色军队中的铁骑兵,则更是让沙俄人不仅是谈虎色变,还再也羞提他们那曾经不知道骄傲了多少年的哥萨克。

在太平天国红军半年多来的摧枯拉朽似的残酷打击面前,沙俄军队已经彻底丧失了一切胜利的信心。

更为可怕的是,尽管林海丰曾叹息过时光流逝的实在是太飞快,在他的第五纵队还没有达到足以展开一场具有颠覆性攻势之时,他就不得不与沙俄人刀枪相向。但通过十几年来的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渗透,无论是沙俄政府的官员,还是沙俄的普通军民们的思想,都已被搅得是乱七八糟。

当强敌压境的时候,官员们也好,普通的军民们也罢,漂亮的口号都可以喊喊,但个人的利益,却绝对高于任何一切。

正是有了这样的种种良好外界条件,诺巴夫斯基的大好机会也就来了。(未完待续。。)

………【第七三四章 大收官(十)】………

必须要说明一下的是,诺巴夫斯基绝对不是一个太平天国方面派出的潜伏者。

作为一位沙俄驻华派遣军的高级指挥官,“高贵的”诺巴夫斯基不仅也曾经在当年的大清国的大地上很是嚣张过一时,还曾相当鄙视过那股正在荡涤着在这片土地之上的所有污泥浊水太平天国的大革命洪流。

但在进过了太平天国方面的战俘集中营,接着又与陈廷香等太平天国红军将士密切相处之后,诺巴夫斯基变了。

如果说当初志愿投身于太平天国红军最后的复国浪潮,还仅仅只是出于一个战败者的保命的最基本需求的话,但在有了与陈廷香等红军将士们的那段 “弥足珍贵的同舟共济”的经历之后,诺巴夫斯基则真正地开始了他的彻底转变。

而当他可以重新返回他的祖国的时候,在太平天国大地上的亲身经历和耳濡目染,已经让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信念,那就是要将他的祖国打造成一个与太平天国拥有着同样的激情、同样的美好的国度。

当然,诺巴夫斯基很清楚,如果要想让他的理想得到实现,他的祖国就必须要经过一个涅槃重生的大巨变。

为了理想能够得以实现,诺巴夫斯基一面借助于沙皇政府开始结欢太平天国政府的大好趋势,且以自身所拥有的特殊优势拼命削尖脑袋地往沙皇政府的高层进行钻营,一面又在广交朋友的幌子下不停地搞着秘密串联,暗中结连志同道合者。

诺巴夫斯基先是有了自己的“新军事研究会”, 在研究新军事技术名义的旗下,很快就聚集起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少壮军人。

随着大环境的愈发趋好,诺巴夫斯基的“新军事研究会”不仅越来越强壮,还与赫尔岑、奥加廖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一批持有相同政见的专家学者们,也开始有了日渐增强的紧密联系。

当然。仕途上的诺巴夫斯基,不仅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还已经成了亚历山大二世沙皇陛下不可缺少的高参人物。而他的那个“新军事研究会”,则成了未加冕的沙皇政府的智囊团。

于是,沙皇俄国从上到下对太平天国方面的艳羡被催生,并日益地予以了强化。

而当太平天国政府那边儿的军队已经开始在霍霍磨刀之际,亚历山大二世的沙皇俄国这里,却依旧还在逢事必以太平天国方面做样板。尤其是那些能够影响着政府各项决策的人物们,都已经到了不先提下太平天国政府是如何如何,就都不好意思再往下继续说话的地步。

总体来讲。诺巴夫斯基尽管不是太平天国方面有意安排的潜伏者,但在诺巴夫斯基和林海丰和郑南影响下的太平天国政府之间,的确是有着种种的默契,并在有意和无意之中,相互帮衬着对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