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幸福的模样开头 > 麟之趾(第5页)

麟之趾(第5页)

“大,你少抽两口吧!大夫说了让你少抽,最好戒了!”

与村里多数男人一样,父亲希斌常年抽烟,旱烟袋就别在裤腰带上,只要靠近他,就能闻到他身上的烟味。上个月,他突然喘得厉害,找大夫抓了药,刚有好转。士纯心疼父亲的身体,也打心底不喜欢旱烟的味道,太冲了。

正准备装第二锅烟的父亲盯着儿子看了看,说:“好吧!”他把烟袋放桌上,伸手去口袋里摸糖,边摸边问:“入党的事情有眉目了没?”

“没有。审查没通过,还是老问题。”士纯有些丧气。

“前程要紧!去省城找找吴同学兴许管用。”希斌从口袋里摸出两块糖,递给对面的儿子一块。最近他有一种不好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儿子身上一种可贵的东西正在日渐流失——年轻男人该有的进取精神。

“没啥打紧的,上边没弄清情况,又不影响工作。”士纯没有吃糖,只是把糖纸反复打开,又拧住。糖是士纯买的,主意是大夫出的,让父亲戒烟用的。父亲关心儿子的前途没错,但他觉得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已经很好,其他的,顺其自然吧!

“咋不影响?不入党会影响继续进步的!”父亲希望儿子重视起来。

“吴田同志说‘只要为革命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您就放心吧!一大批同学呢,都是反革命?谁信?总会弄清楚的!”士纯振振有词。

“傻孩子!”父亲丢下仨字,回了堂屋。

“帮我掏掏耳朵吧。”士纯去抽屉里翻出一支银耳匙交给小爱,把头枕在她腿上半躺下来。

耳匙轻轻地、挠痒痒般地碰触在耳壁上,有一种淡淡的说不出来的快感。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士纯闭上眼睛静静享受,思绪却又不自觉地回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

一九四八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在太原市外八区墩化小学,刚批完学生作业的士纯伸了个懒腰,展了展胳膊,走出宿舍。

校园里安静极了,高大的树丛间偶尔传来几声布谷鸟的鸣叫,西边靠近操场的两棵柳树之间,校长夫人正把晾晒的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夕阳投射在她的侧影上,她身体的一半就笼罩在金色的光芒中了。

士纯住在东边,一间办公室兼做宿舍用,出门斜对面几十米远就是学校大门。大门东边有一小片杨树林,在夕阳的余晖里,在轻风吹拂下,一树树叶片闪烁着明亮柔和的光芒。士纯走进小树林,漫无目的地散起步来。他转了几个圈,在一棵树下停住脚步,无聊地靠着树干望着对面的一棵树出神。想那草木比人简单多了,只需要阳光和几场雨便可英姿勃发,茁壮成长。人,真是复杂的东西,吃穿住行,婚配生育,有的争权夺利,为耀祖光宗;有的理想远大,志在报国,不管是哪一种人,哪一天哪一个不是铆足了劲儿流血流汗?自己呢?难道只是一个空想家吗?

他想起自己在进山中学多年的求学经历,虽然苦了点,但如杨先生所说,学了知识,见了世面,眼界开阔了许多,吃点苦算不得什么!三月初,有消息说学校刚推出半年的“米代金”政策也将取消。这就意味着每天两碗小米稀饭也得不到保障,学校原来的公费制完全作废。本就咬牙坚持的同学们纷纷退学,寻找出路。自己在外求学多年,女儿永平已经四岁,寒假回家,她都会洗自己的小手帕了,按说应该回家去,和月仙一起帮着父亲撑起这个家。可是他不甘心哪,他总觉得有什么事在等着自己去干。具体干什么,怎么干,他也理不出头绪。

经同学介绍,暂且留在这所小学栖身。此刻,他仍能感觉到自己心中升腾着一团火焰,向往着一个神圣而光明的地方,而脚下的路,却似迷雾重重。

余光处,似乎有人走进学校大门。士纯扭头一看,此人身穿笔挺制服,中等个子,肩上背个挎包,洒满阳光的脸庞熠熠生辉。不是同学吴田又是谁?这个精明能干又有几分神秘的同学,在学校一直和自己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他快步迎了上去。他不知道,这位年长两岁的吴同学就像这个夏天的一支神奇画笔,将为他的人生添上最鲜艳的一抹亮色。

吴田留下来了,和士纯同住一间宿舍。他的挎包里尽是宝贝,《马凡陀的山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观察》……士纯如获至宝。

夜里俩人促膝谈心,谈生活,谈未来局势。吴田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景一片光明,胜利一定属于人民,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必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大好时代。

远房叔叔邱玉林的英雄事迹早在士纯心里埋下火种,现在,吴田的慷慨陈词敲打着他蠢蠢欲动的心,他时常用倾慕的眼神注视吴田,觉得吴田的眼睛像星子一样,散发出一股神秘的力量。吴田说太原市区白色恐怖异常严峻,解放太原,情报工作必不可少。他期待信任的眼神迫切而坚定。

两颗年轻的心一拍即合。跟着吴田外出侦察学习几次后,士纯开始独立工作。

一九四九年元旦前夕,吴田走了,说去更重要的地方发展。

“你是上天派来度化我的吗?”面对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吴田,士纯觉得他就是自己人生中的一名精神导师,分别那一天,素来稳重的他,竟然和吴田开起了玩笑。

“哈哈哈,算是吧!”吴田爽朗地笑了,“在学校的时候我就看好你。现在,觉得你做这个工作很合适。”

当天晚上,士纯在笔记本上写下:他是一阵化雨的春风,一阵凛冽的北风,把希望的种子与无所畏惧的坚定同时赋予我瘦弱的身躯。

又似一阵忙碌而欢喜的秋风,带着收获前夕的喜悦飘走了。

他说“只要为革命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我永远无法忘记暗夜里他那闪烁着火苗的眼睛,他那坚定如启明星般的模样。这句话像一句箴言时刻敲打着我年轻躁动的心。原来我竟不知道,我的瘦小躯体里也长着一颗强大壮硕的心脏。

又是桃李芳菲的季节。这天傍晚,士纯走进郑玉宿舍借墨水。郑玉年长士纯两岁,中等偏高的个儿,瘦长脸,戴一副眼镜,很有一派书生意气。他教算术,妻子随住学校宿舍,俩人有个男孩,六个月大了。“你们这是?”看到床铺上的大包小裹,士纯有些疑惑。

“我辞职了。我们计划回解放区,明天一早就走。”没有隐瞒,郑玉非常干脆。听得出来,他在尽力克制激动的心情。

“解放区?”一听这三个字,士纯心跳骤然加速。他之前和吴田聊过去解放区的话题。吴田说敌人封锁严密,怕有危险。不如暂时在这里工作,等形势明朗些再做打算,还说这位小学校长毕竟和士纯是老乡,能照顾他一二。

“我父亲在西山白家庄煤矿工作,我们先去打探情况。如果你愿意走,两天后到那里会合。”

“好!”没有一丝犹豫,士纯庆幸并感激郑玉的坦诚。

次日他开始收拾东西,第三天向校长辞职并告别,而后奔赴西山。临行前他去找了小崔,顺便看看他的意思。没想到小崔比他还急,马上收拾东西,他叫士纯先走,说自己下午出发。

在西山小住了两日,郑玉父亲为他们联系了一名可靠的伪兵,加上郑玉媳妇,四个人以四块银圆的价格与伪兵达成协议。伪兵答应护送他们下山,并说晚上相对安全。

四月六日晚,男女大小六个人组成一支奇怪的队伍趁着夜色出发了。伪兵在前面带路,郑玉和妻子轮番抱着孩子跟着,士纯和高大的小崔断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