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奶奶喝茶,婶子喝茶!”
叶老太接过茶水将她拉到自个儿身边,“咋才两个月不见,秀儿还长个儿了呀?”
坐叶老太旁边的古氏听了说道:“是啊,我就说秀儿长高了,我二堂嫂还不信呢!”
刘氏笑了笑,“可能我们成天看着就不觉得了,不过丫头都吃十五的饭啦,再不长就没机会再长啦!”
郑秀儿有些腼腆,对叶老太和范氏说:“叶奶奶,婶子,我先去灶房和嫂子他们忙活了,你们慢慢儿聊!”
叶老太笑眯眯的指着文月说:“你把月儿这小丫头带上,灶房里的活儿她也能帮把手!”
叶老太想着自家孙女恐怕一个人坐着也无聊,既然她平日里喜欢做菜,就让她去搭把手!
刘氏忙拒绝道:“那咋行?月儿是客人呢。”
文月站起身说:“没关系的,婶子,我在家里就喜欢在灶房里忙活,就让我跟秀儿姐姐一起去吧!”
叶家里除了大郎,郑秀儿跟文月最是熟络,她也不客气,直接对文月说:“走吧,月儿,跟我一起,待会儿来两个你的拿手好菜!”
文月点了点头,像个小尾巴一样跟了出去。她出去时看见她大哥的眼神儿也跟着飘过来了,她对着大郎吐了吐舌头,大郎如同被抓包一样闹了个大红脸。
刘氏和叶老太她们见着未来的两姑嫂倒是挺合得来,不约而同的笑了。
“行了,别管她们了,让两个丫头自己去!”叶老太对刘氏说。
杨氏羡慕的对叶老太说:“婶子,您老可真是福气啊,子孙满堂,孙子各个长得周正,孙女儿也长得可爱喜气!”
叶老太忍不住哈哈一笑,“哎吆,真是让你们见笑了,一个个都跟皮猴似的,还不知道得操多少心呢!”
老太太虽这样说,可是脸上的得意却是想掩也掩不住的。
文月跟郑秀儿来到灶房里,除了龚氏,还有另外两个年轻妇人,估计是杨氏和古氏的儿媳妇儿。
郑秀儿擅长刀工,切菜最是拿手,这是文月早就见识了的,所以,今儿大部分切菜的活儿都由她做了。
其他两个妇人帮着杀鸡拔毛啥的,龚氏今儿掌勺,文月则只需要在旁边跟着打一下下手,等做菜的时候做两道拿手菜就行。这么好几桌的菜,她可不想一个人全干了,再说人家也不放心都交给她呀。
等到中午的时候,郑家将准备好的四张圆桌给摆在了院子里,堂屋是放不下的了。文月不禁感叹,这古代真是人丁兴旺,就这么几户人,差不多满满的坐了四桌。
一道道菜被摆上桌子,看得出来村长虽然没想大办,可是毕竟整寿,所以出手并不小气。一院子人吃得高高兴兴,老老少少都难免给村长说了些贺寿的吉祥话,喜得郑村长多喝了好些酒。
等大家都吃完了饭,文月又帮着郑秀儿一起收拾碗筷,两人倒是叽里咕噜说不完的话。
半下午的时候下起了雨,本以为春雨细如毛,谁知还越下越大了,虽比不得夏雨又快又大,却也缠缠绵绵,足够让人不好出门儿。直到叶家人打算要回高岗村的时候雨都没停下来。
叶老太望了望外面依旧下着的雨,“这雨不会一直下吧?”
古氏笑着说:“这叫老天爷也留客,不想让你们早走呢!
刘氏也有些担心这雨,她对叶老太说:“婶子,这雨要真下到天黑都不停,我怕山路滑不好走啊,要不你们就在清河村住一晚上啊,反正你们租的房子还好好儿的呢,之前我们也在托付邻居在帮你们扫雪呢。”
“这。。。。。。家里我们也没打声招呼!”叶老太有些犹豫,毕竟怕家里人担心。
“奶奶,就算不说,二叔和小姑她们也能猜到咱们今儿肯定是因为下雨走不了了。我们租的房子那里什么都齐全呢,要真不停雨,也只能先住一晚上,明儿再回去。”
范氏也想回家,她有些担心,怕晚上小葡萄会闹。不过,她想着叶老太和叶老爷子年龄大了,就算待会儿雨停了,山路也不太好走,摔了就不好了。
“娘,要是再等会儿雨还没停,咱就暂且在这边住一晚吧,也不差这点儿时间,就怕摔着你们”范氏在叶老太身边说道。
叶老太点了点头对文月说:“去问问你爷爷,跟他们说说。”
男人们都在堂屋里喝茶聊天儿,文月到她爷爷跟前说了说,老爷子也觉得这样甚好,她这才到里屋回了老太太的话。
刘氏听了这才放心道:“这下好了,不用急着回去了,省得您老望着窗外看了一次又一次。”
一屋子女人这才又高高兴兴的说起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