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可不是儿戏!
粗大的手指灵活地拆开包装,而后巴雷特将其中整块巧克力直接丢进嘴中。
在这细小的时间段里,可以看到巴雷特的巧克力与先前威利旺卡拿出的巧克力有着很大的不同。
表面更加粗糙,看着口感可能不好,但是却更加厚实,里面包含的能量也应该更多。
“咔嚓!”
巴雷特重重地咀嚼着口中的巧克力,有一点点好吃但更多的是像嚼泥土的口感在其口中出现。
这让巴雷特有些意外,当年他在战场上饿到要吃土的时候,口感和这一模一样。
但……体力在快速恢复,糖分在极速补充,能量充盈着全身,甚至脑海中出现了快乐的情绪。
握拳,巴雷特全身肌肉炸起,肚子满意地蠕动,都在尽情宣布一件事情,它们很满意,这份巧克力满足了他们。
巴雷特诧异,为什么这种看似贵奢的甜品,能如此补充力量,就像是……军需粮食。
见此威利旺卡笑容出现,看来这一份军需巧克力很成功,看专业人士巴雷特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他很满意。
沉默半晌后,巴雷特不得不承认,这种食物在战场上是会有着极佳作用的。
不,应该说,这样快速恢复体力,又能给予很大能量及饱腹感的食物在哪里都会很受欢迎,只不过在战场上能保命救命坚挺到战争结束。
在威利旺卡前世的两大着名战争中,巧克力就是一种很必要军需用品。
除了高热量和美味之外,缓解前线士兵的紧张和焦虑也是巧克力重要作用之一。
举个例子,二战期间,德军士兵的战场最爱,并不是猪肉炖土豆,而是德意志特产“思嘉乐”巧克力,那也是德军的压箱底宝贝,不管是士兵还是将军,都会把巧克力放在最保密的地方储藏,就跟香烟一样珍贵!
对于美军而言,那也是如此。
巧克力的高热量能够很快给美军士兵提供能量,而且巧克力还特别的便携,对于出兵打仗的士兵来说是最好的应急口粮。
而关于战争时期的巧克力,还有一个着名的事迹,那就是“洛根棒。”
在战争中,因为巧克力美味可口,很多士兵在随行途中就会把巧克力当做零食给吃掉了。
所以,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士兵们就没有口粮吃了,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于是在二战前夕,美军陆军上尉保罗·洛根让巧克力公司定制了一种特殊的巧克力,用于军事应急口粮。
其被命名为d级口粮,又因为是洛根投标的所以也被叫做“洛根棒”。
但是令美军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款洛根棒差点引发了军变战乱,因为它实在是太难吃了,直接引起了美国陆军的愤怒。
由于洛根棒在巧克力中加入了燕麦粉和玉米粉,因此变得坚硬无比,在吃的时候必需要用小刀把它切成小块,慢慢用口水花开。
否则单凭士兵的牙齿可能要把这一块小小的巧克力吃上三分钟都不一定吃的完。
一些被美军丢弃的洛根棒被路边的小狗吃了,因为狗狗不能消化巧克力而呕吐腹泻,所以洛根棒又多了一个难听的外号“狗食”。
美军因此对美国军方产生意见,甚至美军士兵还说,这巧克力一定是“希特勒的秘密武器”,是用来让他们还没上战场就难吃死的。
原本美国军方以为会洛根棒有助于战斗力提升,但谁也没想到会适得其反。
士兵对军方的做法极度不满,甚至破口大骂,他们认为洛根棒难吃至极,军方剥夺了他们在军队为数不多的乐趣。
很多士兵选择拒绝使用、扔掉巧克力的做法来表示抗议。
面对士兵的抗议,美军不得已再次找到巧克力公司要求进行改进,最终才打消这次巧克力兵变。
因此威利旺卡在制作这种军需巧克力时,并没有完全取缔其的美味,只是微微降低了其的口感。
毕竟士兵也是要当做人来看的,不然引发军变才是真的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