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带着粮食回明末 > 第9章 治学(第2页)

第9章 治学(第2页)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若此术能推广,百姓可免于背水之苦,粮田可大幅增产,灾年亦不至饿殍遍地。你们以为,这术当弃,还是当学?”

学子们低头不语,先前提出质疑的年长学子忽然跪地叩首:“陛下,学生愚昧,竟未见如此深意。若水车之术真能惠及万民,便不该为士人所弃。”

其他学子见状,也纷纷跪地行礼,齐声道:“陛下教诲,学生铭记于心,愿学此术,为百姓尽力!”

陈晨扶起那年长学子,目光中带着几分欣慰:“读书人需知,文章风骨,不在于辞藻工巧,而在于能否安天下、利百姓。若只论虚文,岂非本末倒置?”

夜幕降临,溪流旁的水车依旧缓缓转动,流水声在静谧中回荡。陈晨站在水车前,望着天边初升的月光,低声说道:“民为贵,天下为重。若学子能懂此理,大明便有望矣。”

学生们肃然起敬,望着水车与流水,内心已然生出新的敬意与使命感。这场实践教学,不仅改变了他们对实学的偏见,也让他们第一次真正理解士人的职责所在。

夜幕降临,众人于山野间扎营。陈晨命人架设简单的观星仪器,让学子们仰望满天星辰。他指着北斗七星说道:“你们常言星辰受天帝掌控,但可知,这星辰为何能恒常不变?”

学子们有人答道:“星辰为天帝驾驭,若无天帝之力,岂能如此规矩?”

陈晨摇头笑道:“星辰之动,非天帝所为,而是因引力相互牵引。星辰围绕轨道运行,循规而动,不偏不倚,乃自然之理。”

他命人取来一只木盘,在上方放置几颗小铁球,每颗小球有细线链接在中央,长短不一,再旋转木盘,只见铁球绕着中心旋转,轨迹分明。

“此如星辰之理,力之所引,轨迹即成。”陈晨说道,“若知其理,便可测天象、定四时,亦可为百姓之耕作提供便利。”

学子们一面观察星空,一面低声讨论,渐渐有人露出恍然之色。

翌日,阳光和煦,微风拂过田野,带来阵阵清新的泥土气息。陈晨带着几十名学生来到京郊的一片田地。他身着便装,行至田间,脚踩在松软的泥土上,抬手指向脚下的土地,目光沉稳地问道:“你们可知,这土地为何能长出庄稼?”

学生们面面相觑,但很快异口同声地回答:“天赐之土,自然能生长万物。”

陈晨闻言,眉头微蹙,俯身捧起一把泥土,细细观察后摊在掌心,淡然说道:“此土之所以能长庄稼,非什么天赐,而是因其中蕴含养分与水分,乃自然之功。”

他将泥土撒回地面,转身带着学生走向田间正在劳作的农夫。他指着一名正在播种的农民说道:“看,他正在将种子均匀撒入土中。你们可知,这看似简单的播种,背后藏着多少学问?”

学生们沉默不语,有人甚至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陈晨没有多言,继续引着他们观摩农夫如何灌溉田地、整理沟渠,又详细讲解了杂交稻的种植原理与优势:“此稻产量高、抗病强,若能推广,饥荒可解,民心可定。你们以为,这农事真是粗鄙无用之技吗?”

他抬手指向天边一片金黄的麦田,语气平静却饱含深意:“这片麦田的丰收,靠的是农夫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你们读书人,总自诩高贵,可你们想过没有,这算粗鄙吗?”

学生们多半低下了头,不敢直视,但其中一名年轻学子却站了出来,目光坚定,声音也带着几分不屑:“陛下,这些事情虽有其理,却终究不过是粗活,与我等读书人何干?读书人应论道治国,而非事农事工。”

陈晨听罢,神情顿时一冷,直视这名学子,声音低沉却有力:“你叫什么名字?”

那学子毫不退缩,拱手答道:“学生赵立。”

陈晨冷笑一声,目光如炬:“赵立,你认为农夫粗鄙,可你可知,若无农夫耕种,你连饭都吃不上;若无铁匠打造工具,农田耕作如何进行?你读书论道,却不知天下之本,便敢妄言贬斥。既然如此,朕罚你下田种一个月的地!”

赵立闻言,面露震惊,慌忙跪下:“陛下,学生乃书院学子,岂能下田劳作?”

陈晨冷哼一声,语气愈发凌厉:“书院学子又如何?若不下田劳作,你凭何品评此事?朕告诉你,天下职业皆有其用,无高低贵贱之分!农夫养国,铁匠筑器,读书人治世,缺一不可。若你不明此理,便不配读书!”

赵立低头不语,额头渗出冷汗,只能遵命,被派往田间劳作。

其他学生见状,心中顿感震撼。他们向来以读书为高,不屑于农事工技,但此刻却不由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偏见。

一名年长的学子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您方才所言农夫养国、铁匠筑器,虽理有道,却仍疑士人不该耽于此等事务。学生斗胆,请陛下解惑。”

陈晨看着他,目光略有柔和,但语气依旧铿锵:“士人之道,在于治国安民。若只会空谈仁义,却不知民生所需,如何称得上士人?治理天下,不是孤高自赏,而是了解每一份劳作,珍视每一寸土地。只有懂得基础,才能担起大任。”

说罢,他环视众人,语重心长:“天下根本,在于百姓。你们读书,不为做官显贵,而是为万民谋福。若看不起农工之事,便不配为士,更不配为人!”

学生们无不低头,齐声应道:“学生谨记陛下教诲!”

白日里,陈晨亲自带领学生们动手实践。他让他们用木料和石块搭建小型水车,讲解杠杆原理与流体力学之妙;又命人取来铁匠工具,带学生亲自用锤子锻打简单的农具。

学生们起初笨手笨脚,不少人满手磨出了水泡,但当水车顺利转动、工具初见雏形时,所有人都露出了兴奋的笑容。一名年轻学子看着自己打造的铁锄,忍不住感叹道:“原来这些粗活之中,竟也蕴含着如此深奥的道理!”

陈晨闻言,放下手中锤子,拍了拍那学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但天下之事,不止在庙堂,更在田间地头。唯有知晓万物之理,方能治国理政,造福百姓。若自视清高,轻视万物,何以为天下栋梁?”

学子们齐声答道:“学生谨记陛下教诲!”

夜晚,陈晨独坐书案前,翻阅着新学课堂的记录。烛光摇曳,纸页上记录的内容饱含学子们的努力与转变,他的嘴角微微扬起。

灵月端来一盏茶,轻声问道:“陛下,您为何如此重视这些粗活呢?”

陈晨放下手中的笔,目光悠远,语气中透着深沉:“粗活?这是百姓的生计。你可知,这些粗活支撑着整个天下。若连读书人都瞧不起这些,谈何天下大治?朕希望,他们学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对天下苍生的敬意。”

灵月点点头,目光中带着些许崇敬:“陛下的心思,奴婢明白了。若新学能推广开来,大明的未来一定不一样。”

陈晨缓缓点头,语气坚定却又带着一丝感慨:“是啊,但这条路,还很长。旧制之下,观念之成,岂能一朝一夕改之?但只要有人肯信,肯学,肯试,朕便不会停下脚步。”

窗外的夜风吹拂,卷起几页记录书稿,宛如昭示着这场新学改革虽荆棘满路,却终将翻开大明历史的新篇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