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汉武等皇帝的内心,也都变得充满好奇。
难道,仅仅是一首词,就能够和他们的檄文媲美?
众人全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李轩。
云帝在看过之后,深呼吸了一口气。
随后,把这首词交给了太监:“念。”
“诺。”
太监双手打开羊皮卷,一字一句地念道:
“怒发冲关,凭阑处、潇潇雨歇……”
“嗯,这一句还行……”
一个文臣点了点头,说道:
“大概意思就是满腔怒气地站在高处,倚着栏杆,一场大雨刚刚下完。”
“可是京城昨天没下雨吧?”
一众大臣猛地像是想到了什么,看向李轩的眼神充满了震惊:
“难道是在形容翻云覆雨?!”
“不雅啊,不雅!”
许多大臣连连摇头。
就在这时,太监继续念道: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三十功名,八千里路……”
“这些词,听起来好悲凉啊。”
文臣们反复咀嚼了起来,心情不自禁地和词中的情绪同步。
一名文臣说道:“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奋斗了三十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将军,带着千军万马,走遍了八千里路,看遍了八千里路的云和月亮,最终,却又郁郁不得志的画面。”
大臣们不自禁地伤感了起来,看向李轩的目光也变得柔和。
他们有些相信李轩去青楼,是真的在找灵感了……
毕竟,他们虽然不敢把这种事放在明面上,可大夏确确实实,有许多惨淡收场的文臣武将的女眷,最后,不是去了教坊司,就是去了青楼……
眼看众人都陷入了哀伤,太监继续念出了下一句道:
“莫……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