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暴雨,要是带来的是一场唐家山那般的恐怖泄洪,该怎么办?
地震还能有一些空中增援,这天气条件,哪个飞机敢来?
按照他的计划,除了地震,洪灾,还要组建应对化学品灾害,山岳救援的队伍,哪一种都是天堑。
他唯一的优势,就是后世的知识,还有见识。
一条关于消防救援的科技树,慢慢在方淮心中成长。
……
半小时,到达了纳包村。
雨云还是没货了。
雨,渐渐小了。
但水声非常大,大到隔着数百米,还有雨声夹杂,在耳边说话都得大声点。
在这里大声喊叫,连个回声都激不起。
这让他们放弃了靠呼喊搜救的想法。
村子真不小,连绵公把里长,而且没有大路,支路很多,但找人的过程,却顺利得出乎意料。
黑夜亮灯。
大家商量了一下,让二号车和四号车在高处停车,支起照明灯组。
黑夜里,照明灯组的灯光可强劲得很,平时一个灯开到最亮,够照亮一个操场。
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这年头农村基本家家都有个大手电筒的猜测。
运气很好,还真有。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一处光亮,距离他们有几百米,而且被困的人还知道求救信号,打着电筒,晃了两个圆圈。
那处,就在河边,且在对岸,是个浅滩,显然不是车能去的,大家暂时放弃了车辆,拿着一些救援器材,沿着山路近道找到了被困点正对面的位置。
是山脚下的一处比洪水高出两三米的平台。
用手电照了一下,似乎并不是很稳固,因为平台边缘是棵斜倒着的树,似是被冲下去的,平台的边缘原本应该不在那里,只是被冲垮了一截。
大家都比较小心,尽量不靠近边缘。
倒是韩总十分英勇,冲在前面,跑到边上抱着一棵大树朝对面喊道:
“诶!你们有多少人!”
后面的,又好气又好笑。
“你拿个喇叭喊,对面也听不到!回来!”方淮上前,把他拉回了一些。
对面像是为了印证他们的话,拿着手电筒往他们身上狂闪。
对面是个一层的砖瓦房,要比他们这边矮一大截,房子的一侧,已经在被河水冲刷了。
那些被困的人,都不敢在房子里躲雨了,跑到了房子另外一头,稍微高点的地方蹲着,房子的背后也是一条河道,河道背后是高山,那地方,竟成了一座“孤岛”。
不过,看上去,河流要把那座孤岛完全淹没,让他们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应该也不太可能,除非雨一直像刚才这么下。
但,他们头顶不远的天空,又是一阵狂涌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