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足迹直播改名了叫什么 > 第18部分(第2页)

第18部分(第2页)

实际上,北京房地产市场的真正发力始于2005年。行业数据显示,2005年年底北京城区的房屋均价到了6776元平方米,年均涨幅超过20%。而从2000年至2004年,北京房价的年均增长率不到1%。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北京的房产价格年均增速均超过10%。同时,二线城市的房产价格也开始快速上扬。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为例,2007年北海连续4个月位列国家发改委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榜的榜首。

中国这一轮房价的快速增长在2007年达到了顶峰。北京等一些城市出现了新楼盘刚开就被哄抢一空的局面。一些楼盘甚至在未开盘之前就被很多内部人士提前预订了。

“那段时间真是疯狂,我们托关系才弄到房号,而且每平方米房价一周就能上涨1000元”,29岁的陈良回忆起2007年6月“抢房”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他在北京东四环外以万平方米的价格买了一套两居室。而4个月后,他的这套房子的市场价格已经涨到了万平方米。

为了控制房市这匹脱缰的野马,政府从2005年就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包括提高个人购房利率,增加中小户型的供应量,征收个人房产出售所得营业税等来限制炒房。但是这些措施都收效甚微。中国的房价仍然一路狂奔。

2006年4月27日,深圳市民邹涛通过网络发起“不买房运动”,并迅速得到了来自32个大中城市的近2万名网民的支持。

2006年5月1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国六条”),包括住房供应结构、税收、信贷、土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方面,拉开了2006年的调控序幕。

7月11日,建设部联合其他五部委下发171号文件《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被业内称为“外资限炒令”),加强了对外商投资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境外机构及个人购房的管理。

这些密集的调控措施终于在2008年驯服了房价这匹脱缰的野马。全国大部分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均出现了房价和成交量的同时回落,尤其是深圳。2007年房价涨幅过大的深圳从年底就开始了回调,到2008年5月份的累计跌幅已经超过了30%。这也让人回想起90年代初发生在中国沿海地区(主要是海南一带)的房地产泡沫。

1990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55号令,这标志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肇始。但不久以后,第一次房地产泡沫在深圳、海南、北海等地出现。政府开始第一轮紧缩性宏观调控,房地产泡沫破裂,造成了大量的烂尾楼和银行呆坏账。

胡园园文

附录

大事记

1990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55号令。它标志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肇始。

1998年,国务院正式宣布停止住房收入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同时,“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被确定为基本方向。

1998年10月29日,以回龙观、天通苑、建东苑等为代表的19个首批经济适用房项目在北京房地产交易中心展示。

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第一个来自温州的炒房团坐火车前往北京,共有134人,创下了过亿元成交额。

为了控制房市这匹脱缰的野马,政府从2005年就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包括提高个人购房利率,增加中小户型的供应量,征收个人房产出售所得营业税等来限制炒房。但是这些措施都收效甚微,中国的房价仍然一路狂奔。

2006年4月27日,深圳市民邹涛通过网络发起“不买房运动”,并迅速得到了来自32个大中城市的近2万名网民的支持。

2006年7月11日,建设部联合其他5个部委下发171号文件《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被业内称为“外资限炒令”),加强了对外商投资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境外机构及个人购房的管理。

2008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将投入68亿元在中西部地区修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这个数字比2007年增长了17亿元,涨幅达到33%。

个税走进百姓生活(1)

2007年2月7日,篮球明星易建联的照片上了全国数十家报纸的头版。不过在照片上,这位7英尺高、23岁的超级明星并没有表演他擅长的三分球,而是在广东东莞的地税局排队申报个税,跟他在一起的还有他的队友和教练。“交税是高收入人群的义务……我非常清楚自己去年的收入”,他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

2007年是中国开始要求年收入在12万以上的人群主动申报个税的第一年,全国有163万人像易建联一样申报了个税。然而这个数字还只是以前估计的四分之一——专家们预计全国有600万到700万人年收入达到了12万。

舆论普遍认为,这一举措是中国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提高公民纳税意识的重要一步。但是,让老百姓以交税为荣似乎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在只有28年个人所得税历史的中国。

中国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于1980年9月颁布,而美国的首个个税法案早在1862年就诞生了。在更早的18世纪,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曾写下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件事不可逃避:死亡和交税”。在中国,这也会变成现实吗?

门槛

事实上,中国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并不针对普通老百姓。这一税法将800元月收入作为个税起征点,而当时大家的平均月工资不过60元。1980年的《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城镇职工的年收入为762元。

那时,个税真正针对的是挣大钱的歌星和影星,当然还有外企的外国高管。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史耀斌认为当时中国建立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中国,为了维护中国的税收主权,促进国际合作,必须建立这么一个制度。

“800元的起征点实际上就是根据当时外国人在华的月生活成本来定的”,在2005年9月27日举行的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听证会上史耀斌如是说。

1981年,中国的个税收入只有500万元;2007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185亿,个税已经占到国家税收总收入的7%。

对工薪阶层而言,真正感到要交个税是在1994年。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的修正案,规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1994年1月1日,实施细则颁布实行。从那时起,很多人发现他们的工资条上多了一项:税。

因此,很多专家认为1994年才是中国人交个税的真正开始。政府推进这一制度也是因为在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收入急剧增加。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工薪阶层的月收入很容易就跃上了800元的门槛。

一开始,中国实行的是累进制的税收制度。个人的收入扣除800元基本生活费用后,余额根据不同的数目按不同的税率交税,从5%开始,最高到45%(月收入达10万元以上)。挣得越多,交得也越多。

根据财政部的数字,2000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倍,但居民消费指数也增长了4倍。1992年,只有1%的工薪阶层月收入在800元以上;到了2002年,52%的工薪阶层达到了这一标准。

自1994年以来,交税人群的扩大使中国的个税收入每年都以超过40%的速度增长。1994年,个税收入只有亿元;到了2005年,个税收入就达到了2094亿元。同期,个人所得税在国家税收中的比重也由增长到。

急剧增长的个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