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御用闲人第6集 > 第76部分(第1页)

第76部分(第1页)

六月底,深感胜利无望的高丽水师退兵回国。军报送到枢密院,童贯故伎重施,向朝廷称海上大捷,大宋水师已将高丽水师全歼于海上。赵桓大喜,亲笔御书“水师威武”,赏赐颇丰。海上已无战事,大宋举国上下的目光,都投向了北方。大宋决策层自信满满,以为这次,又要重现当年上雄大捷时,王钰南府军高歌猛进,打得辽军溃退千里,连下二十三城的盛况。

金国皇帝完颜晟,自灭辽以后,便雄心勃勃,意图南下灭宋。但因灭辽之战,伤了元气,再加上大宋起用王钰为相,变法革新,又在幽云驻防重兵,并任命戍边名将种师中为幽云卫指挥使兼幽云都总管,一时未敢轻动。完颜在从大宋榨取了大量岁币后,在国内大兴改革,全盘效仿宋朝制度,设三省,置六部,管理国家。又改革军制,厉兵秣马,誓言统一中原。

此次率十五万铁骑,御驾亲征,屯兵上雄一线,正面幽云十六州。但完颜晟迟迟不动兵,让大宋朝廷犹疑不决,如雾中看花,水中望月,里。完颜打着小打盘,两万高丽步卒抵达前线。想用高丽人,去试宋军的I看王钰改革军制,到底改革出效果没有。

可怜又可笑的高丽人,屁颠屁颠的跨过鸭绿江,跑到宋金边境,替他们新的宗主国摇旗助威。而他们的主子,却让他们当替死鬼。高丽柱国大将军朴正臣,率领所谓的三万“精锐步军”,于靖康三年七月抵达上雄一线。这已经是高丽陆上军队的五分之一了。

高丽兵马到达后,金主完颜晟命其进兵大宋归化州。朴正臣率领高丽军,于归化城下扎营,每日派遣军士至城下挑战。但未见宋军动静。

此时,幽云最高长官种师中已经到达归化前线。自小王相爷改革军制后,幽云卫组建新骑兵六万余人,编入种师种麾下奉宁军建制。自此,种师中手下兵马,已达十万之众。而幽云十六州内,尚有萧充的游击军,范道远的悍勇军,宋军在幽云总兵力达二十三万。种师中历经战阵,从来没有哪一次像现在这样充满信心。到归化之前,种师中曾经誓师,面对将士,痛斥金人残暴,要求全军将士奋勇杀敌,守土卫国。奉宁军全军上下,群情激愤,士气高昂,求战之心甚切。

不料,朝廷突然派遣康王赵构,任河北兵马大元帅,总督河北各卫兵马。又将战事指挥权,收到了赵家手中。赵构上任后。在太原设下帅府,急召各卫指挥使到太原府议事。在太原,赵构摆出了他皇室亲王地威风,严令各卫指挥使,不能擅自行动,一切军队调动,必须有他的亲笔命令。否则,按造反论处。他还特别关照了处在前线的种师中。话里话外,都要求他不要擅动,战事能免则免,不要激怒金军。

种师中回到幽云后,深感朝廷此举让军队将领束手束脚,不能放开指挥。但金兵已兵临城下。此次来势汹汹,其志不小。

这日,守城军士来报,三万高丽兵马驻扎在归化城下,每日挑战。种师中本欲出城,给高丽人来个迎头痛击,但请示赵构,却得到了“不得轻动”军令。无奈之下,种师中只好闭城不出,任由高丽人在城外叫骂。

七月。完颜见宋军闭城不出,连番催促朴正臣进军。朴正臣连日挑战。宋军都闭门不出,以为宋人惧怕两国联盟。遂下令强攻。军史上可笑的一幕在归化城外上演,高丽军全部是步军,装备简单,不过是长枪,刀剑,连弓弩都很少。甚至连攻城用的云梯也没有几架,三万高丽步军像蚂蚁一样,在归化攻城。

高丽的云梯达不到归化城墙的高度。高丽的弓箭射程有限,面对墙头上持重盾守卫地宋军。根本无济于事。朴正臣请求金军给予支援,完颜拨给他相当数量的装备。高丽军得了金军装备,斗志昂扬,全力攻城。

种师中调三千弓弩手到城墙之上,连番猛射,又将四百余架三连炮车布置于城内,抬高角度,向城外击发。高丽军何曾见地这等阵势,攻城不到半日,军士死伤无数,朴正臣只得下令退兵十里。

高丽军撤退,种师中本欲出城追击,还金军以颜色。但赵构严令不得出城迎敌,只消打退攻城便罢。由于赵构的军令,宋军一直处于守势,十分被动。幽云诸军将领,都心生不满。遥想当年小王相爷在幽云时,何等的魄力,攻陷上雄,连下辽国二十三城。在咸都,又打得金军大将卑工几乎罢兵回国。

可最后,还是让朝廷一道诏命,连带南府军一起召回京城。本以为王相变法,从此朝廷便会文武并重,谁料此番康王挂帅,对武人又加以提防,似乎这些为国征战的宋军将士,威胁比上雄城里的十五万金兵还大。

朝廷如此反复无常,何以取信将士,军队又何以为战?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地汴京城里,赵桓还沉浸在大宋水师“全歼”高丽水师的喜悦之中,急切的期盼着幽云的捷报。蜀中洪灾,长江决堤,百姓流离失所,赵桓不屑一顾,全由王钰打理,收拾着烂摊子。

批复了蜀中各府的赈灾公文后,已是深夜。王钰松了口气,无力的靠在椅背上,揉着发痛的眼睛。刚消停几年,战事又来了,眼下变法正在推行过程中,已经初见成效。如果这个时候,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可对变法不利。希望种师中老将军在幽云能够守得住,千万不要让战火蔓延的内地。

王钰本来对种师中很有信心,他是一代戍边名将,经验丰富,再加上新近组建的骑兵,守住幽云应该没有问题。可坏就坏在,赵桓派他地九弟赵构到河北统率兵马。这个王爷狗屁不懂,只怕河北诸军受到他的节制,会束手束脚啊。

门外一阵响动,王钰张眼一看,却是童素颜和红秀。

“官人,我让红秀煮了些补品,你趁热吃了吧。”童素颜摸索着向王钰走过来。后者忙起身上前扶住她。夫妻二人在旁边坐下,红秀奉上补品。王钰腹中正饥饿难当,端过来一阵狼吞虎咽。

“慢点吃,别咽着了。”童素颜侧耳倾听,笑意吟吟地提醒道。

“嗯,红秀这丫头手艺见涨,味道不错。”王钰一边吃,一边称赞道,红秀闻言,十分开心。

“官人,这么晚了还不回房歇息,忙什么呢?”童素颜问道。

王钰吃完,长长的舒了口气:“唉,还能忙什么,蜀中发大水,灾情很严重。我刚让三司拨了赈灾粮款。可救灾只能救得了一时,吴用告诉我,加固河防才是治本。可惜啊,圣上花钱花得太厉害了,朝廷拿不出来这笔款子。”

童素颜一直恪守“妇人不得干政”古训,但凡听到王钰提起朝政大事,从来不多言。但这会儿听到王钰批评皇帝,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官人慎言,小心祸从口出。”

第三桶 第118碗 王钰开始亮剑了更新时间:2007…12…28 12:49:01 本章字数:10947

王钰闻言摇头苦笑,自己自从踏入仕途以来,一行,惟恐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凡事都机关算计,可顾得东,顾不了西。顾得了国内的变法,却没有顾上幽云的战事。看来,想安安稳稳当官已经是不太可能了。当初李纲有一句话,王钰现在想起,觉得很有道理,芶以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大宋跟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不一样。在大宋甚至整个封建社会,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好坏。当然,也有以前自己的历史老师提到的,诸如什么“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之类的因素。如果一个国家,有一个勤政爱民,远见卓识的皇帝,那这个国家就有兴盛的希望。大宋开国以来,好的皇帝应该还是有的,像宋太祖,宋太宗两兄弟,都还算有一点雄心,念念不忘统一中原。还有后来任用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也想作中兴之君。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成功。

眼下,自己主持变法,内政较以前有了一定的好转,至少大宋的局面暂时稳定了下来,各地没有再闹出民变,农民起义之类的事情。可是,情况刚刚好转,赵桓似乎忘记了从前动乱的日子,又开始穷奢极欲。眼下大金高丽两国入侵,蔡京这老东西居然举荐赵构去河北挂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