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姓名学准吗 > 第413章 牙刷发明者明孝宗(第1页)

第413章 牙刷发明者明孝宗(第1页)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鸿雁渐渐落于高山之巅,它的位置已经高高在上。鸿雁从河干边一步一步走来,历经艰险和反复。有时候就像连续多年不怀孕的妻子一样被质疑,但是它坚贞守正,这一点无人可以超越,无人可以取代,于是最后还是它登上高位,吉利。

童年的艰难经历,使明孝宗养成了不苟言笑、言行谨慎的个性。他登极为帝后极为勤政,几乎无日不视朝,很快使朝野对其刮目相看。

公元1488年,朝鲜贺登极使卢思慎出使明朝归国后,向朝鲜国王描述了明朝官吏对明孝宗的印象:“先皇帝或于用人,间以私意,今皇帝则铨注登庸一出于正。又性不喜宝玩之物,虽风雪不废朝会,临群臣皆以丧服,惟祀天祭用黄袍,臣等慰宴时不奏乐,不设杂戏,劝花置于床上而不簪。大抵先皇帝弊政一切更张矣。”明宪宗用人也许还有私下,而明宪宗对官员的考核任用全出于公心。他节俭而不喜娱乐活动,即使刮风下雪也不废朝会,几乎革除了明宪宗时期的所有弊政。

明朝文臣对明孝宗的评价极高,因为他善于采纳文臣的劝谏。

他登基之初即采纳大臣建议,重新开设大小经筵。所谓大经筵,每月逢尾数为二的日子举行,主要是一种礼仪。小经筵则称日讲,君臣之间对席而坐,从容问答,是一种类似茶话会的辅政方式。

这一制度始于明英宗正统初年,到宪宗朝一度废置。明孝宗不仅坚持日讲,还在早朝之外另设午朝,每天两次朝会接受百官奏议国事。

他在讲论中言行从容,和颜悦色,内阁诸辅臣都被他尊称为先生。由于他广开言路,锐意图治,文武百官纷纷上言或痛陈时弊,或广进方略,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贤臣群体。君臣携手兴利除弊,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这从当时的国家赋税和人口收入可见端倪。

明朝建国之初赋税较重,收入相对较高。明英宗时期进行税制改革,把江南地区的重赋官田改成按民田征税,赋税收入锐减,此后国家赋税始终维持在二千五百万石左右。明孝宗时期,在税制不变的情况下,国家赋税增长至二千七百多万石。

赋税增加的背后,是生产力的稳步提升,和人口的的稳定增长。

公元1488年弘治元年,全国人口数约为九百一十多万户五千多万人口。到公元1504年,全国人口增至一千零五十多万户六千多万人口。人口增长近百分之二十。

明孝宗不仅治国有方,居然还是一个发明家。据说牙刷就是他发明的。

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形成了漱口刷牙的良好习惯。《礼记》中已有“鸡初鸣,咸盥嗽”的记载,《史记·仓公传》则已指出引起龋齿的原因是“食而不漱”。

实际上早在唐朝,我国已出现接近牙刷的刷牙用具,到南宋已有专门制作销售类似牙刷的店铺。在成都中药博物馆中,收藏着一把宋代竹柄牙刷。

但据伦敦罗宾逊出版社出版的《发明大全》记载,公元1498年,明孝帝发明了牙刷。这个牙刷是用短硬的猪鬃镶嵌在骨质手把上制成的。牙刷问世后,辗转流传到欧洲,大受欢迎。当时牙刷的造价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消费得起。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用尼龙做刷毛的牙刷被发明出来,牙刷才从旧时王谢堂前燕牙刷,飞入寻常百姓家。

明孝宗先天体弱,正当壮年时忽然身感不适,于是将皇太子朱厚照托付给阁臣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他说:“朱厚照非常聪明,但是年纪还小。先生们要督促他多读书,教他做个好人。”公元1505年6月,明孝宗驾崩,十五岁的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521年)即位。

明孝宗在位十八岁,始终兢兢业业勤政治国,他亲贤爱民,使治理之盛超过往代,用事实证明了他是一个优秀的贤明的帝王。

但他的儿子朱厚照,却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主。

朱厚照是明孝宗的嫡长子。他的生辰八字分别为辛亥、甲戌、丁酉以及申,倒过来恰好是申、酉、戌、亥,连如贯珠,与明太祖朱元璋的生辰八字相同,按照传统的命理学说,这是大大的吉兆。

明孝宗为这个孩子起名字煞费苦心。

明朝皇帝的名字遵循土、金、水、木、火五行相生的规律,比如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往下依次是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的下一代名字中应该带火。

姓名虽然是三个字,但朱是姓,厚是辈份,能够发挥的空间其实只有最后一个字。明孝宗以离火卦《象》辞“大人以继明照四方”之意,为他起名为朱厚照。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连续不断地效仿太阳,将光明照耀天下四方。

朱厚照八岁开始出阁受学,明孝宗为他安排了包括杨廷和在内的二十人讲师天团为他讲课。他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超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但学习进度却很慢,直到登基之前连《论语》和《尚书》都没学完。

原因是他不爱学习而爱骑射,慈爱的父亲则压根不限制他。

明武宗登基之初,往往天未明即上朝听政,坚持进行大小经筵,颇有“继明照四方”的勤政之姿,但他很快就原形毕露。还在为父居丧期间,他便开始懈怠朝政、沉湎骑射、游玩无度、微服出行,甚至让亲王代行祭祀。

此时天下遍起灾害。先是京师附近洪涝灾害淹没庄稼,冲塌房屋;接着有彗星横贯天际,又有雷霆四起,接连损毁郊坛、太庙、奉天殿的屋脊。留都南京则暴雨狂风肆虐,天上雷霆击毁城墙,甚至击中孝陵附近的一棵大树,导致树干起火。

朝廷百官认为这是帝王不行德政而致天人有感,纷纷上疏劝谏。对于群臣的劝谏,明武宗表示虚心接受,并一度认真改正。

然而,一切全都是假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