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这句爻辞告诉我们的,是防微杜渐的道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即使表面上没有过错,我们也要严加防范。如果对小过小错听之任之,迟早会产生大伤害。
在晚清安徽、河南一带,有许多失去土地的流民游走江湖。他们捏纸条淋上火油做成捻子,然后点燃捻子当众卖艺,或作法为人驱疾避灾以谋生。
随着荒年欠收,流浪江湖的捻民人数越来越多。他们有的胆子小,规规矩矩向乡民募集香油钱用来购买油捻纸,有的胆子大,通过恐吓、勒索等强盗行径获取钱财。
清朝地方政府鄙夷地称之为捻匪。他们虽然一直严禁结捻,但由于捻匪是零星的武装活动,所以并未加以重视,始终没有把它视为大患,听任他们成群结队,逐步由分散零星的斗争趋向联合。
1851年,捻军在河南南阳、南召、唐县等地聚众起事。第二年皖北大旱,亳州人张洛行集结万人,在安徽亳州雉河集歃血为盟,起义抗清,号称十八铺聚义。
清政府终于醒过神来,派兵部侍郎周天爵前来招降张洛行,未果。
此时,太平军连战连捷声势浩大,捻军纷纷揭竿响应。1855年,黄河大决口,致使山东南部、安徽和江苏北部出现大批灾民,他们纷纷加入捻军,共同推举张洛行为大汉明命王,建立大汉政权。
清政府再次遣使招安,再次碰了一鼻子灰。
捻军制定《行军条例》十九条,建立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其中总黄旗主由张洛行兼任,五总旗下设大旗、小旗,算是有了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捻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各旗间互不归属,内部集团林立,先天形成了分散、落后的顽疾。
张洛行在攻下河南固始县的商业重镇三河尖后,被洪秀全封为太平天国沃王,以“听封不听调”的姿态与太平军后起之秀陈玉成展开军事合作。
就在清政府被太平天国和捻军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1856年9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对华贸易额未达预期,且逐年下降;第二个是中国排外情绪强烈,排外活动时有发生。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对华贸易额一度增加到每年接近二百四十万英镑,随后逐渐次下降,到1854年,贸易总额下跌了几乎三分之一。
这让英国人大为郁闷。
当时英国每年要向印度销售九百万英镑的货物。中国人口几乎是印度的三倍,实际商品额却不到印度的四分之一。英国人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中国人的钱大部分被他们的鸦片赚走了,因此缺少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且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也有一定抵制作用。
英国人不可能放弃对中国的鸦片贸易,于是决定想办法迫使中国打破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进一步开放市场。
他们曾试图与太平天国达成共识,瓜分中国领土,被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洪秀全果断拒绝,于是继续向清政府施加压力。
1856年10月,英军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展开军事行动,迅速占据虎门各炮台,随后炮轰广州城,攻入城内。
第二年,英国向中国增兵准备扩大战果,法国也以“马神甫事件”派出远征军来到中国。
这个叫马赖的法国神甫在广西西林县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贪官土豪,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激起民愤。新任西林知县张鸣凤是个正直官员,根据村民控告调查属实后,将马赖等二十六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死刑。法国人以这件事为借口挑起侵华战争。
英法联军五千六百余人在珠江口集结,趁清政府正在全力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集结军舰北上天津,发动了第一次大沽口之战。
就在驻守各炮台的清军奋起还击时,直隶总督谭廷襄却率先弃守逃跑。英法联军顺势入侵天津城郊,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其中主要内容是允许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通商;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对英赔款银四百万两,对法赔款银二百万两。
俄、美两国公使也以调停人身份,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