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姓名学准吗 > 第133章 天下最高危职业(第1页)

第133章 天下最高危职业(第1页)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全都来了,吉利,没有不吉利。

汉顺帝刘保(公元115年-公元144年),他活了不到三十岁,当了差不多二十年皇帝。在东汉诸位皇帝中,他算是工作时间比较长的一位。他在位期间限制宦官,打击外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东汉政权,被认为是东汉中兴之主。

汉顺帝得位来之不易,是靠着宦官们拼命才登基的。

这下热闹了。外戚集团,宦官集团,士大夫集团,一股脑全部出现。他们相互制约,难分高下,这种激烈的竞争倒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阎太后伤刘保太深,所以不可能拥立他为帝。刘懿死后,阎太后照样秘不发丧,准备另立其他汉朝宗室为帝。但这些人还在路上的时候,刘保的乳母宋娥与中黄门孙程就已经动手了。他们总共纠集了十九人,乘夜拥立刘保在德阳殿西钟下称帝,是为汉顺帝。这一年,刘保不过十一岁。

阎太后得知消息后不肯善罢甘休,下诏召集军马,声称能抓到刘保的人封万户侯。但她悲哀的发现,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响应者寥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顺帝这边人人不畏死。

宦官孙程传召诸尚书,命他们抓捕阎太后的二哥卫尉阎景。尚书郭镇奋不顾身,抱病率羽林军擒杀阎景,稳定了局势。

第二天早晨,汉顺帝派人从阎太后那里夺取了天子玺绶,然后登临大宝,下诏一举平定了阎氏外戚。阎太后被软禁,不久崩逝。

汉顺帝的乳母宋娥被封为山阳君,食邑五千户。她开始还能躬行节俭,后来忍不住大肆收受财物,又为一己私利诬陷宦官曹腾等人,事发后被夺爵归田。这个曹腾,就是曹操的爷爷,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授予皇号的宦官。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高皇帝。

孙程等十九名宦官拥立有功,均被封侯,史称十九侯。他们依仗拥立之功,变得骄横起来。汉顺帝登基时还是个孩子,他们的态度语气有时也很不客气。

公元126年,东汉负责纪律监察的部门上书弹劾,说十九侯互为党羽,如果长期留在宫中会越发骄横。汉顺帝便革了他们的职,全部遣至封地。

但汉顺帝的年纪太小了,面容稚嫩,威严未起,宦官之祸因此禁之不绝。幸好他心性还算坚定,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留情。

公元126年,中常侍张防因诬陷忠臣虞诩,被流放边疆,党羽六人被处死或贬黜。

公元127年,中常侍高梵、张防与朝臣勾结,汉顺帝照样该杀就杀。

公元133年,汉顺帝终于成年了,他采纳建议,罢退宦官,将常侍的编制缩减到两人,小黄门的编制缩减到五人,于是朝廷肃然,这才像个样子了。

但宦官们表面上老实了,暗中还是小动作不断,汉顺帝一旦发现,绝不姑息。但没有什么用,宦官、外戚之祸,最终发展成为东汉灭亡的导火索。

公元132年正月,汉顺帝册立梁妠(nan)为皇后。同年推出阳嘉新制,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分科考试制度。这被认为是科举制的萌芽。

东汉时期,贵族世家门生遍天下,关系错综复杂,事实上断绝了平民的察举入仕之路。针对察举制种种弊端提出的阳嘉新制,有以下两个重点:

第一个是设定了年龄限制,年满四十才能被察举,特别优秀者可破格录取。

第二个是要参加考试,儒生察举要考经学,文吏察举要考行政能力。

公元144年,东汉刚刚显出几分中兴气象,汉顺帝就崩了。汉冲帝刘炳继位,梁太后临朝称制。汉冲帝刘炳(公元143年-公元145年)继位时不到两岁,死的时候不到三岁,他比汉殇帝刘隆的寿命差不多长了一倍。刘隆才是古往今来年纪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他牢牢掌握着这两个历史记录,无人可以打破。

汉质帝刘缵(公元138年—公元146年)被拥立为帝。他也只活了不到九岁,皇帝当了不到三年。

皇帝在东汉成了高危职业,走马灯一样换了一个又一个。好容易安定了二十年的东汉,马上又变得风雨飘摇起来。

司马光把汉顺帝与西汉成帝相提并论,认为汉顺帝重用梁氏外戚,是东汉倾覆的根源。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着实冤枉了他。

东汉之衰最大的原因,是皇帝的身体都不好。汉顺帝又不是医圣张仲景,他能有什么办法?

张仲景如果能早出生几十年,帮皇帝们调理调理身体,东汉的情况可能大有改观。

但是,历史从来没有所谓的如果。它平静地向前流淌,把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了梁太后单薄瘦弱的肩膀上。

她做得怎么样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