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卦六爻讲述了中国古代相权变迁史。
宰相和丞相,它们有区别吗?
当然有,而且区别大得很。
用一个比较拗口的说法,丞相可以称作宰相,但称作宰相的未必一定就是丞相。
为什么?
因为,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名称,但宰相不是。宰相,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官名,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身份和地位。它是中国古代社会中辅助君王掌管国事的最高行政官员,是直接对君主负责且总揽政务的人。在某个特定历史阶段,它叫丞相。
宰相这个名词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起于卒伍。”在这里,宰相是官吏的统称。
司马迁在《史记·陈丞相世家》中所言的宰相,则已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行政长官:“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宰,这个字非常有趣。
它的本义,是地位低下的奴隶,后来居然慢慢演变为地位至高的官僚,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从宰字的甲骨文说起。
甲骨文的“宰”,字形是这样的:上面是一座房子的样子,里面是一把刑刀的样子。宰的本义,是在屋里从事劳动的奴隶。这些人,可以称作家仆,与从事户外工作的奴隶不同。
《礼记·曲礼下》云:“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在远古时代,一个奴隶主的富裕程度主要看两点,一点是干家务活的奴隶有多少,一点是干农活的奴隶有多少。
这和现在不一样。现在主要看银行存款和不动产的多少。
在屋里干家务活的家奴,要么拥有专业技术,比如杀猪的屠夫,比如烧菜的厨子,比如做衣的裁缝;要么深受家主信任得以随侍身边。他们在奴隶中的地位比较高,可以按照家主的意见管理和指挥其他奴隶。这些人,可以称作管家。
当家主们掌控的土地越来越广阔时,家便成了国,奴隶主便成了君主,家仆便成了文武百官,而管家则成了百官的总管,也叫宰。
为什么要叫宰呢?
因为在远古时代,国家最重要的事务是祭祀,所以祭祀前负责宰杀家畜用来献祭的工作也非常重要。比如西周的周公旦,他的官职名称就是太宰。
更早以前,殷商的伊尹则称相,也叫尹。
宰是主宰,相是辅助,合起来就是宰相,辅佐君主主宰天下的意思。
但中国五千年历史,似乎从来没有专门设置过一个官职,名字叫宰相。宰相的正式官名一直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尹、宰、丞相、相国、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等几十种官名。
为什么宰相的名称更替如此频繁呢?
这是因为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后,宰相已经不能再简单地视为君主的家臣。“壮于趾,征凶”,相权过重,逐渐危及君权。于是君主既要依赖宰相治理天下,又不得不想办法限制相权。
在春秋战国和秦朝,诸侯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丞相、相国或相邦。比如丞相管仲、相国吕不韦、丞相李斯等等。
从汉朝开始,有丞相、相国、三公之称,但因避汉高祖刘邦之讳,相邦这个职位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