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悔恨消失,与同宗之人一起吃肉,往前进没有灾难?
当一族之人在一起饮酒吃肉,亲密无间,相互支持之时,向着既定目标前进,会有什么阻碍呢?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们有了一个凝聚力极强的团队,无论什么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吧!
刘知远(895年—948年)也是沙陀族人,而且还是一位上门女婿,受尽人间冷眼,所以在契丹灭后晋之后,他毫无心理压力地向耶律德光奉表投降,在被其称为儿子时也甘之若饴。但是,当他敏锐地发现契丹朝政混乱,无力占据中原时,同样毫无心理压力地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政权。
他对待契丹的态度比石重贵更加强硬,下诏将境内的契丹人一律处死,同时严令禁止再为契丹人搜刮民间财物,并慰劳各地武装抗辽的老百姓。
如此一来,后晋旧臣纷纷归附,天下归心,而契丹则在中原百姓的抗击下被迫北撤。
刘知远把握住时机,采纳枢密副使郭威的建议,由汾水挥兵南下,进取河南,很快攻占洛阳和汴京,随后招降驻守魏州的杜重威,一举平定中原。
人心齐,泰山移。刘知远把握民心,团结了所有能团结的力量,于是很快打败了看似不可战胜的契丹铁骑,收复了旧山河。
这个赘婿出身的帝王,一直在努力改变自身命运,他本应有更大作为,只可惜天妒英才,公元948年正月,因长子刘承训无端暴毙,刘知远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过度,病重而亡。
临终前,他向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四人托孤,并授意他们除掉反复无常的杜重威。刘知远驾崩后,托孤大臣们秘不发丧,诱杀杜重威和他的三个儿子,随后拥立后汉隐帝刘承佑继位。
刘承佑年幼登基,威望不足,朝廷群臣同心协力的局面很快被打破。辅政大臣们蔑视少帝而互相攻讦,却不料刘承佑是个狠人。
他眼见大权旁落,居然发动政变,史弘肇、王章等三位重臣及其家属,又派使者前往魏州诛杀郭威。
郭威被逼造反。公元950年11月,郭威以“清君侧”的名义率兵渡河,奏请刘承佑诛杀奸臣。而刘承佑则将郭威所有在京家属全部斩杀,连他还在襁褓中的儿子也没有放过。
郭威率军星夜兼程抵达汴京城下,在七里坡大败后汉军。刘承佑仓惶出逃途中为部将所弑。郭威严禁士兵掠夺京城,进宫觐见李太后,声称拥立刘氏宗室、武宁(今江苏徐州)节度使刘赟为帝,并敦请太后临朝听政。
待京城秩序恢复,刘汉宗室情绪稳定下来,城外忽有快马来报契丹大军南下犯边。郭威奉太后之命领兵出城北上,途经澶州(今河南濮阳县)时士兵哗变,为郭威黄袍加身。郭威无奈返回汴京,请太后授监国之职,掌握国政。
另一边,从武宁匆匆赶来的刘赟,在路上被袭杀。
公元951年2月13日,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
澶州兵变,黄袍加身,郭威篡位的这套流程,被麾下一员小将赵匡胤完完整整看在眼里。
是的,当年的香孩儿赵匡胤已经长大了。其父赵弘殷认识到文武为立身之本,专门请先生教赵匡胤学习文化知识,但是他忘记了基因的强大。
赵匡胤出身军人世家,从小就养成了嫉恶如仇的强横个性。后汉刚刚建国,赵匡胤便离家出走,打算从军入伍,建功立业。他先是南下复州(今湖北天门)去找赵弘殷的老同事、复州防御使王彦超,王彦超热情款待了这位世侄,然后送给他一些盘缠。赵匡胤又跑到随州(今湖北随州)准备投军,结果和随州刺史董宗本的儿子闹了一些矛盾。
随后他辗转燕赵、三秦大地,最终果断投奔了郭威。郭威建立后周政权后,赵匡胤任东西班行首,做了个禁军小统领。两年后,他被郭威的养子、开封府尹柴荣招入麾下,担任开封府马直军使。
郭威小时候也是一个爱惹事的主,十八岁时曾当街杀死恶霸,因此锒铛入狱。但他称帝之后,却能崇尚节俭,革除积弊,重用贤才,体恤百姓。他做了三件事,让军民心悦诚服。
第一件是仁爱百姓,不仅严禁军队扰民,同时采取何种措施减轻老百姓的赋税负担。
第二件是带头过俭朴生活,下诏禁止各地进奉美食珍宝,并命人当众把宫中的珍宝奇物打碎,告诉朝臣百姓:节俭从我做起。
第三件是复兴文教,提倡以儒学治天下。这在五代历位皇帝中属于创举。
文化的影响润物细无声,郭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改变了朝野的风气。民心所向之下,后周政权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很快呈现出国富民强、天下一统的趋势。
但就在天下大势日新月异之时,郭威忽然重重而崩,生前传位于其养子柴荣(921年10月-959年7月),是为后周世宗。
事实证明,郭威的选择极为英明。柴荣的工作比郭威做得更加出色。他制定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战略构想,在前任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朝政、减免赋税,同时制定各种礼乐、制度,使得朝政清明而百姓富庶,国家经济逐步复苏,因此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
柴荣打怪升级之路上的第一个大boSS,是北汉世祖刘崇。
刘崇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是刘赟的父亲。郭威当年诱杀刘赟,篡位称帝之后,刘崇在太原称帝,沿用后汉国号,史称北汉。鉴于北汉地狭人稀,国力穷困,为报国恨家仇,光复后汉,刘崇遣使与辽国结好,称辽帝为叔父,自称侄皇帝。
此番趁后周国丧,刘崇趁机起兵,自率三万兵力,并向辽国借来一万契丹骑兵南下犯边。柴荣率军御驾亲征,在泽州高平之南的巴公原(今山西晋城巴公镇)大败北汉军队。刘崇仓皇北逃,辽军不战而退。
高平之战胜利后,柴荣奖罚分明,树立了权威,整饬了军纪。他下令将七十多名临阵脱逃的将士当众处斩,同时对作战有功的赵匡胤等人予以重赏。
这一战中,赵匡胤以柴荣亲兵副将的身份参战,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军事素质。当大战展开时,右军步兵不战而溃,千余人投降北汉,形势十分危急。
赵匡胤见状举起手臂高声叫道:“主上面临险境,我们拼死一战!”当即命弓箭手抢占阵前高地,自率两千精兵冲击北汉皇帝刘崇的大本营,使后周军士气大振。
在乘胜攻击北汉都城太原时,赵匡胤冲锋在前,纵火焚烧城门,结果左臂被流箭射中。柴荣见攻城不利,鸣金收兵,破格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今广西来宾)刺史,从一个小小士官迅速晋升为中高级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