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无论如何办不到的。」黄金荣向出面调停,替甘格林传话的人说。─张啸林根据目前烟与赌的营业情形,坦坦白白,作了一番分析和推断,如数家珍,历时久久,末了,他又有点激动的说:
「总领事一个月要五十万,我们把自己所得的全部贴进去,只怕还不够。」
「啸林哥所讲的都是实情,对方不信,只管去打听?」杜月笙的措词,则是不卑不亢:「总领事假使有心打开这个僵局,希望他的要求,能在我们能力所可负担的范围之内。」
传话的人甚以为然,他去回复甘格林,直话直讲。甘格林听了以后,回答得到还干脆:
「既然如此,我叫他们每月报效四十万。」
「三十万!」──是三大亨几经商量的结果。在每月纳贿卅万的情形下,天地良心,三大亨本身算是尽义务,白忙,一点好处也没有。
讨价还价,一个月还是要差十万,这是一笔大数目,并非任何人可以负得起责的
谈判,于是陷于僵局。福煦路一八一号由往昔的车如流水马如龙,冷清到而今的重户深扃,门可罗雀。
勷助铁老建设上海
国民政府全面禁毒,犹仍在寓禁于征的阶段,民国二十一年杪,上海市长由党国元老吴铁城担任。吴铁城追随国父和蒋总司令奔走革命,冒险犯难,无役不从,他曾带兵打过仗,也曾纵棋捭阖,运用其卓越的外交手腕,民国十七年皇姑屯之后,东三省形势岌岌可危,张少帅的态度如何,东北将领何适何从,关系国家民族前途至钜。然而东北在日本关东军和少壮派军阀威胁利诱之下,全国各地失败军阀之调唆煽动之余,终能毅然决然,宣布易帜,成为国民革命军之一股坚强力量,这其间,实以吴铁城专程北上,借筋代筹,多方鼓励有以致之。以吴铁城经历之富,阅人之广,国民党人士率多尊称「铁老」而不名。
吴铁老非常赏识杜月笙,和杜月笙私谊之笃,为上海历任市长所罕见。当铁老担任上海市长时期,也曾有若干朝气篷勃,锐不可当的国民党中下级干部,对于一意进取,力求报效的杜月笙,由于其寒微的出身和个人环境,犹不免目之为「恶势力」、「白相人」、「旧时代的渣滓」、「新潮流的障碍」,对于类此不尽公平,抹煞了杜月笙一番苦心的论调,铁老每每以温煦的态度,和悦的神情,善加譬解,有以剖白。如所周知,铁老久经历炼,胸襟已臻化境,涵养尤其炉火纯青。他不愿为杜月笙的事情引起争辩,不过,时常有人公开批评,指责铁老不应该和杜月笙过从甚密,铁老的回答却是孕有哲理,意味深长的这么一段:
「政通首重人和,杜月笙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说他是上海地方上有势力的人士,总该不会有人反对了吧。我既奉命担任上海市长,我为什么不要跟地方有势力人士保持友谊呢?」
吴铁老和杜月笙之间,推诚相与、公私交讙,祇有对于国家民族,乃至地方上的利益,大有帮助,他们是因私而利公,并非因私而害公。以故,吴铁老对杜月笙,交往垂二十年,友谊历久犹新。俗谚有谓:「一死生,交情乃见」,民国四十年八月,杜月笙病逝香江,吴铁老远在台北,哭之以文,一开头便真诚坦白的指出
「杜月笙先生,昭代超人之一,重言之,一非常人也。先生独有其至性至德,良知良能,得天者厚,与生俱来,发为行动,均合于造化之自然,有若春风之照育,甘露之膏泽,滋荣万物,造福群生。而其扶植正义之浩气,尤磅礡充沛叔世末俗间;先生媲朱(家)郭(解)之任侠,如孟尝之好客,解衣推食,输财助边,善行义举,不一而足,实驾古之人而上之。学未尝穷经毕史不一而足,而品德自高;贵未尝出将入相,而声望特重;吾国内及国际间人士,莫不知有杜月笙先生者,至海上大江南北,农工商学各界,虽农妇学童,亦莫不崇敬其人,称杜先生而不名。此其超伦逸群,非常人可几及也。」
吴铁老是民国二十一年元月七日,宣誓就任上海市长的,迄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廿七日俞鸿钧真除上海市长,他在这中国第一大都市坐镇了五年有半。他曾指出,在五年半间,杜月笙以私人身份,所畀予上海市政的协助和页献,举其荦荦大者,约有以下八点:
一、一二八事变,日军进犯淞沪,当时通牒之答复,后方之准备,以及往后停战条件的磋商交涉和签订,地方与政府意见一致,合作无间、在在有赖杜月笙的助力。
二、建设大上海,两次发行公债九百万元,是由杜月笙慨然担任募集之责。由于这一笔巨款,市中心区工兴政举,虹江码头造成功了,京沪铁路也加以延长。上海华界乃能与租界争荣,蔚为亚东巨埠。
三、上海是全国金融经济的中心,为各省之领导,吴铁老明确指出杜月笙「主商业久,力能左右市场」,所以五年半间稳定物价,安定民生,杜月笙出力最多。吴铁老还特地举出一个例子,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变,不肖之徒企图扰乱上海金融,制造纷乱,就是由杜月笙挺身而出,加以制止。
四、共党潜伏上海各工厂学校,工潮学潮,时时蠢动,都经杜月笙的协助一一调解平息共党秘密组织,更由于杜月笙的从游者广,耳目众多,不时加以破获。
五、闸北兵燹区域的复兴。
六、黄浦江轮渡的开航。
七、地方建设的促进。
八、公益、教育、慈善事业的兴办。等等等等──无一不是杜月笙出钱出力而使大功告成。因此,吴铁老赞叹不置的说:
「我任上海市长五年多,于私,我甚为感谢杜月笙先生友谊的匡扶襄助,于公,我更佩服杜先生努力地方建设,和政府设施。像杜先生这种爱国家爱乡土的热情和赤忱,求之于社会贤达之中,实在是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