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唐朝薛魁 > 第375章 西域势力(第2页)

第375章 西域势力(第2页)

天山山脉挡住西方吹来的湿空气,让雨水降落在此,这才孕养了这片土地。也因此形成了被两座沙漠包围的湿岛奇观。

天山分南北天山和中天山,北面还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这个沙漠很有特色,因为它属于固定和半固定沙漠,流沙很少,每年都会有短暂的时间,生长一些植物。

薛云猜测,这都是游牧民族造的孽,就是他们过度放牧,砍伐树木,让这片土地变得如此贫瘠。

沙漠北方的阿尔泰山脉,就是匈奴和突厥的发源地,关中土地耕种了几千年,都变成了黄土高原,土地变得贫瘠,这片土地却是放牧。

牲口吃草,很多时候都会带起草根,从匈奴到突厥,这片土地承受了太多。

薛云决定,等到大唐征服这里,一定要把所有游牧民族迁移离开,让这片土地有机会恢复生机,不然在这样下去,沙漠会越来越大。

如今还有挽回的余地,包括塔里木盆地也是如此,把这些小国全部征服,带领他们种地。

天山南面,也就是后世南疆,有天山山脉遮挡北方寒风,这里的气候,与贺兰州那边差不多,同样很适合耕种,这里也就是后来的吐鲁番盆地。

北方的突厥人,暂时不去理会,高昌又挡住要道,弄得薛云这个冬天想弄点事情出来都不方便。

为了攻略西域,薛云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其中就包括西域势力分布。

从汉朝开始,中原与匈奴两个势力争霸,就把西域打成了残废。正因为大汉把匈奴按在地上摩擦,吞灭了几个投靠匈奴的小国,这才有了大汉朝的威名,也让远方知道了中原的强大。

张骞出使西域,固然可歌可泣,不过那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连同副使,先后前去西域的就有几千人,更不用说出动的军队。恩威并施,这才是汉武帝的手段。

经过汉朝一闹腾,西域就没安宁过,柔然,突厥先后又过来揉捏一遍,曾经大名鼎鼎的车师国,就是如此被埋没在历史之中。

最厉害就是突厥,天山以北,不允许任何外来部落存在,也正是如此,西域小国,全都集中在了天山以南。

最好的土地被高昌占据,伊吾地方要差不少,再向西就是焉耆,龟兹。

《汉书·西域传》:“焉耆国,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西面据山,道险易守。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土宜穈、黍、宿麦、香枣、蒲萄、梨、柰诸果。

王,其国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称伐,国无纲纪,法不整肃。

不得不说,史书是个好东西,一些消息能直接查到。当然,薛云也不是完全从书上去了解,毕竟那是过去的事情。

别的不说,焉耆和高昌相似,国家屁大一点,寺庙就有一二十座,秃头两千多。

相比焉耆,龟兹更被人重视,不止他人口更多,兵力更多,而是他们是西域诸国,最大的武器出产地。

《汉书。西域传》就记载龟兹“能铸冶”。《魏书。西域传》曰:饶铜、铁、铅……铙沙、盐绿、雌黄、胡粉。

前秦道安西域记云:“屈茨北二百里有山,夜则火光,昼日但烟,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国用。”

有煤矿,铁矿,铜矿,看得薛云眼热。

李世民安排密探进入西域,估摸着也是冲着龟兹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