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都是地府惹的祸几个女主 > 第219部分(第1页)

第219部分(第1页)

不过范畴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又问窦娥:“窦窦,你确定你看清了,不会有什么差错吧,要知道人命关天,何况是那么多人,既然这事被咱们知道了,那就得搀和搀和,能把人救下来,也是大功德啊。”

窦娥一笑:“先生放心,我从不说没有把握之事,我说他们还能活几个月,那就一定错不了,当然,也不排除这中间出现其他状况,但你所说的,被鬼魂附体的事,应该是不存在的了。”

范畴点了点头,又皱了皱眉,继续问道:“那你说,这死气是从何而来呢,为什么那工厂里会出现大面积的状况,偶尔一个两个人,还算是正常,可几百人都中招了,这得多少冤魂作祟啊,难道说那工厂。。。。。。以前是个乱坟场?”

窦娥摇头:“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事情发生的突然,恐怕不会那么简单,先生,你怕是任重道远啊。。。。。。”

“唉,是啊,我是任重道远,天底下什么倒霉事都能让我赶上,现在想想,我老爸当年真是英明啊。”

“你老爸?这跟你老爸又有什么关系?”

“嗨,他老人家二十五年前就猜到了我会有这犯愁的时候,所以给我取名范畴,这也算以毒攻毒,用心良苦了啊。。。。。。”

俩人说着话,旁边吕布却已经催着凤姐上了菜,不时的翻着白眼瞥着他们俩,刘备心眼多,一边听着他们说话,一边慢吞吞地摆着碗筷,而阿香勤快,早楼上楼下的到处跑着喊人吃饭了。

不一会的功夫,泰山和芙蓉姐姐就下楼了,机灵鬼也从范畴房间抽屉里出来了,若凡和小鬼从u盘里出来了,凤姐叫了小童从冰箱里也出来了,加上刘备、窦娥和吕布,这就算是把人都凑全了。

范畴看着这些人,和满桌子的菜,不由心中感慨,这才叫群鬼聚会啊,要是把五鬼童子聚齐,再把喜气鬼也叫来,那人就更齐全了,还有,要是把崔命也叫来。。。。。。不行,那样的话大家该拘束了,嗯,如果花小鑫和小鱼都能过来,还有上官、郭瘸子、紫龙道长他们,咳咳,那可就算是大团圆了啊。

可惜,这只是个想法,现在也还不是大团圆的时候,所有人都坐了下来,机灵鬼在旁边挨个给倒上了酒,范畴端起酒杯,看了看众人,想说两句场面话,又不知从何说起,旁边吕布却一脸焦急地让他快点说。

范畴一着急,语无伦次地说:“今天是吕哥的生日,本应应该好好庆祝,我想,咱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每个人也就只有这么一次机会过生日了,下次轮到谁了都提前说一声,我好预备生日蛋糕,但是今天惨了点,蛋糕也没来得及买,就将就了吧,不过有一点,生日蛋糕上面就不插蜡烛了,吕哥这都一千好几百岁的人了,真要插那么多蜡烛,估计那蛋糕也不能吃了。。。。。。”

吕布在旁边不耐烦了:“你哪那么多废话,赶紧喝酒吃肉,吃哪门子的蛋糕!来,我提议,咱们同归于尽!”(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县志

吕布这生日过的有点莫名其妙,其实也没人真正把这当成生日过,在阳间一共就能待上一年,过了这回没下回,有什么好过的?徒增伤悲而已。

不过大家也就全当家庭聚会了,这些日子太忙太乱,好久没有这种齐聚一堂欢乐融融的感觉了,不光范畴高兴,这些鬼客户们也都挺高兴,能吃的直接上嘴,不能吃的就用鼻子闻,连小毛都上桌了,范畴特意给它预备了一个盆,里面除了肉还是肉,把小毛吃的摇头摆尾,混了个肚皮滚圆。

一家人热热闹闹,度过了十月十八,吕布的生日,窦娥就已经在为范畴的生日张罗了,范畴却苦笑着说:“什么都不用准备,等我生日那天,我还指不定在哪呢,到时候给我煮俩鸡蛋,就算过生日了吧!”

接下来,范畴满脑子都是那家工厂,他上网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得知了这家工厂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最早是国营企业,叫做红星粮食加工厂,现在早已改为私营,大约拥有员工三四百人,规模不小,在本市也算颇为有名。

他又查了这工厂的历史事件,但网上却找不到,他就去上官那里,把这件事暗中对上官讲述了一遍,然后以查案为名,两人跑去档案局,查阅相关历史资料。

范畴的本意,是想调查一下,这家工厂过去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恶性的群死群伤事件,或者在工厂附近,是否有过其它死伤事件。不过这一番查阅下来。他发现这工厂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这么多年一直是安全生产。只有前几年有个工人违规操作,被玉米堆活埋致死,后来工厂也做了赔偿,又对家属做了工作安排,算是妥善处置了。

这位大哥死的很奇葩,也有点冤,不过既然处理好了,应该不至于闹鬼。再说就算闹鬼,他自己一个人,也不可能闹的全厂几百人都脸现黑气。

范畴甚至在想,这几百人是不是集体食物中毒了?或者是化学气体污染?但想想又不可能,食物中毒通常是闹肚子,闹不到脸上去,又是粮食加工厂,粉尘污染倒是可能有,化学气体应该没有吧?

这工厂的历史档案没查到有用的东西,范畴又跑去查县志。现代的没问题,就看古代的。或者是民国的,他觉得,一定会有什么原因,才会导致这样。

在折腾了整整一个上午之后,昏头涨脑的范畴,终于在厚厚的县志里面,发现了这样一条蛛丝马迹。

这条县志很短,只有寥寥数语,说的是,在大约一百多年前,城西南有一处村庄,依湖而建,村民靠打鱼为生。一日,湖水爆发,转瞬间倾覆了整个村庄,无一逃生,后,湖泊干涸。

这条县志,就这么两句话,并没有任何后续,而翻遍县志,再也没能找到和这条县志有关或者类似的东西。

莫名其妙,没头没脑,轻描淡写,就好像这一个村庄的覆灭,并不足为重,甚至连笔墨都懒得多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