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山脚下,谢聆才缓过气望望身后,不见父亲追来,也不敢多喘一口气,向南方走去。还没下山的时候,谢聆还满心志气,待得如今,却不知如何是好,路过山村,心念一动,到了第三户人家,只见是三间茅屋,甚是简陋,踟蹰片刻,举手敲门。
刚敲两下,听见里面有人迷迷糊糊的问道:“谁呀,这么晚了还来敲门?”
谢聆听着好像小四,便道:“是王小四吗?我是谢聆。”那人言语露出喜悦之情,道:“是仙……谢姑娘吗?”打开木门,谢聆一见果然是那伙计小四,衣衫不整,颇带歉意道:“打扰了。”
小四见谢聆穿着一身白sè羽衫,青丝垂腰,参差甚妙。较之八个月前脱落的落落大方,亭亭玉立,声音更是变得如莺似燕,听谢聆这么一说,心中仿若激起了涟漪,忙道:“谢姑娘不必客气。快进来吧。”
谢聆跟着小四进屋,坐在唯一的一张椅子上,隔壁一个老妪道:“小四,是谁呀?”
小四喊道:“娘,没事,你睡吧。”
谢聆小声道:“你这有没有吃的?”
小四忙道:“有,有,我这就给你弄。”
谢聆道:“有点现成的就成,不用现弄。我还得赶路。”
小四从厨房拿出几个红薯,道:“那就先用这垫吧一下,小的再煮点稀饭……”
谢聆接过红薯,拨皮道:“不用,我吃过就走。”
小四用碗倒了一杯水,道:“家中简陋,本不敢留姑娘,不过现在三更半夜的,你一个姑娘家赶夜路,只怕……”
谢聆见碗里还有污垢,没敢喝水,吃了一个红薯,从包袱里拿出一锭金子,放在桌上,道:“你拿去补贴家用。我走了。”
小四道:“小的不敢问姑娘为什么要赶夜路,将到哪里去,不过姑娘对小的有救命之恩,这几个月来时刻想着如何报答。以小的能力只怕报答无望。只盼姑娘以后若有什么事情要小的去办,山里走火里去小的也会想法办好,希望姑娘能给小的这个机会。”
………【第十五章:偶遇雅士】………
谢聆见他说的诚恳,心道:“我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万一有什么事,叫他传传讯息给父亲也好。”从衣袖拿出锦囊,自内拿出三个小米大小的事物,道:“这是我秘制暗器,给你三颗,以后我要有事要你办,自会传讯给你。办完一件还我一颗。”
小四小心翼翼的接过,只见那暗器不过小米大小,呈飞刀状,白sè里透着一股黄sè,隐约间貌似米身刻着花纹,着手莫名的扎手,沉沉的感觉。当下应道:“小的记住了,一定会好好保管。”
谢聆想了想,道:“你若有事需要我帮忙,用这暗器作为信物,我也一定会帮你办到,绝无食言。”
小四收起“小米飞刀”,道:“小的不敢。”
谢聆起身便走,留下小四呆呆望着她倩美的身影出神。良久不动。
谢聆初涉江湖,心中极是忐忑,也不敢走小路,向南方官道而行,走了七十多里的时候,天已放亮,幸好谢聆内功功底深厚,也不见有多累,只是一天一夜只吃一只红薯,有点受不了。肚子偶尔咕咕的叫,又口渴的紧,听到路旁传来涓涓流水之声,寻音而去,只见一条小溪顺流而下,溪水清澈见底,谢聆喝了两口,感觉稍好。又洗了把脸,恍惚听见一人说道:“姑娘赶了一夜的路?”
谢聆顺声望去,只见一个灰袍雅士站在河对面,笑盈盈的看着谢聆。谢聆心中一阵慌乱,那雅士不过二十余岁,面白无须,极是俊俏,脸蛋白里透红,一双眼睛极是灵活,配上那小巧的鼻子,甚是好看,头戴一顶巾帽,平添风雅。灰袍一双衣袖奇长,犹似唱大戏的一般,谢聆心中赞道:“好俊俏的小伙。”
那雅士见谢聆不答,微微一笑,道:“姑娘,在下是从这边村子出来,到庐州去,看姑娘面sè疲惫,似乎没有休息好。胆敢结伴,到三十里铺喝上一杯如何?”声音也是动耳婉转。
谢聆脸红道:“小女不会喝酒。”
雅士笑道:“姑娘第一次出远门吧?”
谢聆臻首微点,道:“是的。公子怎么称呼。”
雅士道:“在下姓柳,单名一个文字。不敢请教姑娘芳名。”
谢聆低头道:“小女子叫谢聆。耳令之聆”
柳文摇头晃脑道:“聆?好一个聆字,明了之意。姑娘果然是让人眼前一亮,叹为观止。惊为天人呐。”
谢聆害羞道:“柳公子言重了。
柳文抿嘴道:“在下确实言中了,哈哈。”
谢聆羞意更甚,不知说什么是好。柳文见状,轻身一纵,来到谢聆身边,道:“在下厚颜与聆儿姑娘同行,还望莫怪。”
谢聆第一次见如此雅士,又是害羞又是期待着什么,便道:“如此也好,小女正寻不到路径。前面是去哪里的?”
柳文指着前方道:“往这约莫五里地,便到了三十里铺,再过三十里就是庐州了。姑娘,你我一见如故,何不结伴,去庐州游玩一番?”
谢聆初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