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秋去东来,时光飞逝,十月,初冬寒意已经渡过黄河,细腻无声随着白月侵入大梁。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史从云一开始并不懂这诗的意思,来这个世界这么多年之后才懂什么叫捣衣,这时的人们穿的可不是后来的棉布衣服,多数百姓穿的都是硬麻布。
这样的麻布十分坚硬,到了冬天要穿的时候必须拿出来捣一遍让它变软才能穿戴,至于御寒。。。。。。。基本靠抖了。
随着入冬,千家万户也开始捣衣了,大梁也能听到万户捣衣声了。。。。。。。
战争准备也开始越发的频繁,越来越多的资源开始投入对战争的准备之中。
随着天气变冷,很多工作被迫停下或者减慢,史从云的心却越发火热,他等不了太多时间。
不过寒冬没有阻止史皇帝的热情,却又带走了一位能臣。
十月初,王朴奉命视察汴水的工业区工作情况,在归来后向史从云汇报,两人正在集贤殿侧殿交谈时,王朴突然昏倒在地,史从云急得连叫来太医,不过已经无济于事,王朴猝然离世,享年六十三岁。
史皇帝十分悲痛,追赠其为侍中,赐给他家人一大笔钱财。
一年之内,李谷、王朴相继去世,一时间朝中都弥漫着悲痛,也充斥一股不太好的气氛,有些消极。
当然,还有些则是蠢蠢欲动,因为王朴一走,宰相的位置便空出来一席。
史从云思来想去,能够替代王朴的人要么是李昉,要么是窦仪,卢多逊等新人也算候补,不过他没有立即做出决定。
而新的人才也需要选拔,不能有断层。
在史皇帝中意的人中,有老人也有新人。
今年科举取士,有个二十五六的年轻人名列前茅,史从云殿试之后看中的。
年轻人名字叫张齐贤,家中贫寒,在后晋时举家避祸,从北面迁到洛阳的。
高中之后在殿试上别人都紧张不已,他却十分镇定,还从一开始回答翰林院提问中慢慢变成他给天子提意见,下并汾、富民、封建、敦孝、举贤、太学、籍田、选良吏、慎刑、惩奸十条大的意见。
大臣们都很不高兴,觉得这年轻人不知道天高地厚,敢当着天子百官的面这么无理而自以为是。
史皇帝却没有生气,因为他觉得这小伙还可以,很有胆色,也有见解,最重要的,他是寒门子弟,史从云最放心这样的人,也有意培养。
于是便原谅他的无礼,同时在授官的时候把他留在京城。
而另一个他看上的老人叫宋琪,之所以能入史皇帝的法眼,是因为这个老人非常有见识,出身也特殊。
一次史从云在散朝后和官员随意谈论辽国的情况,结果那天是大朝,史皇帝发现身为开封府推官的宋琪对辽国的历史、地理、种族起源、军力、战术等都十分了解。
比他知道太多,于是十分惊奇,留他下来问话,问他为什么知道这么多辽国的情况。
说实话,开封府的推官,平日史皇帝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物。
结果一问起来,这宋琪的经历也让史皇帝颇为惊叹。
宋琪原来是赵赞的幕僚,之前一直跟着赵赞,是后来史皇帝政变之后,借着王溥的事罢了一批官员,那时官员空缺,才将他召入朝中为官,补开封府推官。
至于赵赞史皇帝知道,当初打淮南的时候就是他手下的一名将领,只不过不是心腹,也没太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