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 > 第十九章 秦汉学术(第1页)

第十九章 秦汉学术(第1页)

第一节 学校

古代士大夫之学,出于与宗教相合之哲学及官守;民间之教育,则随顺习俗,以前辈之所知所能者,传诸后辈;《先秦史》第十五章第二、第四节已言之。东周以降,社会之等级渐平,人民之好学者日众,士大夫所专之学,渐次被及于氓庶,此乃自然之势,无可遏抑。秦始皇帝及李斯,顾力反之,而欲复诸政教合一之旧,于道可谓大悖。汉兴,除挟书之律,设学校之官,既逢清晏之时,益以利禄之路,于是乡学者益众,学术为士大夫所专有之局,至此全破矣。此实古今政教之一大变也。

《汉书·武帝纪》: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诏曰:“盖闻道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1)大常其议与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儒林传》载弘议曰:“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史记》作殷曰序,周曰庠。其劝善也,显之朝廷。其惩恶也,加之刑罚。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繇内及外。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兴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大平之原也。古者政教未洽,不备其礼请因旧官而兴焉。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大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官《史记》作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史记》作当。与计偕,诣大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大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史记》作“而请诸不称者罚”。制曰可。案《贾山传》:山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师古曰:“六国时魏也。”《董仲舒传》曰:“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则博士故有弟子,此时特官为增置耳。故公孙弘议言得受业如弟子,《本纪》言学者益广也。《儒林传》又云:昭帝时举贤良文学,增博士弟子员满百人。宣帝末增倍之。元帝好儒,能通一经者皆复。数年,以用度不足,更为设员千人。成帝末,或言孔子布衣,养徒三千人,今天子大学弟子少。于是增弟子员三千人。岁余,复如故。平帝时,王莽秉政,增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勿以为员。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大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本纪》:元帝初元五年,诏博士弟子毋置员,以广学者。永光三年,复博士弟子员。以民多复除,无以给中外繇役。此先汉大学之大略也。

《汉书·礼乐志》言:成帝时,犍为郡于水滨得古磐十六枚,议者以为善祥。刘向因是说上:宜兴辟雍,设庠序。成帝以向言下公卿议。会向病卒。丞相、大司空奏请立辟雍。案行长安城南。营表未作,遭成帝崩。群臣引以定谥。及王莽为宰衡,欲耀众庶,遂兴辟雍。《平帝纪》:元始四年,安汉公奏立明堂、辟雍。《萧望之传》:望之子由,元始中作明堂、辟雍,大朝诸侯,征为大鸿胪,会病不及宾赞是也。《王莽传》云: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儿宽传》云:武帝封泰山,还登明堂,宽上寿曰:“间者圣统废绝,陛下发愤,祖立明堂、辟雍。”《河间献王传》:来朝,对三雍宫。《注》云:“三雍,明堂、辟雍、灵台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元元年,初起明堂、灵台、辟雍。《儒林传》云: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文献通考·学校考》谓“据《礼乐志》,则辟雍王莽时方立。武帝置博士弟子员,未尝筑宫以居之也。然考儿宽所言,与河间献王事,则似已立于武帝时,何也?盖古明堂、辟雍,共为一所。武帝时,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案见《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同。《汉书·武帝纪》:元封二年,秋,作明堂于泰山下;《地理志》:泰山郡奉高,有明堂,在西南四里,武帝元封二年造,即此。然《志》又云:琅邪郡不其有大一仙人祠九所及明堂,武帝所起,则武帝所作明堂,尚不止奉高一处也。奉高,今山东泰安县。不其,今山东即墨县。修封时以祠大一、五帝。儿宽所指,疑此明堂;意献王所对,亦是其处;非养士之庠序也。”案马氏谓儿宽所登为奉高明堂是也,谓河间献王所对亦其处则误。《汉书·艺文志》,有《献王对上下三雍宫》三篇。胡三省《通鉴注》谓对三雍之制度,非召对于三雍宫,其说是也。然马氏谓辟雍非养士之所,武帝置博士弟子,未尝筑宫以居之则是矣。《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四年,初起大学。

(2)中元元年,初起明堂、灵台、辟雍。《翟酺传》言:明帝时辟雍始成,欲毁大学,大尉赵熹以为大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尤显见其为二事。马氏又言:“徐天麟《西汉会要》言:《三辅黄图》:汉辟雍在长安西北七里,恐即王莽所立。又言大学亦在长安西北七里,有市有狱,岂即辟雍邪?或别一所邪?”《案黄图》所云大学,疑即王莽为学者所筑舍。马氏又引鲍宣得罪下狱,博士弟子王咸举幡大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集此下,诸生会者千余人,谓“此亦西都已立大学之一证,当考”。案自王莽已前,虽未尝为学者筑舍,然博士弟子,亦必有受学之处,此所谓大学,当指其地言之,特其所在不可考耳。马氏又以建武已立大学,而班固尚言庠序未设为疑,则汉人言庠序,皆指地方之学,不足疑也,见后。

《后汉书·儒林传》云: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挟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毛,毛字衍,见第三节。《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大常差次总领焉。建武五年,仍修起大学。案《纪》云四年,盖四年修起,五年成。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亲行其礼。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养三老五更。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事在永平二年,见《本纪》及《续书·礼仪志》。其后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属,别立校舍。《明帝纪》:永平九年,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注》云:“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以非列侯,故曰小侯。”《张酺传》:永平九年,显宗为四姓小侯立学于南宫,置五经师,酺以《尚书》教授。又《和喜邓皇后纪》:元初六年,大后诏征和帝弟济北、河间王子男女年五岁四十余人,又邓氏近亲子孙三十余人,并为开邸第,教学经书,躬自监试。尚幼者使置师保。朝夕入宫,抚循诏导,恩爱甚渥。搜选高能,以受其业。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学。《樊宏传》:樊准上疏云:匈奴遣伊秩訾王大车且渠来入就学。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建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通义。又诏高材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豰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孝和亦数幸东观,览阅书林。及邓后称制,学者颇懈。时樊准、徐防,并陈敦学之宜。又言儒职多非其人。准疏言:“今学者盖少,远方尤甚。博士倚席不讲,儒者竞论浮丽。忘謇謇之忠,习戋戋之辞。”于是制诏公卿,妙简其选。三署郎能通经术者,皆得察举。自安帝览政,薄于艺文。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学舍颓敝,鞠为园蔬。牧儿荛竖,至于薪刈其下。顺帝感翟酺之言,乃更修黉宇。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试明经下第补弟子,增甲乙之科员各十人。除郡国耆儒皆补郎、舍人。事在永建六年,见《纪》。阳嘉元年,帝临辟雍飨射。《左雄传》:雄上言:宜崇经术,缮修大学。帝从之。阳嘉元年,大学新成,诏试明经者补弟子,增甲乙之科员各十人。除京师及郡国耆儒年六十以上为郎、舍人、诸王国郎者百三十八人。本初元年,梁大后诏曰: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质帝纪》:本初元年,令郡国举明经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诣大学。自大将军至六百石,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以高第五人补郎中,次五人大子舍人,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案四府,谓诸大将军、大尉、司徒、司空也。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以此为常。《注》:《汉官仪》曰:春三月、秋九月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大学学生。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然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

《三国·魏志·文帝纪》:黄初五年,立大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置《春秋穀梁》博士。《王郎传注》云:《魏略》以董遇、贾洪、邯郸淳、薛夏、隗禧、苏林、乐详七人为《儒宗》。引其《传序》曰:“从初平之元,至建安之末,天下分崩,人怀苟且。纪纲既衰,儒道尤甚。至黄初元年之后,新主乃复始,扫除大学之灰炭,补旧石碑之缺坏,备博士之员录,依汉甲乙以考课。申告州郡:有欲学者,皆遣诣大学。大学始开,有弟子数百人。至大和、青龙中,中外多事,人怀避就。虽性非解学,多求诣本或作请误。大学,大学诸生有千数。而诸博士率皆粗疏,无以教弟子。弟子本亦避役,竟无能习学。冬来春去,岁岁如是。又虽有精者,而台阁举格大高;加不念统其大义,而问字指、墨法、点注之间;百人同试,度者未十。是以志学之士,遂复陵迟,而来求浮虚者各竞逐也。正始中,有诏议圜丘,普延学士。是时郎官及司徒领吏二万余人,虽复分布,见在京师者,尚且万人,而应书与议者,略无几人。又是时朝堂公卿以下四百余人,其能操笔者未有十人。多皆相从饱食而退。嗟夫!学业沈陨,乃至于此。是以私心常区区贵乎数公者,各处荒乱之际,而能守志弥敦者也。”《杜畿传注》引《魏略》言:乐详,“黄初中征拜博士。于时大学初立,有博士十余人。学多偏狭,又不熟悉。略不亲教,备员而已。惟详五业并授。其或难解,质而不解,详无愠色,以杖画地,牵譬引类,至忘寝食。以是独擅名于远近”。盖能如是者寡矣。案前汉大学,颇多孤寒之士。如儿宽诣博士受业,贫无资用,常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翟方进西至京师受经,后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履以给;王章学长安,独与妻居,疾病卧牛衣中皆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