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家养小首辅番外 > 第35部分(第2页)

第35部分(第2页)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都陷入一片忙碌之中,新买的宅子要布置,还有婚礼当天各种事宜。虽然两家人都是初来乍到,在京城也没什么亲戚友人,可该走的礼数要走完了。

招儿和薛庭儴两人也忙着收拾宅子,他们打算购置一些东西,这样可以从林家搬出来住,也免得都挤在一起不方便。反正家具什么的都是现成,只用添置一些铺盖和锅盆碗碟,这些东西都是必不可少的,哪怕以后房子赁出去,也能用上。

其实招儿想得是,若是他们不在京城,房子给陈坚兄妹二人住。

陈家就这兄妹二人两个,陈坚虽是考中了状元,可每个月也不过只有几两银子的俸禄,养家糊口也就将将够,买宅子恐怕还欠缺点儿。

不过这话她没说,打算临走前就托陈家兄妹俩照应一下,这样一来也能全了彼此的面子。

可她不说,不代表薛庭儴没看出来,心里更是感叹招儿的细心体贴。

接下来的日子,毛家林家那边忙着,这一对爹娘就带着小弘儿满京城的转着。一来买东西,二来就当游玩了,如今天气正好,正适合外出踏青。

弘儿还不会走路,也就只能让爹娘扶着迈几步,幸亏这趟招儿把专门用来背孩子的背篓带出来了,不然光指着人抱,可要累得不轻。

背篓是用竹藤编制而成,在编之前进行过处理,编出来的背篓既有形,又不会太硬硌着孩子。整体淡黄色,上头口粗,下面口细,里面垫上褥子,孩子在里头想坐就坐,想站就站。

本来招儿怕薛庭儴背不动,打算自己来的,可惜薛庭儴坚持不让,还说自己堂堂一介大丈夫,两手空空,倒是让媳妇背着孩子,那像个什么。

于是最近京城街头上最近经常能见到这样一副场景,一个身穿青袍的年轻书生,背后背着个装着孩子的背篓。那小童长得雪白可爱,眉眼和书生十分相像,旁边跟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媳妇。

一家三口长相俱是不俗,一看就知道是一家人。

第128章 第128章

==第一百二十七翮==

恩科; 也就是逢朝廷庆典; 特别增开的科试。

与正科并无两样,但不受三年一试的限制。消息是林邈从翰林院带回来的,虽是还没有圣旨颁布; 但消息应该无误。这么一来; 现在要不要回去就值得酌量了。

从京城到山西,走最快也得一个半月; 等回到山西也就是七月。乡试在八月; 李大田回到家,再绕道去太原参加乡试,时间根本来不及。

更不用说薛庭儴了; 会试在明年二月,也就是说他腊月就要提前动身来京城; 在家里根本待不了多少日子; 还要来回奔波,实在犯不上如此折腾。

薛庭儴和李大田两人商量了一下,就决定留在京城不走了。

顺天府的乡试是各省的士子都可来考; 所以李大田留在京中考乡试也可。唯独就是一点; 因为顺天府的乡试是不拘籍贯,前来赴考的士子也比其他处要多很多,竞争也是异常惨烈。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 李大田若是在山西能考上; 到了顺天府就不一定能考上。

不过李大田向来是个乐天的性子; 倒也不在乎这点; 若是这次考不上,大不了再赶明年八月的乡试就是,反正这两年科试不断,权当是练手了。

事情定下来,两人就静下心来读书并等待。

并未让他们等太久,没过了几日,上面颁下圣旨了,果然开了恩科。

每次开恩科的时候,就是全国士子欢庆的日子。说起来三年一试时间并不久,可对于一年一年熬下来的士子们,多加一次恩科,就是多了一次机会。

连京城这样的地方都震动了,各地可想而知。

不过毛家人还是要回去的,家里还有生意要照顾,而周郴这次本就是押镖而来,家中还有父母,自是不能在外面多留。薛庭儴、李大田俱都写了书信,拖周郴带回去,招儿也写了好几封,有给姐姐招娣的,还有给薛青槐和高升他们的。

按下这些琐事不提,薛庭儴他们就此住了下来。

每日读读书、写写文章、练练字,又有佳人陪在身旁,日子过得自然是给了神仙都不换。

就在三个男人都忙着用功的同时,招儿和薛桃儿及林嫣然三个小妇人也忙了起来。这事还是招儿提议的,她想做点小买卖贴补一下生计。

对此,薛桃儿和林嫣然虽是有些无措,但也是愿意的。当了家才知柴米油盐贵,两家都算不得多富裕,自然想多少能给家里贴补一些。

招儿的想法是从她家临着街边小花园的围墙上开个口,然后在那里搭一间房子做个小铺子。到时候做点小买卖啥的,怎么都是一笔进项。

这想法当初买这房子的时候就有了,这也是她为何愿意多掏五十两银子的主要原因。

事情定下来,招儿就去找人拆院墙,这事光指着她不行,还得毛八斗帮忙,毛八斗帮着找了工匠,也就三四天的功夫,从井儿胡同到西花儿市大街南侧的手帕胡同的拐角处就多了一间小铺子。

门脸不大,也就两米多宽,里面倒比门脸大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