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心里默默祈祷,为那些将死的灵魂说一声“对不起”。江南之战尤以江苏最为难打,拥有20万兵力的第1方面军要面对50万大明正规军和近200万支持大明的老百姓,虽然装备上我方占据着绝对优势,但综合实力上大明并不比我方弱上多少。
双方在淮阴、涟水、滨海一线对峙,第1方面军寸步难行,本就不多的兵力既要留守连云港,保证造船的继续进行,又要面对从安徽穿插过来的大明援军。此时第2方面军王志新所部20万大军陈兵武汉,第3方面军马守亮兵团10万大军占据宜昌,而最据有传奇色彩的第4方面军王振学所部竟然让人难以想象的占领了岳阳。
北方中华帝国的军队与南方大明的军队在长江一线犬牙交错,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最后的准备。帝国为应付渡江战役,从后方抽掉22个警备师,正源源不断的向长江北岸聚拢,大战双方各自拥兵百万,不过不管谁胜谁负,有一样是肯定的,那就是都将血流成河。
11月3日,由大连、烟台造船厂制造的300多艘大型战船带领3000多艘小型船只驶入青岛港,而青岛和连云港所造的战船共计100余艘,在征调了北部沿海地区近千艘渔船的情况下也纷纷来到连云港。
至此加上武汉、宜昌一线帝国收编的民船已超万艘,真可谓万船齐发,只等号角来临。11月5日至11月9日北方援军基本到达指定位置,前线的物资储备也足够应付这一场大仗。
渡江作战,这是一场战役,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点,中国的内战决不能再拖下去,全国的统一是势在必行。11月10日夜,战时前指在徐州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总攻时间定于11月18日零震一点,最迟不超过20日,各方面军必须做好一切战前准备,尤其第1炮兵师以及其它炮兵部队,必须提供有效的火力掩护。
刘爽走进了前线指挥部,他兴奋的样子让我感觉一定是有好事发生。刘爽激动的说道:“元首,天大的好消息,您看!”说完把一份电报放在我的面前,我还没看电报的内容,但电报的边角上“绝密”这两红色小字让人就不得不对它进行重视。
我放下手头的工作,浏览了一下这封电报,我霍然而起再也压抑不住心里的激动,我一拍桌子:“真是太好啦!刘爽,赶快给总理发电,让这支部队立刻赶赴前线,在战斗中检验它的实用性。”
刘爽建议道:“他們刚刚组建就投入战斗,我担心会出很多问题,而且他們的装备太少,这样仓促应战,会不会有些草率。”我一下打住刘爽的话:“他們的装备足够啦!让他們在战斗中成长起来吧!”刘爽记下我的命令,然后向我身边凑了过来,他小声说道:“‘眩晕行动’是否可以进行?”
我听到眩晕两个字身体就是一振,我慢慢瞪大了眼睛,好像已经看到预想到的局面即将发生,我点点头:“可以进行,不过一定要保证行动的成功性!”刘爽两脚一碰得意的说道:“元首您就放心好了,眩晕计划我已经策划了一年,没有必胜的把握,我也对不起您提供给我的大把大把的帝国币!”
究竟眩晕计划的内容是什么,对整个渡江战役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现在还不为人知。此时南京城下***辉辉,50万大明正规军在加上60多万普通百姓组成的预备队,把整个南京拱卫在当中,一道道防线绵延数十里,真可谓固若金汤。
南京以镇江、丹阳为依托相互支援,大明水师驻扎在仪征、镇江两地,扼守长江水道,妄图阻止中华帝国战船由下游开来。为了能使如此庞大的舰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拔掉仪征、镇江这两颗钉在长江咽喉上的钉子是船载炮兵的首要任务。
近400艘大型战船完全按照大本营的要求制造,船长120米,宽8米,分上下两层以两台蒸汽机为动力,虽然船内构架仍以木质为主,但外面罩以铁甲,相信战场生存能力定会有所提高,而船头船尾那五门由80炮改装的舰炮,虽然过于难看,但至少为整艘战船提高了不小的火力打击能力,战船两弦各设8挺56式机枪,也将成为敌人的恶梦。
南京,大明王府。“朱元璋”端坐在大殿之上,台阶之下并列着文武百官,众人无不面带愁容,徐达从武班走出向大殿之上叩首:“主公,束手待毙可不是上策,这样下去大明必败,只有趁民匪立足未稳,主动出击,方可打乱敌方阵脚,为我方创造有利战机……”
徐达还想往下说,坐在朱元璋旁边的马皇后重重的哼了一声:“住嘴!依徐将军所言,难不成我大明就一定败亡吗,以静治动,等待我军全部换装,再图战机这才是上策!”
徐达脸涨得通红,向文班里的刘伯温投去求助的目光,刘伯温扭扭头,微闭双眼,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徐达咽了一口气,一拱手退回自己的位置。朱元璋坐在那里不动不哼,只有马皇后一个劲的涛涛不绝:“刘军师!”刘伯温身子颤了一下,赶快出班见礼:“皇后有何吩咐?”
马皇后未说话之前,先向刘伯温递了一个柔情似水的眼神。刘伯温一低头,不敢去接受马皇后眼神中的会意,只听马皇后说道:“军师,京城附近虽然有百万大明将士守护,但本宫觉得这还远远不够,为保明王安全,保京都不失,军师速速责成江西、贵州、湖北三省的军队赶赴京城勒王护驾。”
刘伯温心里一紧心想:“这三省的守军正与民匪隔江对峙,要是这么一撤,后果不堪设想!”还没等刘伯温做出表示,徐达再也忍耐不住,紧走两步来到台殿阶之上。徐达目光矍铄的看着朱元璋:“主公,您到是说句话啊!三省的守军绝不能撤,只要主公亲临前线,将士們无不用命,民匪有何惧哉!”
朱元璋终于张了嘴,不过说起话来略显底气不足:“本王最近身体欠佳,兄弟呀妳就听皇后的吧!”虽然朱元璋的话不温不火,但让徐达好像感觉万丈高楼一步踏空一样。马皇后在一旁说道:“叔叔,没听到明王的话吗,还不下去!”
第六卷第十二章偷龙转凤
更新时间2006…5…1020:53:00字数:0
刘伯温急忙将徐达拉了下来,表示一切都按皇后的意思去办,马皇后又吩咐了一些锁碎的事情,然后宣布退朝。刚出大殿,徐达一把拉住刘伯温:“军师,妳没发现主公他……”
刘伯温向徐达使了个眼色,这时一个身穿一品官服的中年人笑嘻嘻的走了过来,此人向刘徐二人一抱拳,刘伯温故做惶恐:“李军师,怎么如此多礼,太见外了。”李可漂也不答话,只是微笑的不住抚摸自己腮下的胡须,徐达沉不住气问道:“李可漂,妳这个随风倒的家伙,有话快说,别耽误我們的时间!”
李可漂压低了声音说道:“徐元帅,我李可漂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不过我的心可是一直向着大明的,我相信您是一时转不过这个弯来,本来圣倦正隆的您,如今却……”李可漂哈哈大笑起来,徐达气得直打哆嗦,身上的甲叶哗哗直响。
李可漂收住笑声说道:“李某人的眼睛可不揉沙子,我送两位一句话‘王是王,王非王;后是后,后非后!’”说完李可漂轻抖袍袖迈着方步消失在人群当中。刘伯温和徐达对视了一下,各自骑马的骑马,上轿的上轿,回往自己的府邸。
天刚一入夜,徐达再次来到刘府,两人在书房秘密交谈,徐达问道:“军师,妳看今天李可漂是不是有点反常,好像话里有话?”刘伯温皱着眉头,嘴里念着李可漂走时所说的话:“王是王,王非王;后是后,后非后!”他突然灵台一阵清明,好像明白了一切,不过很快他又面色沉重,十分悲观。
徐达急切的问道:“军师,您这是……”刘伯温不住的叹气:“徐将军,难道今天在大殿上您没发现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