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易经杂说pdf电子版 > 第14部分(第1页)

第14部分(第1页)

一大疑。”人类的问题,生与死是一个大问题。人为什么生?生了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衰老?为什么一定会死?人类是很可怜的,人生下来,读书求学,学问到了最高处,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人的脑力、思想的功能,最发达的时候在五六十岁,真正成熟,可是成熟了也完了,像苹果一样,落地了,这也是《易经》终的法则:“原始反终”。世界各国对于生死问题,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离苦得乐。不但人类,凡是世界上的生物,都是希望脱离痛苦而得到快乐。但是人类同一切生命得到快乐没有?没有得到,因为生了一定有死,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在宗教文化里,把生死问题当成一个宗教。研究宗教哲学,每个宗教都承认死后还有生命,不过每个宗教却在为观光旅馆拉人。耶稣开个观光旅馆叫“天堂”,请人到天堂里来,招待周到,一切设备完全,价廉物美。佛教开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不过佛教本钱大,开的家数多,下地狱有地藏王菩萨在等着;既不上天亦不下地狱的,再生又有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万一向东方去,又有东方药师如来;它四面八方都准备好了,这个生意做得特别大。但不管如何?生死还是问题。而我们的文化,《论语》里记载子路曾经问起过,孔子答复得很简单:“不知生,焉知死。”所以人类的文化到今天不管发达到如何程度,生死问题仍没有解决。中国人也有个结论,所谓“生者寄也”,活在世界上,像住旅馆一样,活一百岁,不过暂住一百年,没有什么可怕,活到最后一天,真正地退休了,移交都不必办。人生就是这么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在中国来讲,就是“原始反终”。生命来了像早晨一样都起来了,死了像到晚上,都休息了,如同他的开始,回去了又是回到那个地方,死没有什么可怕。“故知死生之说”,死生的道理就是这样。以《易》来说,乾,我们生下来就同乾卦一样,一爻代表十年,六十年作阶段,六爻一变,成为坤卦,再变又是阳爻开始,阳极阴生,阴极又阳生,那么死了又有什么可怕!在学理来讲,对于生死问题,我们中国的文化最伟大了,不必要宗教的那一套。

这是讲生死的现象,下面一个问题来了,有没有鬼神、灵魂的存在?这不是物质的,不是唯心亦不是唯物。外国人现在对灵魂的研究有一个名称叫“超电磁波”,超越了现代物理科学的范围,原子、电子、核子都不能了解它的,这就叫灵魂。在我们是认为有的,但它是“精气为物”,心物一元的。什么是精?什么是气?如何构成物质方面的东西?“游魂为变”,物质以外,我们的身体是物,宇宙中这个物理世界都是物。可是唯物学家,认为世界一切唯物,还有另一半,他只认出了一面,没有搞清楚。他们把精神,也向唯物方面拉。西方哲学中有认为一切都是唯心的,也只认了一半。“一切唯心造”拿不出证据,科学讲证据,可是“精气为物”讲物质的道理,“游魂为变”讲精神的道理,这几句话又产生一个大问题了。这里承认有鬼神,这个鬼神是心物一元的功能残余力量所形成,所以晓得鬼与神,鬼是鬼,神是神,以道德为标准分为两种。何以知道鬼神的现象?孔子提出证明,鬼与神都有,可是我们的这位老师,他只告诉我们原则。《易经》有那么大的学问,包罗万象,至于怎么样有鬼神,他没有讲。他大概来不及写稿子了,还是要我们自己去摸。

这里说的精与气是什么?道家就偏重这方面,所以我常说,只有中国的道家有这个本事。研究世界文化,都只教大家死了不要怕,到一个观光旅馆——一天堂、极乐世界去住。只有中国人想出这个办法,可以活几千年,就是神仙,就是这个生命可以活着修到长生不死。不管有没有人曾经做到,但查查世界文化,没有一个国家的文化,敢于叫出这个口号来,只有我们中华民族敢于这样叫,人可以修到长生不死。但不是盲目地叫,所根据的道理,是这个生命,我们的肉体存在,是靠有三样东西:精、气、神。所谓长生不死之药,不是一般的药物,道家所谓“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是《黄庭经》中的话,欲想祛病延年,无病无痛,达到长生不老,需要服药,这药不靠外来,自己身上有药——精、气、神。什么是神?譬如我们说“某人眼神很好”。眼神是个抽象名词,是描述不出来的,现代医学不承认的,所谓“元神”他们说是鬼话,只说体力很好,说是“力”。但科学家的说法也有问题,“力”又是什么呢?是电子或原子?但是大家一听科学名词,就被唬住了。其实科学名词最后还是站不住脚,答不出来。精也是答不出来的,普通以女性的卵子,男性的精虫当作精。这里所说的精,是又抽象又具体的,以现代的话来说,勉强的比方,精等于能,生命的能。譬如人在跌倒时,就原来跌倒的姿势,在地上稍停一下,一点都不要动,静一下以后,慢慢起来,不会受伤,因为稍稍静一下,生命的本能就恢复了,便不会受伤,否则本能没有恢复,用力挣扎起来便受伤。还有跌倒时,用两手撑地,也容易受伤,因为跌下去有那么重的力量,欲想撑回来,加上反抗的力量,一相撞击,就在这时受伤,听其自然躺下去,反不受伤,这就是身体生命本能的作用。至于“气”,比方是电,过去气字写作“炁”。道家称之为无火是气,火代表阳,无火之炁,精与气是一阴一阳,具体为阴,无体为阳,阴阳结合成物。那么我们这个身体以外的生命能,只好借别家的学问来解释,就是佛家对人的身体叫作正报。这个物质世界,如山河大地,乃至房屋桌椅等等物质,名为依报,附属的意思。这方面学问,佛家精到得很,依报又分为动、植、矿等等,以现代科学名词说即声、光、电、化等等,是有生而无命的。如佛家的吃素是无荤,连大蒜、葱等等刺激性的,产生荷尔蒙使性欲容易冲动的都是荤,都不吃。不吃肉是不杀生。佛学告诉我们,现代科学也证明,一切植物乃至泥土,是有生而无命。命是有灵性、有感情、有思想,有感觉是命。生命是生与命两个东西的结合,精气为物是生不是命。体能健壮的人脑子思想一定比较差,而爱思想、智慧高的人,身体一定多病。孔子所讲的还是大原则。他所讲的《易经》包涵有那么多东西,所以我们摸了半天《易经》,不要说通神,连鬼都通不了。

上面讲了《易经》的学问,归纳出来,大概的三个重点,实际上如作详细的分类还不止这三个重点,总结一句话,就是“弥纶天地之道”,包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大原理。

乐天知命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下来这一个小段说,《易经》这个法则与天地相似。天地就是宇宙、太阳、月亮的运行,有一个固定的法则,不能变。春、夏、秋、冬、白昼、夜晚、南极、北极,一切变化的法则都是固定的。而《易经》学问的原则也相似,真理的准确同宇宙的法则一样的固定,所以人类提出来的任何学问,都不能违反《易经》所提出来的法则,超不出《易经》的范围,不管人类任何学问,人类如何伟大。比如人类今日到达了月球,也只到达了月球,并没有超出宇宙,月球、太阳,都在宇宙的范围之内,而《易经》的学问,就有宇宙这样伟大,所以,没有办法违背。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这里说了,为什么我们要懂得《易经》这个学问?因为懂了以后,才能“知周万物”。知即智——智慧充满了,对万事万物的大原理无有不懂,然后“道济天下”,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做官也好,随便做哪一行职业,都可以达到救世救人的目的,因此不会有错误了。在《论语》上看到孔子的感叹,他在四十九、五十岁的时候,才开始读《易经》,而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假如上天多给我活长久一点去学《易经》,可能达到没有错误。故以他的立场来说,人生的修养必须要学《易经》,才能智慧周乎万物,不致发生错误,也和无违的道理一样。如果欲济世救人,就要很大的学问,大学问的原则,就在《易经》,懂了《易经》才能济世救人,因为任何学问,没有超过《易经》的。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旁行是什么?研究易数时说过,就是旁通,也是错综复杂的“错卦”,如乾卦的三爻动了,就会成天泽履卦,等于大家坐在这里,只要其中任何一个人动了,都会影响每一个人互相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旁通,也是旁行。宇宙万事万物,不能永恒不变的,有纵的关系,还有横的关系,但旁行不流,流是散的意思。它是有规律的,不会散开,能旁行不流,对人生的生命非常清楚。乐天知命,知道自己,也知道天命,永远是乐观的人生。我曾告诉佛教界的人,一切宗教都是悲观的,尤其佛家的大慈大悲是讲悲的,只有中国儒家讲乐。像《论语》上几乎没有悲字,都是乐。有一本明朝的笔记,曾经统计过《论语》上都是乐字,而不谈悲,这也是中国文化不同的地方。谈生命只谈生的这一头,不谈死的那一头。人多半是悲观的,本来生命是很可怜的,以另一个角度看是很令人悲观,但以《易经》的角度看生命,是乐天知命,很乐观的,没有忧愁。所以人欲达到真正的乐观,只有从观念中懂了《易经》的法则。

安土敦仁

“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先解释“安土”,一般而言,中国自大禹治水以后,步人农业社会,所以过去在历史上经常看到“安土重迁”四个字,对于家乡都很喜欢,重视迁移,不肯搬动播迁,这是中国文化安土重迁的思想。假如有一个儿孙,要迁住到另外一个地方,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今日社会的观念,恰恰相反,以不安土、流动为好,这就是交通、经济发达的现象。如以现代的观念看安土,则是旧文化,没有进步。另一个观念看安土,以五行来解释,土者中央也,土是中心,人要有中心思想,这在文字来解释是很通,但太生了。又有一说,地球有一个中心地点,有中心的立场,然后人生的修养走仁道,以仁修养,才能爱人、爱物,如果没有中心,而说能爱人、爱物,这是做不到的。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

无方而易无体。”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这是一个观念;“曲成万物而不遗”,这又是一个观念;“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又是一个观念;“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是一个大结论了,很重要的。研究易学要知道这是正统的孔子思想,也是《易经》正统的道理。

化生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范围”的意义和弥纶差不多。中国文化非常重视文字艺术,一个呆板的观念,在文字上艺术化,用同义字,以不同的文字艺术来表达。这里范围比弥纶在形态上小一点,弥论的含意深远得多。这句话是说《易经》的学问包括了天地宇宙的“化”,中国文化认为天地宇宙一切万有都是“化”成的,生命是由变化而来,所以中国道家的名词“造化”,后来变成运气不好为造化不好。实际上“造化”的“造”,如宗教家说的主宰。“化”,生命在宇宙一切都是变化的,所以我们中国人把生死看得很平淡。人死了叫作“物化”,生死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物理自己的变化。有生自然有衰老,有衰老自然有死亡,死亡以后再来,物化而已。《易经》的道理,循环往复,在佛教为轮回,在文学上的描述为“羽化而登天”,等于化成飞鸟。如我们古籍中的沙鹿,道家古书上说是海边的鲨鱼化的,现代的自然科学对这事不承认。我相信现代科学,也喜爱我国古代的文化,像道家谭峭著的《化书》就是这样说的。比如香菇,他说是化生的,树烂了种子下去,另外出一个生命,是化生,细菌培养的是化生,万物都是细菌化生,但把化生这个名词翻过来说成生化,大家相信了,认为是科学。这个“化”字包括了很多意义,包括了现代化学、物理的各种科学,所以孔子说《易经》包涵了天地宇宙万物的变化,都逃不过《易经》的原则,什么学问都包进去了。

曲则全

“曲成万物而不遗”。注意这个“曲”字,是非常妙的,老子有一句话“曲则全”,有人说读了《老子》会变成谋略家、阴谋家,很厉害。因为老子告诉我们不要走直路,走弯路才能全,处理事情转个弯就成功了。如小孩玩火,直接责骂干涉,小孩跑了,但用方法转一个弯,拿一个玩具给他,便不玩火了,这是曲则全。老子这个“曲”字的原则,即是从《易经》这里来的,孔子也发现这个道理。因为研究《易经》就知道宇宙的法则没有直线的,现代科学也证明,到了太空的轨道也是打圆圈的,所以万物的成长,都是走曲线的。人懂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人生大直了没有办法,要转个弯才成。现在讲美也讲求曲线,万事万物,都没有离开这个原则。

怎么睡着的?怎么醒来的?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昼夜就是阴阳,明白了白天黑夜的道理,就知道了《易经》的大学问。真研究起来,昼夜的道理就难懂了。我常问学禅打坐的人,活了五六十岁,知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着的?又是怎么醒来的?的确不知道,如果答复得出来,这个人就懂了道。又如禅宗讲的“本来面目”,从来没有人自己看到,镜中照出来的也是反面的,不是本来的,尽管学问多么好,如何看见自己面孔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为何失眠?中国的医理说由于心肾不交,心脏血液的循环不正常,肾……肾气,人体腰下包括肾脏及荷尔蒙系统,不相通就失眠,相交就睡着了。现代医学又说氧气不够就打哈欠,足了就醒来,但都不能解释这个问题,如何睡着或醒来还是不知道,所以昼夜的问题还是一个大问题。再看生物世界,夜间活动的生物很多,活动得亦更厉害,尤其到了山野间就会知道这一现象。有许许多多的禽、兽、昆虫,从未见过的生物,在夜间开始活动了。他们的生命,不要白光,喜欢黑光,从这一点看可见昼夜问题非常大。要把这些道理都懂了,才会知道阴阳的功能,才是学《易经》入门了,所以要好学,才能渊博,要深思,不深思便成书呆子。

神无方易无体

“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个神不是宗教的神,是中国文化的神。我们的原始文化中,生命的主宰,宇宙的主宰没有宗教性的观念,对天人合一的那个东西叫作神,西方哲学称作宇宙万物的“本体”,亦是功能。神无方的方,古文亦称“方所”,就是方位,无方就是没有位置,无所在,也无所不在。“神无方”就是宇宙生命主宰的功能无所在,也无所不在。同《易经》变化法则一样,周流不拘,并不在某一点上,研究《易经》最重要的是在此。基本上如乾卦“一爻初动”,这动从哪里来?答案是“神无方”。“而易无体”,所谓本体,是个抽象名词,是无体之体,无为之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