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小城旧事结局 > 第15部分(第2页)

第15部分(第2页)

迪迪几

应该属于烟花爆竹一类吧?样子,像加长加粗的爆竹的点火引线,又像是缩微的细长的烟花。大约一尺长,筷子般粗细,软绵绵的纸卷着黑呼呼的火药。天黑时,点燃,高高举起,小跑,一路飘起一缕一缕的星星点点的火团,煞是好看。而且,又是烟花爆竹中最便宜的,大约一分钱三五支,一角钱可以买到几十支,足够一个晚上消遣的了。

它的名称,叫得出来,却难以准确地写出来。音译应该是“迪迪几”吧?“迪迪”是它燃烧时发出的细小而连续不断的声音;“几”则是炮竹的“药捻子”的意思。“迪迪几”就是在燃烧时发出细小而连续不断的迪迪声的爆竹的捻子似的东西。

那时,本地有个俗语,叫“门后搁不住迪迪几”。意思是有了好东西,存不住,总是提前拿出来。比如,中秋节分到月饼,说好了要到晚上月姥姥升起来时吃,可是每到那时,我们却早已吃完了。比如,分到一张电影票,母亲暗地里给了我,我却忍不住拿出来炫耀,结果大家都争着要看,争来争去,争得你哭我嚎,最后只好收回票,给了邻居。母亲这时就会又好气又好笑地说:“真是门后搁不住‘迪迪凡’!”当然,这话的本意是,买了“迪迪几”后,先藏在门后(门后历来是藏东西的好地方),等到晚上拿出来燃放。可是小孩子总是时不时跑到门后,拿出一根来燃放,而且是越放越想放,于是,一会一支,一会一支,等不到天黑,一把“迪迪几”就燃放完了。

即使在烟花爆竹中是最便宜的,最低等的,那时也还是买不起。盼星星盼月亮盼到手里的压岁钱,也就是五角一块的,又要买成挂的爆竹,又要买小零食吃,轮到买“迪迪几”,也就只能买上个一把两把的,但“门后搁不住迪迪几”,三下五下就放完了。放完了怎么办?从春节到元宵节这段时间可是够长的,只能自力更生了。工艺复杂的爆竹是做不来的,“迪迪几”却简单,不过就是一张纸卷着点黑呼呼的粉墨吗!

先是把“迪迪几”剥开来研究它的构造,又问卖“迪迪几”的人,那黑药是什么东西,然后便付诸行动。

偷来家里的大盐粒,用石块碾成极细的粉末,又溜到人家的锅屋里,刮铁锅底下的烟灰。为了增加火力,再从家里偷出几根火柴,把火柴头碾碎了,和其他几样东西掺合在一起,混合成火药,用软纸卷成细长条,一支“迪迪几”就做成了。一般来讲,由于纸质和火药成份差强人意,那土制的“迪迪几”不是突然熄火,就是突然燃成了明火,三下两下就烧完了,仿制品终究敌不过原装正品。有时还会做成巨型“迪迪几”,一米长,大拇指粗,熊熊燃烧起来,非常壮观,犹如火矩一般。只是有时不小心,让散飘下来的火星星烧在了棉衣上,一烧一个洞。回到家里,算上偷大盐粒和火柴的旧帐,免不了挨上一顿臭哭或痛打。

打锅饼

小时候,我们把锅饼叫朝排,因为它的样子像极了古装戏里上朝官员手里拿的笏版——长方型,微曲,几条凹道像写在笏版上的公文。吃的时候,双手握着捧在胸前,真像官员上朝呢。

十岁之前,记忆中只吃过一次朝排。那是乡下亲戚当点心送来的。白白的,软软的,长长的,香香的,特别是饼上的芝麻粒,简直香透了牙齿。我们那时的面食,都是自己做的馒头、大饼和煎饼,再不,就是托邻居烙的徐州单饼,一面焦黄一面松软的朝排,自己不会做,街上也没人做。实在想不出,哪儿会有人打朝排,朝排又是专门打给什么样的人吃的。直到*中,市场乱的没人管时,才见到有乡下人挎着柳编的大篮子,走街串巷,偷偷摸摸卖朝排,据大人说,这些人都是县城附近的农村人,打朝排是祖传的手艺,打出的朝排比店里卖的点心还好吃呢!想来那朝排一定很贵,要不家里为什么从来不买吃呢?

十岁时,*开始,不要上学了,父母都成了小小走资派,不断参加各种学习班,参加各种批斗会,很少在家,于是做饭的事,就落到我们身上。

熬米汤、煮米饭,简单,复杂的是面食。在平底锅里烙葱油饼,拨面鱼儿,蒸馒头,都还简单易学,而且做长了,吃长了,也腻歪,就想标新立异。于是有人发明了打锅饼——因为朝排是古代官员用的,属应打倒的封资修一套,所以就叫它“锅饼”。虽然锅饼听起来,远不如朝排好听,但更贴切。

家常锅饼是这样打的:将一只旧洗脸盆的底砸掉,放在火炉子上,上面盖上一个烙单饼的小平底锅,或和脸盆一样大小的小鏊子。将面团拉长拉薄切成长方块,用手指在中间压上三道浅沟,然后抹点水或者猪油,先放在平底锅上烙熟其中的一面,再将熟的一面贴在脸盆壁上,盖上锅,很快另一面就被烤熟了。

没多久,我们就学会了打锅饼,我们常常是边打锅饼边吃,吃时又在锅饼里抹上猪油撒上盐粒子,香喷喷得赛过世上所有的美食。父母吃着我们打的锅饼,总是赞不绝口。

因为简便易学,器具又是现成的,所以这种打锅饼法很快在县城里普及开来,算是当年运河街上家庭饮食上的一场革命吧?

过了几年,又出现了夹子饼,即用铁制的模具,将面团夹在其中,放在火炉上两面翻烤,烤出来的饼更好吃,也更好看。据说这种夹子饼,是铁路上的人从连云港那边学来的,开始时,夹子极少,要到处借,后来市场上就有人卖夹子了。因为夹出来的饼有好看的花纹,我们又叫它“花饼”。

改革开放后,市场放开,街上一下子出来无数的锅饼摊,人们很少自己在家做干面食了,而锅饼一吃又是几十年,直到今天,还是人们钟爱的主食。前几天,放假回来的女儿还特别叮嘱我,晚饭不要买煎饼,要买锅饼,热的。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一日星期五上午10时41分 。。

六十年代初,县城里的居民大都还用煤油灯。那种极好看的亚葫芦形状的玻璃煤油灯,极少有人买的起,马灯已是奢侈品,汽灯简直就是稀世珍宝了。大多数的人家,用的都是自制的煤油灯。盛灯油的瓶子,五花八门,甚至还有用泥涅的,最常见的,当数小小的墨水瓶,外加一个铜钱,铜钱的方孔里再插上一个绵纸的捻子,一个小巧耐用的煤油灯就制成了。

关于煤油灯的最早的深刻记忆,是到街里的供销社打洋油——洋油就是煤油,那时许多物品都冠以洋字,什么洋油,洋火,洋车子,洋镐……因为这些不起眼的物品,中国人自己造不来,都是洋人的厂子造出来的。打洋油的瓶子是酒瓶子,瓶盖子是纸塞子,

六十年代中期,居民用上了电灯。几十家,一个电表,每家不论几间屋,都是一盏十五瓦的灯泡,高高的悬在屋梁上,虽然很是昏暗,却还是比煤油灯强上许多倍。因为一个表订价,电费就由几十家平摊,大家轮流交电费。为了公平起见,大家规定天黑才开电表。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天已黑,却没开电表,我站在凳子上合上了闸刀。不久就听外面乱嚷嚷,原来有人正修电灯,被我拉闸刀给电了一下,从凳子上摔了下来。后来,有人换大灯泡,采取用纸条封住灯头,还有人多拉灯泡,就轮流派人夜里检查。为此,街坊里打打闹闹了不知多少次。后来,大电表分成了五六人一户的小表,再后来,一家一表,才了却了无味的争吵。

作者题外话:电表分成了五六人一户的小表,再后来,一家一表,才了却了无味的争吵。。 最好的txt下载网

黑风口

西立交桥朝东100米左右的地段,旧时叫黑风口。没建立交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