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上他有科技晶石,没有人能够在这方面掣肘他,但是在国家治理的精神层面他则需要儒家来辅助,毕竟相对于科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同样重要。
来自后世,他深深明白一个国家崛起于野蛮,而毁灭于圣母,从古至今无论是人类还是国家奉行的一直是丛林法则,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
“既然如此,看来朕要见见他们了,现在也该让新儒学在大渝国推广开来,否则愚昧会一直给国家的发展拖后腿。”
“那么臣回去便通知二人觐见。”庞玉坤拱了躬身,告了辞便回去了。
望着庞玉坤离去的身影,萧铭若有所思,科技和思想是建设的国家的两块基石,对他来说科技不过是丰富了国家的物产和武装了军队,但是思想才是保证一个国家稳定的根本,否则再多的武器也不过给他人做嫁衣。
现在科技方面没有问题,但是思想建设还很落后,这也是他非常注重和儒家合作的根本原因,因为千年来的传承让儒家在大渝国每个人的心中都根深蒂固,形象一点说,大渝国的儒家相当于另外一个晶石,不过这个晶石传递的不是科技而是不同的思想。
如今蛮族被驱赶到草原上,大渝国北方渐渐稳定下来,接下来就是一统全国,进入殖民时代。
他不想此时这个国家的文人圣母病发作,再拿一些对外征伐不道德,要以仁德感化异族的说法来恶心他。
也不乐意见到地震,洪涝这类的事情被说成是他这个皇帝有失天德。
如此想着,不一会儿庞玉坤去而复返,两个衣冠规整的人跟在他的身后。
“曲阜孔怀仁,孔胜泽参见陛下。”
进了御书房,孔怀仁和孔胜泽同时躬身行礼。
萧铭二人出现在御书房门外的时候便一直在打量二人,孔怀仁的年纪大约在四十上下,面色有些发黑,脸圆而稍胖,长着一对细长的眼睛,而孔胜泽则二十岁上下,生的一副好皮囊,比他的父亲俊美许多。
乍看一下,他甚至怀疑这个孔胜泽是隔壁老王的。
“二位儒者请起。”萧铭露出温和的笑容,显得人畜无害,他需要试探一番,现在还不是吓唬他们的时候。
“谢皇上。”孔怀仁父子这时才敢看向萧铭。
在北伐胜利之后他们一直有些提心吊胆,直到葛宜人出现,整个孔府才安定下来,接着他们立刻前往青州,以免触怒龙颜。
而且现在胜负已分,他认定萧铭坐稳了这江山,至于楚王他则一点都不看好,因为在孔府人的眼中,蛮族要比楚王危险许多。
孔家传承千年,看这世间时势的本领还是有的。
彼此打量了一番,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孔怀仁首先开口道:“吾皇万岁,孔某见驾来迟,还望皇上恕罪。”
“衍圣公多虑了,曲阜孔家乃是大渝国的千年世家,朕怎么敢怪罪,倒是朕没有登基之后便前往孔家拜见,有失礼节。”萧铭不咸不淡地说,每代孔家集大成者方被称为衍圣公,这一代的衍圣公便是孔怀仁。
孔怀仁闻言,顿时背后冒起一层冷汗,这葛宜人前往孔家的时候便说了这位皇帝的事情。
和以往的帝王不同,这个皇帝思想独特,难以捉摸,不能以寻常之人待之。
而在孔家期间葛宜人也说了这位帝王的想法,以及新儒学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他初始很愤怒,因为千年以来儒家的思想自成体系,不受君王所左右,只需维护历朝历代的皇家即可,但是这个皇帝将儒学改的太狠。
只是他的愤怒因为葛宜人的劝告而烟消云散,因为葛宜人相当肯定说如果孔府不配合,这位皇帝完全能够做出焚书坑儒,让儒教彻底消失之事。
“皇上所言乃是折煞了孔某,此事是孔府怠慢了皇上,非皇上怠慢了孔府,也是孔某自己愚钝,犯下如此大错,今后孔某再也不敢了,一切只凭皇上吩咐。”
孔胜泽也是面色发白,他二人来到青州数日的时间便感觉到青州的繁荣和强大,如果这位皇帝想要做什么,恐怕真的没有人能够拦住。
延续孔家是每代衍圣公的职责,相对于改变一些儒学思想,存活下去才最重要,所以,左右衡量之下,他们最终接受了葛宜人的建议。
“皇上,大渝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革,是孔府忽视了这点,反倒是成了井底之蛙,为了想皇上之所想,某愿意前往青州大学,称为一名普通的学员,将来为皇上分忧。”孔胜泽紧张地说道。
庞玉坤闻言大喜,他看向萧铭,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如果未来的衍圣公能在青州大学学习,这便是儒教世俗化的一个标志**件。
从此儒生再无清高之理由。
第八百四十六章 军用罐头
御书房外的天空晴朗一片,蔚来如同宝石。
萧铭心中的阴霾渐渐化开,不得不说孔家二人的态度很合他的胃口,不过话说的漂亮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如何履行承诺。
起身走到二人面前,他说道:“既然是葛宜人将你们请来的,朕想要什么你们想必是清楚的,只要你们照做即可,至于做的如何朕会一直盯着。”
说话的时候,萧铭直视孔怀仁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