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些日语谚语给女人的鼻子赋予了另外一层熟悉的含义:鼻子可以代表女性智力的严重缺陷和智慧的欠缺。但男人的鼻子一般比女人的鼻子大不了多少,这一事实却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女人的思想到鼻尖为止”,这则谚语的意思是说:女人是轻量级的思想者。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女人的智慧只延伸到鼻端。”同样,一则俄语谚语也指出美丽和智力相互排斥:“可爱的小鼻子,空空的小脑袋。”
无论尺寸大小,无论鼻子是否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无人否认鼻子是完整面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碰到一个隐藏强烈报复心的丈夫和一个丈夫眼里叫人难以忍受的悍妇,该如何是好呢?“妻子向丈夫要鼻环,而丈夫却想把妻子的鼻子割掉”,这是一则印度泰卢固语谚语,反映了一种完全缺乏交流的婚姻生活。
最后,鼻子还具有其他意想不到的用途。比如,有多少人试过像缅甸人那样用鼻子接吻的:“哪怕不爱,也勇敢点儿去吻吧;如果办不到,就换口气。”另外一则谚语又热烈地补充道:“也许你觉得不寒而栗,但是嗅嗅恋人的脸颊可以像吮吸嘴唇一样震撼人心。”
一 从头至脚(9)
总的来说,关于耳朵的谚语数量相当有限。有的谚语强调人际交流中的性别差异,再次谈及女人的语言能力。正如一则斯洛文尼亚语谚语所示:“说给男人听的话,一只耳进,一只耳出;说给女人听的话,两只耳朵进,口里出。”
男人和女人的爱情有时与不同的身体部位相联系。“男人用眼爱,女人用耳爱”,这则谚语的意思是说:男人更容易受到女人的容貌而非语言的吸引。这可以说明以下警告的合理性:“择妻用耳不用眼。”男人看重女人的外貌。相比较而言,女性对男性外表的欣赏不甚引人注意。一些谚语表明,女人更容易被男人冠冕堂皇的话而不是被他的长相所吸引,其部分原因是女人在经济上依赖于男人的物质成就。
笔者发现一则从女性角度坦率谈论耳朵的智利谚语:“待在家里的丈夫就像耳朵里的跳蚤。”意思是说:家庭主妇不喜欢配偶待在家里面,令自己心烦意乱;只要丈夫出门,她就是自己的老板,可以自行决定在家里做什么和怎么做。另一则源于犹太背景的库尔德语谚语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待在家里的丈夫就像妻子的牙疼病。”该谚语把我们引向其他身体部位。
【唇口牙舌】
“你是对的。”丈夫对妻子说,“不过没什么两样,闭上你的嘴。”(荷兰弗里斯亚语)
人们认为,女人的嘴唇甜美,富有吸引力。法国人曾说:“女人的唇治愈很多创伤。” 一则阿拉伯语谚语这样盛赞一位嘴唇从未被男人碰过的待嫁姑娘:“除了妈妈,从未有人闻过她的唇。”意思是说:女孩的清誉有保障,但谁又能打保票呢?多么让人受煎熬的问题啊!谚语里从来不乏各种警告,提醒男人接触女性时要注意永远存在的危险:
女人的嘴唇上了蜜糖,可她们的心里满是毒水。(印度孟加拉语)
嘴是玫瑰,舌是刺。(匈牙利语)
不羁的唇,不羁的臀。(英国英语)
不是她的唇美,就是她的性美。(比萨语)
如何确信一个女人真的爱你?一则蒙古语谚语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简单依据:“无爱心的女人嘴唇凉。”
在谚语里女人的嘴和唇不仅涉及爱,而且涉及言谈和吃饭。很多谚语专门讨论女人的嘴。前面提到的那则荷兰语谚语认为好女人没有头,而一则喀麦隆贝蒂语谚语就表示:“女人没有嘴巴。”也就是说,女人不允许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
有几个国家和几种文化明确强调,女人的嘴只是用来吃东西的。“除了吃东西,女人不开口。”(德语、阿尔巴尼亚语)在阿拉伯文化里寡言少语的姑娘属于“温良型”,值得大夸特夸。人们是这样评价沉默的女孩的,“她的嘴只吃东西不说话”,可谓是高度的赞美。然而,为了保险起见,她还需要接受考验。这一回一则来自叙利亚的阿拉伯语谚语建议说:“扯断女人纺的线,看看她嘴里会说出什么来。”如果一个女人经受考验时保持缄口不语,那么,是的,她理应获得逆来顺受、作茧自缚的金奖。有时谚语明确地指出女人在哪些场合有权说话:
没有哪只母鸡可以当着公鸡的面唱歌。(卢旺达语)
有男人说话的地方,女人应该闭上嘴巴。(荷兰语)
本节开篇引用的弗里斯亚语谚语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问题不在于女人对错与否。此类与嘴有关的谚语所传达的主要信息是:女人在讨论中动口有悖规矩,女人亦不该站在男女平等的位置上发表评论或者顶嘴。为防患于未然,人们叫女人保持沉默。或者,如一则卢旺达谚语所说:“没有哪个女人是被叫来说话的。”该谚语的意思是:女人的意见没有分量。有时侯女人不愿对一些事情发表意见,出于策略考虑她们也会引用这样的谚语。
关于女人的牙齿有各种各样的信仰。例如,一则牙买加谚语警告人们说:“女人有牙齿,被女人咬一口是危险的。” 另一则法语谚语则劝慰道:“精心打扮的女人失掉牙齿。”意思是说当她有心取悦于人时不再构成“危险”。厄瓜多尔的盖丘亚人相信,分娩后的女人应该禁口,可怜的人儿:“不吃斋的女人会长蛀牙。”分娩后斋戒是盖丘亚人当中非常流行的风俗,土医师们要求女人这样做,所以人们相信烂牙是违反不成文法规的后果。最后,一则罗马尼亚语谚语再发议论:“女人死了之后才拔掉智齿。”女人在有生之年决不会正常地思维,只好被排除在“严肃的”事情之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 从头至脚(10)
喀麦隆的奎里人发现了婚姻和拔牙的类比性,因为两者都破坏美。但是在和情人打斗时男人的牙齿也可能脱落。为了说明男人有权掌握妻子而无权控制情人,埃塞俄比亚的奥罗莫人套用俗语或韦勒比较语(指狄更斯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中的人物Sam Weller惯用的在有名的引语后加一滑稽语或动作):“‘砍些柴禾来,’男人对妻子说,妻子照办;‘亲亲我,’男人对情人说,情人[一拳]打断他的牙齿。”牙齿也是婚姻协调统一的隐喻。例如,一则奥塞梯语谚语说道:“丈夫和妻子长着同样的牙齿。”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关系法则,大多数社会不允许男人染指他人之妻。刚果的雅卡人就这样说道:“别人的妻子,牙齿的欢悦。”意思是说,你被他人之妻吸引,只是徒劳费神。笔者所接触的一位雅卡人这样评论说:“你只能微笑或者大笑,仅此而已。”
谚语常常警告人们,舌是女人身上一个有力的危险部位。有时人们对女人舌头和言谈的严重程度和危害夸大其辞,正如一则圣卢西亚克里奥尔语谚语所示:“女人的舌头有七公尺长。”女人的舌头的确是人们必须考虑的因素,至少谚语无法回避它。一则摩尔多瓦语谚语感叹道:“女人的舌头短些,丈夫的寿命长些。”另一则来自马格里布地区的谚语说道:“既然妻子的舌头缠绕着脖子,哪个丈夫能和妻子说得清?”事实上该谚语等于承认阿拉伯男人在口才方面居于下风或一败涂地。联系到上面讨论过的“拧脖子”的隐喻,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女人的舌头可起到防止女人脖子被拧弯的作用。换言之,女人的舌头可以保护脖颈,而脖颈喻指女人的身体,亦即那具急需保护的、易受伤害的身躯。然而,至于问题的另一面是什么,在一则爱沙尼亚语谚语中有所体现,“肉质的舌头弄穿骨质的脖子”,表明口才逊色者强壮的脖颈受到社会中体格弱小者唇枪舌剑的威胁。
【肩 臂】
男人应该靠在妻子的肩上哭泣。(爱尔兰语)
关于肩膀的几则稀有谚语所指的事物各不相同。昆都语谚语“肩扛着头”的意思是说:一位领导或一位高层官员需要他人的扶持,或说男人需要两个妻子。人们认为肩是一个可靠的身体部位:“即使谦虚女人的营生不在了,她的双肩还在。”该阿拉伯语谚语被用于鼓励女人再接再厉。之前我们曾在那则奎里谚语中看到,肩这种隐喻说明,妻子应该服从丈夫。无论等级与否,好也罢,坏也罢,夫妻互相维系,好比肩臂,正如这则刚果雅卡语谚语所言:“肩膀不会因手臂有病而跑开。”恰恰相反,在另一则俄语谚语里肩和臂分别表示爱的自由和婚姻的束缚:“爱的双肩上长着翅膀,婚姻的臂弯下夹着双拐。”
从肩到臂,谚语指出女人的臂弯是舒适的所在。谚语免不了用母亲的臂弯表示对子女的抚养和母爱,可谚语中也出现了不少其他女人的臂和妻子的臂。“白天他是个修道士,夜晚躺在我们的臂弯里。”这是一则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语谚语,反映出一种女性的视角。判断一则谚语的视角是否取决于性别并非总是容易的事。以下这则北美谚语可能被男人用做警告,而女人则可能柔情脉脉地甚或自鸣得意地使用它:“荷枪实弹的壮汉变成女人臂弯里的铁灰末。”
谚语常隐含着对女性的恐惧,生怕失去对女人的控制。对他人的感受怎么能有十足的把握,下一步又将发生什么?男女两性当然都要思考这些折磨人的问题。一则卢旺达谚语从男性角度出发反映出男性的这种疑虑:“卑鄙的女人边伸着胳膊给你当枕头,边背叛你。”
焦虑和失望从多方面得到体现。例如,一则摩洛哥犹太语谚语说道:“婚前的姑娘有七条手臂一张嘴,婚后她有七张嘴一条手臂。”怎样才能防止谚语所示的情况发生呢?男人惧怕坠入爱河和投入女人怀抱所导致的后果,这种畏惧想必启发了下面这则北美谚语:“让你躺在臂弯里而不将你控制在手中的女人更迷人。”落入某人的掌心无法脱身对男女两性来说同样可畏。问题是:谁落入谁的掌心?
一 从头至脚(11)
【手与指】
妻子之所以成为妻子是因为[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