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女生手大脚大民间说法 > 第9部分(第2页)

第9部分(第2页)

要把独生女变成奇迹。(西班牙语)

没有女儿的家好比没有热度的炉子。(朝鲜语)

然而,谚语强调,女儿越多,家庭负担越重,一个儿子也没有的家庭更是不堪重负。笔者发现只有一则谚语埋怨儿子构成了经济问题:“有女儿的人有面包,有儿子的人去乞讨。”这则加泰隆语谚语赞美了女儿干家务的能力,尤其是她们干农活的能力。一则北美谚语同样表明,辛勤工作的女儿为家里带来效益:“农夫的运气:小牛犊和女娃娃。”这样一来,女儿出嫁离家越发让人引以为憾,原因如一则南非祖鲁语谚语所述:“婚姻削弱她们[对娘家亲戚]的支持。”这在来自穆斯林社会的谚语里构不成什么问题,因为穆斯林传统不主张女孩从事户外体力劳动,至少属于上层和中产阶级的女人是足不出户的。

【彩礼嫁妆】

女儿多的父亲的蜡烛整夜地燃烧。(拉迪诺语)

彩礼和嫁妆都与婚姻有关,都是社会经济体制中财产交易的一部分。彩礼(或曰聘礼)是由新郎家正式支付给新娘家的财物(金钱、牲畜、或其他礼物,如金属物品),目的是要建立起正式的婚姻关系。然而,新娘本人得不到彩礼(Goody 1973:6)。'36'在交易中新郎家给新娘家下聘礼,而新娘家赋予新郎家一定的、左右新娘的权利。这场交易是为了确保婚后生下的孩子属于父亲的族系,防止新娘家过多地控制新娘,从而使男方少冒离婚的风险,而且如果女方通奸男方可以索求更多的补偿。

相反,嫁妆是支付给新郎家的陪嫁(Goody 1973:6;7)。'37'这就可以解释,本小节开篇的那则拉迪诺语箴言中女儿多的父亲为什么忧心忡忡、夜夜不成眠了。筹办嫁妆意味着家庭成员(即新娘的父亲和兄弟们)不得不做出牺牲,好让家里的女儿获得体面的婚姻。因此,养女儿是笔代价昂贵的买卖。实行嫁妆制的文化把生了多个女儿看成是家庭的悲剧和烦心事,这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屋里]有两只蝎子强过有两个女儿。(马格里布地区及西撒哈拉地区阿拉伯语)

一个女孩有水喝,两个女孩抬水喝,三个女孩没水喝。(美国英语)

一个女儿,好;两个女儿,够;三个女儿,太多;四个女儿和一个妻子加起来,五个对付父亲的魔鬼。(加泰隆语、阿根廷西班牙语)'38'

世界离不开男人和女人,可幸福的人是有儿的父亲,不幸的人是只有女儿的父亲。(希伯来语)

那些女儿多的家庭若想体面地嫁出女儿尤其需要花大力气,才不致倾家荡产。一些女孩子,特别是那些长相不佳的女孩,或许注定找不到如意的丈夫。一则阿拉伯语谚语使用狗这一被视做不洁动物的隐喻,用极为强烈的语气强调说:“女儿多的父亲有找条狗当女婿的危险。”这样的制度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使人们产生了重男轻女的观念。家庭的担忧无法消除,甚而连女儿的夭折也被看成家庭的解脱。一则黎巴嫩谚语这样说道:“女孩之死是幸事,尽管她也许准备好了出嫁。”嫁妆明摆着是穷困家庭的一大问题。在一些文化里父母努力去结堂表亲,以防止肥水流进“外人田”:

娶舅舅的女儿不是为了钱。(突尼斯阿拉伯语)

表哥,我们结婚吧,把嫁妆留在家里。(牙买加英语)

娶你的表妹吧:如果有麻烦也不会牵连到别人家。(毛利语)

。。

一  女孩、女儿及新娘(4)

结堂表亲还有其他的好处:男人了解堂表妹的为人。但另一方面,一则来自马格里布地区的阿拉伯语谚语强调,安排堂表亲事也可能引起家庭纠纷。

谚语几乎不公开讨论女孩子的内心所想。另一些谚语武断决定她们怎样才算是幸福。一则巴西葡萄牙语谚语调侃地指出:“只要是堂表兄马纽尔,想嫁就能嫁。”再或,用一则提倡堂表结亲的阿法尔语谚语的话来说:“有好性格的女孩幸福常在,有堂表兄当候选丈夫的女孩永远幸福。”

彩礼习俗主要见于非洲,嫁妆习俗主要在欧亚大陆上流行,不过嫁妆习俗也已经被引入到那些深受###教和基督教影响的非洲地区。嫁女儿所获的彩礼使她的兄弟们有钱娶亲(Goody 1973:46)。'39'我们可以这样稍微简单地概括一下这两种婚嫁制,即彩礼制买回女孩,嫁妆制卖出女孩。那么,女孩交易或生钱或花钱,全都取决于社会习俗。

只有为数不多的谚语谈及,在母系社会里女孩享有婚后留在娘家的便利。一则加纳特威语谚语明确表示:“孩子长得像爸爸,可属于[妈妈的]部落。”又如,米南卡保语谚语把孩子父亲贬低为“大树上的小尘埃”,不过这样的谚语极为罕见。

在阿拉伯、欧洲、亚洲、拉丁美洲,许多关于女儿不牢靠的谚语清楚地反映出嫁妆制灾难性的经济影响:

女儿之家是废墟之家。(阿拉伯语)

女儿在摇篮里,嫁妆在箱子里。(俄语)

女孩多、花园大,最好的农场也毁掉。(德语)

淑女之家是坏透顶的贼。(汉语)

即使是国王,生了五个女儿,也会变成穷光蛋。(印度泰米尔语)

家中有三女,家产要败光。(日语)

嫁出女儿的男人留在破产的家里。(巴西葡萄牙语)

穷人不嫁女。(委内瑞拉西班牙语)

极度绝望在谚语中引起很多类似的共鸣:生一个女儿就像“钱柜里生出七个贼”(波兰语),而生更多的女儿意味着贫困潦倒(罗马尼亚语);满屋子的女儿是让人受穷的“放满酸啤酒的地窖”(荷兰语);女儿们的衣裙“吞噬着庄稼”(加泰隆语)。根据一则朝鲜语谚语,“家中有三个女儿,可以安心敞开门睡觉”,意思是说:父亲没必要担心夜贼上门,因为女儿的婚姻使家里贫困如洗。最后,一则印度博杰普里语谚语指出,女孩的婚姻像挖井一样,既要紧又昂贵。

最糟糕、最让人害怕的情形是:嫁出去的女儿被夫家遣回娘家。女孩的娘家也许除了慷慨地提供结婚贺礼,不可能有太多的作为,以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一则瑞典语谚语如是说:“钱袋促成丑人的婚姻。”尽管金钱能派上用场,但是金钱也不是保障。结婚多年以后女儿还有可能再次出现在家门口,让父亲深感绝望。一则黎巴嫩阿拉伯语谚语说道:“我把女儿嫁出去是为了减轻烦恼,可她又回到我身边,身后还跟着四个小家伙。”替女儿操心是父亲的本分:“有女儿的男人老得快。”(土耳其语)因此,一则西班牙语谚语建议道:“如果有人为你的女儿开出好条件,不用等到她爸爸从市场上回来。”女儿俏丽的长相可以使议婚顺利进行。如果求婚者爱女孩貌美,父亲可能只需要花费一小笔嫁妆或者根本不用掏钱就能把女儿处理掉:“如果你爱美人,就不应讨论嫁妆的数量。”(突尼斯阿拉伯语)这种观点在欧洲也相当普遍:

女孩之美是一半嫁妆。(俄语)

漂亮的少女不需要钱包。(德语)

天生漂亮注定能嫁掉。(意大利语)

美人把嫁妆挂在脸上。(英国英语)

丑女人需要额外的金钱,但是无论美丑,娶一个过分有钱的新娘都是危险的。如果新娘带来丰厚的财产,婚姻关系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因为一个富有的新娘会在婚姻关系中享有更多的发言权。一则英语谚语警告说:“丰厚的嫁妆是长满荆棘的床。”另一则白俄罗斯语谚语却提出了相反的警告,“如果生活不好,别注意银子”,意思是说:择定的新郎倌儿虽然有钱但寡情薄义。一则希伯来语谚语从正反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