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新闻幕后的故事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没有到莫斯科,还是在玩弄什么花招?就当时中苏的紧张关系而言,苏联绝不会缄口不言,不会放弃这一大做文章的时机。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这时候,陆续有所传闻:据中国驻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传来的消息,13日凌晨2点30分左右,在蒙古的肯特省坠毁一架中国军用飞机,机上9人全部死亡。为此,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向中国提出了抗议。这是不是林彪一伙出逃乘坐的飞机?一时弄不清楚,但终究是一件令人欣慰的消息。

当中央在没有完全弄清事情的真相以前,对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避免引起大的震动,为了避免引起种种猜测,采取了内紧外松的做法,适当放宽宣传的尺度,在严格掌握、统一口径的原则下,在某些文章和某些节目中,有计划有控制地适当出一出林彪的名字,用一些林彪的习惯用语,甚至也可以偶尔出一次“以林×××为副”的提法,争取时间,稳定舆论。但是,用什么、出多少,这要统一掌握、统一安排,不能没有,也不能多。中央电台节目众多,如各行其是,每个节目出现一二次,总起来数量也不少。为此,中央电台专门成立了“把关小组”,统一安排;新闻节目中,对新华社、《人民日报》新闻稿中有关提法适当选用。当后来中央完全证实林彪一伙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之后,为赢得公开“林彪叛逃事件”的准备时间,为消除种种新闻舆论的猜测,公开宣传中有关“林彪”等提法的掌握又放宽了一步。这样做不仅很快消除了国内人们一时的猜测和疑惑,稳定了局势,也在很大程度上“澄清了”已经出现的外电的种种猜测和议论。外电对林彪的种种议论,起初是从宣传口径的改变和飞机坠毁开始的,曾经有几天种种猜测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具体,但是,我们的宣传策略改变之后,他们坠入了五里云雾之中,反而怀疑和否定自己正确的猜测和分析,逐步平静下来。

这期间,在接待外宾的对外表态中,对与林彪有关的人和事避而不谈;如有人问起,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事有凑巧,正在这时,广播局接待来访的罗马尼亚广播电视组一行三人,由我陪同。有些单位不了解内幕,在向外宾介绍情况时,经常提到“林副主席”,时常引用林彪的话,我只好默不作声。在某地广播局的负责人宴请罗马尼亚客人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罗方有人举杯特意“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我们也只好举杯,无言一笑了之。

为此,也改变了国庆22周年的庆祝方式,为避免由于出席人员的改变而引起猜测,不搞大型庆祝活动,公开申明的理由是:新中国已建立20多年了,局势稳定,不必年年搞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劳民伤财,把庆祝活动主要放在基层和用在实际行动中。对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来电祝贺我国国庆,有的仍提到了林彪的名字,广播时改变了过去全文广播的做法而改为摘要播出,有意作了回避。

时机成熟公诸于世

经过一段工作,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从1971年10月上旬开始,按照中央部署,在内部陆续传达林彪反党集团罪行材料,不久在公开宣传中开始点名批判。

宣传上一旦公开,必须严格控制,绝不能再让林彪的画像、题词、语录、习惯用语等以正面的方式出现;绝不能再让与林彪反党集团有关的人和事以正面的形象出现。虽然在公开之前,在广播宣传中已有所准备,但真正做到“彻底”清除很难很难。这类稿件、节目太多了,哪些是林彪的习惯用语,哪些是中国的传统用语,有些能分得清,有些则分不清;编辑、记者多年受到种种影响,也很难在落笔时不留痕迹。而8亿听众都是监督者,都是批评者,稍有不慎,都在“纲”上,只能小心翼翼。事实上也出现过某些差错。为此,中央电台组成专门小组,广泛搜集有关林彪的言论,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分析,区别情况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报上级认可后遵照执行,从而统一宣传的口径。那时整理了厚厚的一本,但后来没有找到,也可能有细心者还保存着。

从林彪“九一三”叛逃出走到公开点名批判,中央电台的宣传经历了一个严格掌握、适度放宽、又严格掌握的过程。这种宣传策略的变化都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是从有利于稳定局势、有利于###的需要出发的。对于广播宣传来说,必须严格执行中央的政策和策略,审时度势,尤其在复杂多变的重要时刻,更要严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

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毛主席指示全文广播57国代表发言(1)

“主席要全文登载的意思是,使各国代表的发言在我国人民中进行一次国际教育。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认识大、中、小国家的立场,谁是真正欢迎,谁是敷衍塞责,谁是随大流,谁是老奸巨滑,谁是假献殷勤,谁是公开反对。”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是一件特大喜讯,也是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中央电台在这一宣传报道中,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大显身手,创造了一系列新的播出记录。

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中国是联合国51个创始会员国之一,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所窃取。联合国在美国的操纵下,极力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中国处于长期对立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为驱逐台湾、恢复其合法席位,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得到了世界许多主持正义的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同情和积极支持。

1971年9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围绕中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会内会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立即把台湾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美国提出了“双重代表权”提案相对抗,并为了此提案获得通过,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布什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在拉选票,美国总统尼克松给一些国家的元首打电话,要他们给予支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10月来中国访问时,还胸有成竹地说,你们今年进不了联合国,明年进去也好嘛!

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就两个提案分别进行投票表决,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联合提案;大会又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提案;大会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第2758号决议。会场一片欢腾,联合国大厦内发出了震惊世界的爆炸性新闻!台湾国民党的代表无可奈何地夹起皮包悄悄地走出了会场。这种结果,是尼克松、基辛格所始料不及的,基辛格在刚刚离开中国的飞机上得知这一消息,这位一再声称“不会抛弃老朋友”的博士,无可奈何地苦笑着摇了摇头。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是一特大喜讯,是巨大的鼓舞,是“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的胜利”,也是一件顺应了历史潮流、轰动世界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被国际社会的承认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取得了在联合国和国际讲坛上的发言权,无疑是对美国和台湾国民党集团的一次沉重打击。这一胜利是历史的潮流,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高,得到了世界各国朋友、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朋友们的大力支持,毛主席有一句话形象地说明非洲国家所起的作用,他说:“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这一胜利,在某种程度上也与中美关系的松动和改善不无关系。从美国乒乓球队1971年4月来访,到7月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以及尼克松总统即将访华,对西方国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既然美国已迈出了改善对华关系的第一步,许多西方国家迅速调整对中国的政策,重新确定对华关系的位置,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环境。

广播具有传播快、覆盖面大和反复播放的优点,是最擅长传递信息、营造气氛、形成广泛社会舆论的宣传舆论工具,尤其在当时其他媒体(包括电视)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像这样轰动全国、全世界的重大新闻,正是中央电台大显身手的时候。中央电台除了及时、反复播送这一消息以外,及时报道中国政府的活动,大量报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大军区和军兵种、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各基层组织和模范人物等各方面的反应,形成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宣传高潮。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毛主席指示全文广播57国代表发言(2)

对于经常性的重大、紧急宣传,中央电台的广播有规律可循,可是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宣传,在许多方面却打破了惯例,创造了先例,开创了新记录。

随着这一喜讯的传播,我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几天中接连收到来自提案国23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外交部的贺电贺信。这么大量的函电如何安排播出?据以往的惯例,是全文播、摘要播,还是作综合介绍?以往前后的排列次序,多是以该国的政治制度和与我国关系的亲疏来确定的,既有固定次序,又要遇事临时请示,通讯社、报纸、广播、电视等所采用的规格和次序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便是政治问题。久而久之,国内的读者和听众,以及国外的研究人员,能从某种规格和次序的变化中,探究出其中两党两国关系变化的奥秘。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把共产党执政的领导人的函电全文刊登,放在报纸的第一版,中央电台在《新闻报摘》和《全国联播》等重点新闻节目中播出。而这一次,中央指示,要打破惯例,对23个国家的函电全部全文播出。

中央电台每天有三次《新闻报摘》节目,播发国内外要闻,每次半个小时。在一般情况下,三次节目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且总是国内新闻居头条和主要位置。当时军管小组明确规定:“中央电台《新闻报摘》节目的安排,要跟《人民日报》的版面走,《新闻报摘》、《全国联播》节目的头条必须是当天《人民日报》的头条,不能随意变动,要变动必须请示批准。”为此,中央电台吃过不少苦头,时常因《人民日报》出版不及时、头条定不下来而苦恼,有时不得已只好自己确定临时头条(各地报纸也时常因等待《人民日报》的头条而出不了报)。11月1日,由新华社播发,《人民日报》全部全文刊登了23个国家的贺电贺信,毫无疑问,中央电台必须全部全文播出。但是,30分钟的《新闻报摘》节目中容纳不下,并且还有其他重要新闻待播出。怎么办?只好打破惯例,采取三次《新闻报摘》分别处理的办法播出:6点半、7点对函电作综合介绍,预告播出时间,主要播出其他重要新闻;8点半的《新闻报摘》专播函电,不受半个小时的限制,有多少播多少,不计时间,播完为止。12点新闻和《全国联播》也照播了函电。我想突出说明的是,这些函电对台湾最有针对性,当时流传着“佐藤(日本首相)着急、蒋介石害怕”的说法,但遗憾的是因考虑播出量大对台湾广播只在几次新闻节目中分散播出,也没有安排反复播出,减弱了其影响力,没有充分用好这一时机。

随后,中国政府接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的邀请,请我国政府派出代表团出席本届联大,并派出驻联合国代表、副代表和工作人员。当时,中国对联合国大会了解不多,对联大投票出现的这种结果也准备不足,许多准备工作没有做,对要不要派代表团去联大犹豫不决。善于把握时机的毛泽东主席当机立断:“要去,为什么不去?”“派一个代表团去联大,要乔老爷(乔冠华)任团长。”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于11月15日抵达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本来安排联合国秘书长致欢迎词后,有13个地区代表致词,结果是美国一讲,西方国家跟上了;苏联一讲,东欧国家跟上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也纷纷走上讲坛,有的代表直接用中文讲话,欢迎会开了整整一天,有57个国家的代表致词,各自表明自己的态度,总共长达6个多小时。当乔冠华团长走上主席台时,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他的讲话多次被掌声打断。中国,在国际讲坛上从来没有这么扬眉吐气!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国代表团受到的热烈欢迎,大大感染了毛泽东主席,他指示要全文刊登57国代表的发言。11月17日,周恩来总理传达毛主席的指示说:“遵照毛主席今天下午的指示,要把在联合国一些国家代表的发言全文登载,全文广播,不要只登摘要。”周总理说:“地方报纸也要登,时间可长一些。登载的顺序按发言的顺序。”周总理作了具体解释,他说:“我认为,主席要全文登载的意思是,使各国代表的发言在我国人民中进行一次国际教育。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认识大、中、小国家的立场,谁是真正欢迎,谁是敷衍塞责,谁是随大流,谁是老奸巨滑,谁是假献殷勤,谁是公开反对。其中左、中还是多数。”按照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中央电台一字不差地、不加选择地全文广播了57国代表团的发言,而且严格按照发言的先后次序播出,掌握统一的播音基调,作客观报道,把真实情况交给听众去分析判断。

一次集中播出6万多字的57个国家代表的发言,约需要5个多小时;完整地、不加选择、不作删节地播出;完全按照发言次序,没有政治倾向地客观报道,让听众去评判等。据我的记忆,这些做法都是史无前例的,都将会载入中国广播史册。为此,中央电台作了全面的精心安排,动员全台的力量保证这一任务的完成。具体安排是:《新闻报摘》节目介绍《人民日报》等首都主要报纸刊登发言的版面,以显示其宣传报道的声势,并预告本台全部全文广播的时间;在中央电台连续几个小时的播出中,在中间特意插播几次音乐,给听众休息的机会,许多地方和单位是组织收听的;中央电台对少数民族广播分3天6次播完(有翻译问题);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的普通话、闽南话、客家话节目都分别播出发言,以扩大对台湾听众的覆盖面。我想特别指出的是,按照周总理关于“地方报纸也要登,时间可长一些。登载的顺序按发言的顺序”的指示,中央电台的记录新闻节目分4天8次全文广播57个发言,供各地抄收和地方报刊刊登,去掉头尾共播出59705个字,2126分20秒(合35小时26分20秒,约连续播一天半的时间),按照30分钟一盘胶带计算共发播71盘胶带,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播出工程。中央电台整个播出工作量之大和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广播宣传,是中国广播史上重要的一页,也是很有特色的一页。从此中国媒体对联合国的宣传报道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它成了中央电台、也是中国新闻界宣传报道的重要组成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