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认识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说说 > 关于山楂树之恋 3心的破译(第1页)

关于山楂树之恋 3心的破译(第1页)

心的破译——谈艾米的爱情推理小说

李柯

艾米写的一系列小说,都是爱情小说,似乎应该与推理小说风马牛不相及,推理小说往往是描写破案过程的,似乎跟爱情小说不相关,但艾米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她独特的小说体裁:爱情推理小说。

艾米在《十年忽悠》里曾透露她很喜欢推理小说,尤其推崇阿茄莎-克里斯蒂,即塑造了大侦探波洛形像的英国女作家,著名影片《尼罗河上的惨案》与《东方快车谋杀案》等,就是根据阿茄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改编的。

艾米在《十年忽悠》第22集里对阿氏推理小说做了这样一个总结:

“阿的小说都是运用逻辑推理破案的。通常的情况是,谋杀案发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比如火车上,游轮上,凶手不可能逃离现场,只能是火车上或者游轮上的某个人。小说的高妙之处就是所有的线索从一开始就都呈现在读者面前,但读者就是推不出罪犯是谁。推不出的原因,一是因为作者同时给了很多虚假的线索,误导读者,另一个原因就是犯罪的动机往往很隐秘,读者不知道,或者罪犯有非常过硬的不在现场的证据。”

这是一个相当精辟的总结,反观艾米的几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故事的结构和安排颇有阿氏推理小说之风,虽然推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出凶手,而是为了查明一个主角究竟爱不爱另一个主角。如果说阿氏推理小说主要描写“破案”过程的话,那么艾米的爱情推理小说则主要描写“破译”过程——心的破译。

下面我们就以《山楂树之恋》为例,来看看艾米爱情推理小说的特点。

正如阿氏推理小说那样,《山楂树之恋》的故事是从侦探的角度来展开的,读者随侦探的脚步走进故事,随着侦探的眼睛去收集线索,借着侦探的大脑对这些线索进行分析,因此作品中只描写侦探的心理活动——确切地说,是侦探的推理过程——不涉及其它人的心理活动,尤其不涉及“罪犯”的心理活动。

《山楂树之恋》里的侦探不是别人,就是女主角静秋,但她不是被人请去破案的,而是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了破案过程,这在阿氏推理小说中很常见,侦探波洛经常是在旅游途中被卷进一桩谋杀案,于是旅游终止,探案开始。

故事一开始,大侦探静秋登场,进入(未来的)“案发地点”西村坪。紧接着,本案主要人物老三登场,与侦探进行了近距离交流,作者布下了一些很明显的线索:老三跟静秋初次见面时融洽的谈话,他随后经常跑到大妈家来,他借书给静秋看,帮她写村史,在陪她走山路时还吻了她,等等。静秋探案至此,我们有理由得出结论:

老三爱上了静秋。

但如果故事就这样一直发展下去,就没什么可推理了。阿氏推理小说的特点就是充满了对“阶段性结论”的推翻与重建:“发现线索——>推理——>得出结论——>发现新线索——>推理——>推翻旧结论——>再推理——>推出新结论——>发现更新的线索——>推翻旧结论——>……”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一次发现新线索,都会推翻旧结论,得出新结论,使我们更接近最后的答案,当然其间也会有反复,可能会倒退,但总的趋势是逐渐接近真理,接近破案。

《山楂树之恋》也是遵循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发展方式来进行的。当我们以为老三必定无疑爱静秋的时候,作者笔锋突然一转,侦探静秋发现了新的线索:

老三在家里有未婚妻。

于是侦探静秋进行了一系列思考与推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静秋的心理活动不同于一般青涩少女的心理活动,她的思维是极具逻辑性的,有很强的推理能力,她推理的特点有三:

1.尽可能多地搜集和利用信息,把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

2.做最坏的思想准备

3.运用逻辑推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虽然由于知识的欠缺,信息的不足,社会的禁锢,感情的干扰,她的推理难免出现偏差,但总的来说,都是在当时当地根据已知信息所能做出的最合逻辑的推理。

对于老三有未婚妻一说,静秋收集的新线索包括:老三跟未婚妻照过像,还送给了大妈家一张;他跟他未婚妻的家庭很门当户对,而跟静秋家很不门当户对;余敏的亲身经历可以算是旁证,证明干部子弟跟平民女子的爱情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加上她手中早已掌握的老线索,比如老三自己承认跟别的女性牵过手,他讲的那个为了父亲政治前途与人订婚的青年的故事等等,都令我们跟随静秋得出一个新的结论:

老三不爱静秋,只是玩玩。

但“案犯”并没有睡大觉,仍然在一次又一次地顽强表现自己,于是我们看到了老三托长芳送钱来,托长林送核桃来,他还自己跳进冰冷的河水把钱送给静秋买球衣打比赛。当老三带着丹娘的信在静秋面前洗刷自己的时候,“案件”再一次达到了“阶段性破案”,新的结论出来了:

老三是爱静秋的。

这个结论保持了一段时间,我们看到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方向:老三和静秋相爱了,他们的爱情稳步发展,虽然有外界的压力,必须保持在地下状态,但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

但“案件”很快又进入另一个螺旋式上升,反方向的线索一个个冒头:老三没音信了,静秋闯到西村坪他的老窝去调查,听说了他调往二队并在那里有“绿豆汤”的消息,于是我们得出另一个阶段性结论:

老三不爱静秋了。

等我们跟着静秋在医院偶遇老三的时候,我们终于明白他不是有了“绿豆汤”,而是生病了。经过了医院的那两天一夜,我们以为案件已经调查完了,可以得出最后的结论了:

老三是爱静秋的。

但作者笔锋又一转,老三留下一封绝交信,跑回A省伺奉父亲去了。

于是静秋进一步调查,我们可以发现,静秋的调查步骤跟侦探破案毫无二致:找所有相关人员调查:长芳是知情人,二队是老三的工作地点,县医院应该有老三的病情记录,静秋到这些地方一一调查了,这些目击者都提供了证词,证明老三没得白血病,而是早就搞好调动,现在理所当然地回A省享福去了。

最强有力的证人应该是老三自己,最强有力的证词是他留下的那封信。根据对老三人品的了解,我们知道老三不是个撒谎的人,所以他这次应该也没撒谎。再加上这么多旁证,静秋得出结论:

老三得手之后失踪了。

整个“案件”的揭晓是突如其来、令人猝不及防的,犹如阿氏推理小说的最后揭谜。当我们基本上像静秋一样打好了主意,决定从今以后每年暑假寒假都要利用起来,到A省B市去调查老三下落的时候,老三的弟弟突然出现,通知静秋到医院见哥哥最后一面,原来“案犯”一直就在我们的鼻子底下!

这部爱情推理小说与阿氏推理小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阿氏推理小说来说推理结束意味着案件水落石出,皆大欢喜,而《山楂树之恋》的推理结束却把一个残酷的事实推到我们面前:老三对静秋的爱被证实了,但他们俩却天人永隔。

于是留下无尽的遗憾:如果静秋能早点推出正确答案,如果老三的弟弟干脆不把破案线索交给静秋,如果……如果……

悲剧的魅力就在于给读者一个深深的遗憾,使读者缠绕在改变历史的情结之中,希望用几个“如果”来改写故事,改写命运。

推理结束,读者仍然放不下“案件”,也许这就是艾米的爱情推理小说不同于阿氏推理小说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