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给了安三少可趁之机,让他马不停蹄地跑到了京城。
否则,以安家遍布大景的梅花盟和梅花卫的探子,只要安大老爷一声号令,他们早就在半路上拦住安三少,将他遣送回去了。
说来,也是安三少的运气够好,老天爷都在助他去京城追心上人。
接着,岑大郎又让人送了密信去东海,给赵樾、蒋丛茂等心腹,让他们注意小心查找东海中的梅花盟和梅花卫,别打草惊蛇。
还命他们暗中将那些人监视起来,必要时候可以制造匪患,装成海盗入袭,把属于梅花盟的商铺、银楼、酒肆等洗劫一空,将安家的那些人“处理”掉,别让他们坏了他的大事。
与此同时,他还在密信的末尾,告诉赵樾他们,让他们兵分两路:一部分人留在东海,等着接手安家送去的一百万两银子;另一部分人则乔装改扮,分批进入西南,拿着信物去安坪镇桁山和容州城外的荒山处,逐步接手那些铁器和铁矿,并尽快将它们改头换面,伪装成其他普通物拾,运到东海的荒岛上,将之锻炼成铁兵。未完待续。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暗涌(二)
最后,岑大郎单独给赵樾送了封信,告诉他,他可能会被圣上削职。
让他不要管东海外面那些流言和朝中形势,专心替他稳住东海那些兄弟。必要时可用铁血手段,敲打那些见他落魄后生了异心的将领和兵士。
哪怕杀了他们,都不能叫他们改投除他以外的其他势力门下,反过来威胁到他。
岑大郎虽陆陆续续收揽了不少前世跟随他打天下的旧部,如蒋丛茂等,将他们弄去东海,以及东海附近的州县,替他招兵买马,拉拢地方豪强,暗中积蓄势力。
但他把自己最重要的一支队伍,留在了东海,交由赵樾打理。因为他知道赵樾不管怎样,都不会背叛他。
要说今生岑大郎最信任的下属,非赵樾莫属。
且不说赵樾在跟随他去东海时,就带着他去挖赵家藏起来的积藏,把那五十万两白银一文不取地全给了他,让他用来拉拢人心,招兵买马。还帮助他建立了今生只属于他的第一支军队。
就是后来东海陷入混战,他和赵樾上战场杀敌,遭人算计时,赵樾还不顾性命地救了他两次。
若没有赵樾,他早就死在东海了。
岑大郎就是怀疑谁会背叛他,也永远不会怀疑到赵樾的头上。不单因赵樾是他生死与共的兄弟,还因赵樾与他有共同的敌人冯家和景家。
今生岑大郎与赵樾相识于微末,改变了赵樾的人生轨迹,带着他回到东海,提前挖开了赵家的宝库,拿出那些银两。用来四处钻营和培养势力。
赵樾对赵家的灭门惨案一直有疑虑,他怀疑冯家在东海只手遮天灭了赵家满门,最后还给赵家泼污水,毁了赵家世代的清名,是因为他们背后,有更大的势力在帮助他们。
于是,他和岑大郎想方设法。花了无数银子。用了无数探子,层层打听上去,终于探听到害得赵家满门倾覆的。除了罪魁祸首冯家和冯渊,还有背后推手当今圣上。
当年若不是圣上想及早为六皇子积蓄力量,派冯渊到东海为六皇子买兵和养兵,甚至默许冯渊与倭寇勾结。
偏偏恰巧被赵樾的父亲发现端倪。
那会儿赵樾的父亲还不知。冯渊背后有圣上撑腰,以为那只是冯渊和冯家的手笔。
冯渊在赵樾的父亲将他勾连外敌的事儿。公之于众之前,把此事告诉了圣上。对于如何处置赵樾的父亲和赵家,征询了圣上的意见。
结果圣上下令,让他带人灭了赵家。再反咬赵家一口,毁了他们祖祖辈辈的生前身后名。
有此血海深仇在,赵樾无论如何。都会助岑大郎成事。因为岑大郎与他一样,想摧毁景家和冯家。杀了圣上、六皇子和冯渊报仇。
岑大郎几乎把他能想到的所有事,都安排妥当了。
他还让赵樾给他送了上百个武艺高强的归降海盗入京,他想圣上撸了他的职,准他解甲归田,等他出京后,便会派大内侍卫在他归乡的途中,杀他灭口。
因为他活着一日,三皇子被圣上诬陷的事儿,就有可能被人揭发。
到时,圣上将会受千夫所指,万人唾骂。他辛辛苦苦累积多年的的好名声和威望,也会毁于一旦。
从来立志做明君名垂千古的当今,怎么可能容忍岑大郎这个知道他“人生污迹”的人活着
当年他能让冯渊灭赵家满门,今日他就能派人杀岑大郎。
岑大郎比较庆幸的是,多亏了岑二娘驯服了六皇子留下的那十名大内侍卫,借助他们,他在圣上成功面前塑造了一个“孤家寡人,与家人彻底决裂”的形象。
让圣上相信,他和家人鲜少通信,几乎从不来往。因此,岑家人并不知道他为圣上办事,并听命诬陷三皇子的事儿。
如此,方可保证岑二爷、岑二娘等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