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送来的贺礼中,能与之比肩的,也就只有弘安岑家的那份了。
此番,岑家的老族长,命次子和几个堂侄雇了一支军队,亲自护送几辆牛车的书籍字画过来。那些书画字帖,样样至少都价值百金以上。有的更是万金难求的孤本绝本。
岑老族长得了儿子岑阁老的指点,为了讨好岑二娘,拉拢岑大郎,他力排众议,把岑家的藏书运了一半过来。
因为岑墨山不久前,刚被岑三郎和岑大郎留在京中的探子头头接触过,大约了解了一下岑大郎暗中的势力和谋划,也知道了他的野心,同时决心站到岑大郎这边,助岑大郎成事。
岑大郎透过岑三郎的口许诺过他。等他登基,就封岑墨山做内阁辅。岑大郎了解岑墨山,他爱做官也会做官,在官场上奋斗的终极目标就是内阁辅。手握实权,统御百官。
岑大郎有本事有才略有野心,也愿意及早助他完成这个梦想,岑墨山欣赏他的本事和心胸,加上他不大看得上当今的那几个儿子,自然便爽快地暗中投靠了岑大郎。
岑墨山就是弘安岑家的风向标。他有意投靠岑大郎,也想拿出投诚的实际行动。其一就是调走周大少,推安三少做西南总督,其二嘛,便是令弘安岑家携厚礼到淮州,庆贺岑二娘和安三少大婚,送一些岑二娘喜欢的书画古本做贺礼。
通过讨好岑二娘,让岑大郎看到他们的诚意。
岑墨山为官多年,心思深沉,为人机敏,他早就看出,岑二爷一家中最受宠爱,对岑大郎影响最大的,就是岑二娘。讨好岑二娘,比直接讨好岑大郎更有用!再说岑大郎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他也不知如何讨好,反而是讨好岑二娘更容易。
岑家的礼物送到时,是季先生亲自带人清点的。
那时他恨不得把眼珠子沾在那些书上,大庭广众之下,一边看清单,一边又笑又叫地从牛车中挑出几本孤本,抱着不撒手。甚至想把它们藏在怀里,抛下贵客,躲回房研读品味。
若不是安大老爷厉声呵斥了他,叫人把他拦住,骂醒了他,季先生就得当众失礼于人。还好他作为安三少身边第一谋士,身份贵重,又有大才,旁人也不敢随意出言取笑奚落他。
而目睹了他这种“痴举”的岑家人,又都是守礼的君子,也是爱书之人,都对季先生的失态行径表示理解。
至于有意见的旁人,也只敢在心里笑话季先生痴妄。当着他的面儿,谁不是笑得或恭敬,或真诚,或亲切呀。
岑家和东海几位将军的贺礼,被抬入小安府的库房封存没多久,安三少迎亲的队伍,就驶入了人声鼎沸的桐梓大街。
因着队伍太长,马车太多,从街头没法过儿。安三少便带着众人走了另一条大街,从桐梓街的街尾回府。他把马儿停在街头的小安府时,出门看热闹的年轻人、小孩儿和各家下仆,昂都能看到地势较低的街尾,以及与桐梓大街相邻的三条大街上,还堆满了长长的马车。
那些都是运载嫁妆箱奁和匣子的货车,真真儿铺了近十里路。十里红妆,可不是说假的。
因为长途跋涉,怕东西掉在途中,或是被车夫昧了去,岑家的嫁妆都被油布裹得严严实实,看不清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但可以看得出每辆马车装的东西都很重,因为马车行进得很慢,每辆马车的车辘子与青石地面摩擦出的闷响声和划出来的深深的印痕,都在告诉人们,马车上那些箱奁里装的,可不是棉花和布匹。
那些彪壮的骏马,都哼哧哼哧地慢慢走着。哪怕被车夫抽打,也走得和乌龟差不多,根本快不起来。主要是它们都累惨了,已经拿不出多余的力气来拉车。
若不是有岑二娘准备的催力的药粉在,安家又在淮州与清州中间安排了一个换马点,将运货的马儿全部换了一遍。这个点儿,安三少他们根本不可能跑得回来。
(未完待续。)
。。。
第二百八十九章 洞房(一)五更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看到安三少他们归来,安大老爷喜得眉毛胡须都在跳舞,整张老脸笑得褶皱花开,全然没了平时那种老狐狸式的似笑非笑和假笑。‘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他的喜悦。
安二老爷等人的表情也和他差不多,一个二个的笑容,都能把黄昏照成日当头顶的白昼了。
就是对岑二娘和岑家有意见的、在垂花门处迎客的霍氏齐氏等人,在知晓岑二娘是女子,又看到岑家这边出席的贵客和他们带来的厚礼后,都喜得不知今夕何夕,恨不得把岑二娘当佛供起来。
此刻,虚荣心被满足,甚至高膨胀的她们,都忘了从前的不快。打从心底,为自家安三少的明智和有眼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