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重生之大明摄政王txt精校 > 第175部分(第3页)

第175部分(第3页)

听到这样的话,杨嗣昌连忙免冠跪下,叩首道:“臣一定竭尽全力,不敢有稍许懈怠。”

“朕对先生尽可放心。”崇祯嘴角含笑,吩咐太监把杨嗣昌扶起来,然后用鼓励的口吻向杨嗣昌道:“先生但去做,朕知先生忠且能,事纵不协,亦非先生过矣。”

有崇祯这一句话,杨嗣昌知道这一次自己大可放心,就算失掉济南和德王,大约也不会把帐算到自己头上了。

崇祯用人就是这样的特点,历史上杨嗣昌主持战事,逼死卢象升,高起潜溃败,然后临清济南失陷,清军掠走近五十万人口,近两百万银数万两金,掠走一亲王一郡王,杀害人民达百万以上,结果战后清算责任,主持议罪的居然就是杨嗣昌这个总指挥来负责!

这真是黑白颠倒,不成世界。

后来杀了几十个总兵巡抚一级的高级官员,杨嗣昌自己一点事也没有,反而被崇祯多次加以夸赞,言官不服,交相攻讦,但崇祯丝毫不放在心上,杨嗣昌反而更加被信任倚重,国之大政,多听从此人的意见而行。

等崇祯的眉眼现出一点倦意,身后伺候的太监连忙示意杨嗣昌退出,于是杨嗣昌下跪行礼,接着起身恭恭敬敬的后退而出。

召对的地方是文华殿,距离内阁很近,杨嗣昌出来以后,就是向着内阁方向步行返回。

一路上有不少内臣和官员经过,见是杨嗣昌来了,都是侧身在一旁,等着杨阁老过去之后,才敢继续动作。

这样的场景,最近越来越多的发生,以前对大臣还保留着天启年间傲气的内臣们,见到杨嗣昌也是格外的客气和尊重,早就不复当年的那种睥睨文臣的傲气和自信了。

至于普通的官员,能在内廷行走的都是聪明透顶的人物,这一次战事,杨嗣昌渐渐冒起,权力直压薛国观,至于刘宇亮,自请视师又不敢出外,在崇祯眼里已经是随时可去的废物,在众人眼里这个原本就半死不活的首辅已经是个死人,现在的内阁,就是看杨嗣昌和薛国观两个人的了。

在这种氛围里,杨嗣昌格外得意,他的性格有点急燥和刚愎,看着是风神俊郎的中年官员,身上还残留着世家子弟的那种纨绔气息,但骨子里头是偏急残忍,傲气十足。

这种性子的人,当了大官是容不得人的,尤其不能容人在自己之上,现在众人对他恭谨万分,杨嗣昌的心中自是十分得意。

只是隔的老远,看到首辅办公的院落时,杨嗣昌的面色就是阴沉下来。

刘宇亮退职是退定了,而且走的十分不光彩。

不过崇祯年间大学士被贬落的多了,大家已经习惯了。

现在薛国观接任首辅势所必然,虽然以前此人就有首辅之实,但真正接任首辅之后,票拟大权在手,自己可能要被他压制了。

一想到这里,杨嗣昌就是气沮于胸,感觉十分的不舒服。

第三百一十章 机锋(1)

第三百一十章机锋

无巧不能书,就在杨嗣昌捶胸顿足,恨不得派杀手干掉薛国观的当口,对面老薛一摇三摆的踱了过来。

在薛国观身边则是负责文华殿和端本宫事迹的左右春坊,现在这两个官员已经是把薛国观当首辅来看了,一左一右,正是在请示机宜。

见到杨嗣昌,两人都是一征,不过也算见机的快,立刻就躬下身去:“下官见过阁老。”

“每天见面,何必多礼!”

杨嗣昌一拂袍袖,很不给面子的侧过身去,脸上也是冷冰冰的样子。

他这副鸟样,不知道在朝中得罪多少人,不过乃父杨鹤是陕西的三边总督,杨嗣昌从小就是贵公子,发达也早,现在也就四十来岁已经位至大学士兵部尚书,有傲气是十足正常,没有傲气才是十足奇怪。

“文弱哪,刚刚召对过吧?”

“是的,正如老先生所说,刚刚召对下来。”

“未知前方情形如何?”

薛国观这就是明知故问了,现在他和地方军头有所联系,特别是在莱州栽培了张守仁这个游击兼守备当棋子,大力宣扬,京师中无人不知。

浮山营派驻京师的千总林文远长袖善舞,相貌英俊而善言词,特别是出手大方,这几个月在京师委实是结交了不少人,很多人隐约已经是浮山盟友,浮山营张守仁虽然一次没来过京城,更只是小小游击,但声名渐显,一则是薛国观挪扬之功,二来就是林文远善于造势,小小游击,声光在京师不下于一个总兵,这事也算小小奇迹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