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说道:评点李天成:当年一个年仅十八岁的毛头青年,独闯苏南,在松江慢慢积蓄能量,暗中培植党羽,如今雏鹰已长成,振翅一飞而惊天动地,整个华夏大地如chūn雷炸响,大江决堤……。
民立报如是说:李天成是何许人也?:他究竟是一个纯粹的革命主义者,还是一个强人土匪之流,他挥兵对抗清zhèng fǔ的目的何在,难道只是想改朝换代,取代满清,自己做皇帝,看来也未必是百姓的福气。
还有些乱七八糟的报道五花八门,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还有些则不置可否:
“自古英雄出少年,李大帅神兵天降,威武绝伦,三rì之内浩荡华东大片土地,做到了孙文等革命党人奋斗了几十年,都无法做到的奇迹,清廷气数已尽,天下就快要改姓李了。”
“李家军纪律严明,在民团防军时期,就从不扰民,改称李家军之后,攻进苏南、上海,未进驻一栋民房,未拿百姓一针一线,百姓皆欢呼雀跃,热烈欢迎李家军取代**无能的清廷。”
“李天成只不过是一个乡绅土豪罢了,竟然带着一帮乌合之众想要对抗大清,简直是痴心妄想,清兵已对李家军形成了合围之势,马上就要展开反攻了,李天成只是一个历史上注定只能昙花一现的人物,他即将被历史的尘埃无情地埋葬。”
“一个rǔ臭未干的家伙,竟然也想学革命党人闹革命,以为攻占了几座城池就有什么了不起,就可以推翻朝廷,看看当年洪秀全那帮反贼匪民的下场吧,李天成比之于洪秀全、石达开等人如何,他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屁孩,一个闲着没事出来哼几下曲子的跳梁小丑,他很快就要在zhèng fǔ和洋人的夹击之下,被挤破卵蛋,不得好死。”
“一夜暴起的李家军,扛着自己研发的诡异新式武器,荡平华东,大势勇不可挡,猛虎巨龙强强对抗,且看接下来的局势如何发展?”
各种评论满天飞,有些报纸是属于清zhèng fǔ控制的,当然是以诋毁李天成和李家军为主,有些民办的报纸报道则比较公道,有些报纸是站在李天成一方,支持李家军的行动,不过这其中有已经被李家军控制的申报、时报等报刊。
更多的报纸则是不敢妄加评论,评论比较中xìng,因为目前的局势还说不准,要是评论过头得罪了某一方,到时候人家来兴师问罪,自己的饭碗可就保不住了。
上海英美法等国租界都已进入了戒严状态,各租界在一大早都发布了统一口径的公文,称他们严守中立,不参与大清的内政事务,要求李家军不得侵犯各国在沪和苏南的利益。
李天成此时需要各方势力的支持,当然不会选择和洋人撕破脸皮,他们保持中立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因此立即派人与各国取得了联系,承诺各国租界照常运转,在华传教、经商、办理公务等人员和其它一切相关人员的利益都会受到李家军的保护,两方达成了简单的协议。
青帮的各大巨头都已被控制住,他们手下还有大量的帮众,有些人还想聚众闹事,但李天成的探子已遍布各地,四处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巡逻,青帮党徒众多的码头、工场等地,更是加派了人手,防止有人趁乱起事。
上海还有其他的革命党会馆,都被李家军提前摸清了据点,一个一个控制了起来,以防他们闹事,局势很快平定了下来,主要得力于李天成制定的笼络革命党人策略,他对革命党人和他们的基层群体都采取了怀柔的政策,除了昨夜双方的对抗之外,命令士兵尽量使用催泪弹和jǐng棍驱散聚众闹事的人群,不要开枪shè击。
这在对付今天上午的几起小规模青帮党徒暴动之中,得到了切实的履行,没有李家军的士兵朝他们开枪shè击,都是应比较温和的方式处理矛盾,这种行为很快在上海的平民大众之中获得了一致好评,他们称道李家军与那些滥杀无辜的军队决然不同,不但没有侵入民宅,烧杀掠夺,而且对付持不用意见者也是宽宏大量。
李天成很快接受了申报、时报特约记者的采访,向他们表达了李家军的政策,言明李家军是一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这种台词也是从后世学来的,表示李家军绝不sāo扰百姓,请上海和苏南的老百姓尽快恢复生产,回到正常的生活秩序之中,一切都会归于平静,李家军即刻就会在上海成立军zhèng fǔ,管理上海和苏南的一切军政事务。
第六十二章 新政策
李天成强调,李家军将尽力保障工厂工人、工商业主、社会劳苦大众、农民,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利益,目前的社会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动,保持原来的各项利民政策不变,而且还要在税收领域,采取减免部分工商业者和农业税种,降低普通工商阶层和农民阶级的负担,同时李天成在上海和松江的工厂,向上海和苏南地区的所有无业的劳动阶层开放,尽量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
李天成特别制定了一个新政策,就是马上要成立的zhèng fǔ会组成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统计社会闲散人员和家庭困难人员的具体数据,以后新建的工厂招工时,会优先录用这些失业和困难人员的或是其子弟,使他们能够得到一定的薪资用于养家糊口。
除了减免部分税收和照顾社会困难群体之外,李天成还准备在医疗方面做出重大改革,成立李家军上海红十字会总会,在苏南开办分会,红十字会采用募捐和财政拨款等方式筹措钱物,然后用于救助那些患重病而无钱医治的困难群众,和帮助各种得不到医治的患者,使他们不会因为没钱就医,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生命。
另外在教育上,李天成宣布他很快要在上海成立一所现代化的综合xìng大学,名为‘上海复兴大学’,各阶层的优秀学生皆可报考这所大学,困难子弟之中的成绩优秀者,可以获得学校奖学金的支持,也可以给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完成大学的学业,毕业后优先安排困难学生到李天成的企业就业。
在对地主和土豪的问题上,李天成本来是想将土地收归zhèng fǔ所有,然后效仿后世做法,采用家庭联产承包制,将土地分发给各地的农民耕种,但此时时局动荡,要是此时动了那些地主和土豪乡绅的利益,他们势必会狗急跳墙,揭竿而起,配合清zhèng fǔ来对付自己,所以李天成再三考虑之后,觉得等到自己的地盘更加稳固之后,再考虑将土地还归农民的事情。
记者们很快将李天成准备实行的各项新政策,通过各种渠道散播了出去,李天成提出的减免税收、照顾困难群众的方案,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几项政策全部都是惠及民生,能使平民百姓得到实惠的好事,很多开始对李家军抱有成见的平民,渐渐转变了看法,原本支持李家军的民众对他们更加拥护,但还有少数顽固分子,认为李天成的到来破坏了原本的社会格局,也动了一些原本属于他们的利益。
这些一般都是一些富人和地方当差的zhèng fǔ工作人员,光是减税的政策,就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为这些人都是通过层层剥削,剥夺基层劳动者的税金获取利益的,zhèng fǔ征收的税款项目减少了,他们敲诈勒索的渠道就少了,所以这部分人之中,有些人采取了抵抗的态度,但敢于聚众闹事的还不多。
总体来说,李天成向报界公布的这几项措施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拥护,因为清末明初的人民生活水平极低,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温饱线附近,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有病没钱治,没钱交学费供孩子上学,有钱人只占极少数,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过得比较富足,其中大多数都是官员、帮会老大、乡绅土豪、富商之类的人。
而为了应付当前的局势,李天成已下令部下即rì开始招兵买马,对于身体和各方面素质达标,愿意加入李家军且家中有困难的青年,除了提前支取一个月的六块银元的军饷之外,额外发放困难补助两块银元,而且到了战时每个士兵可拿双饷,也就是一个月达到十二块银元之多。
征兵工作已经在各处展开,上海有东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