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等人曾久居中国,对中国的事情了解得相当透彻。但是,东亚人心理上的微妙之处。他们仍未掌握。
李鸿章的怒气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在儒教体制下,教育方面的职位绝不是什么闲职,而是要职。一个必须惩办的人反而担任要职,这大大地损害了清廷的体面。
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月十九日,袁世凯向北洋大臣李鸿章报告朴定阳受职之事,文中以“任要秩显”四个字形容朴定阳的新职务。
袁世凯要求朝鲜政府说明此事,回答是“不过循例而授,并非别有意见”。
袁世凯不答应,要会见国王。国王以患病为由,不予接见。患病的不只是国王,当事人朴定阳也称病闭门不出,连赵太妃也病了。太妃生病,国王更有了借口。但是,长此下去,仍不能解决问题,无奈,国王接见了袁世凯。
“关于朴定阳的问题,殿下听说了吗?”见面时,袁世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
“听说过。”朝鲜国王李熙答道,“朴定阳没有按规矩办事,这很不好。我也觉得非常遗憾。不过,非惩处不可吗?”
“那三项附带条件是殿下批准的,非常明确,可朴定阳到达华盛顿后根本没打算执行。我为此多次交涉、敦促,迄今已过两年,仍不见解决。殿下也曾说过:待朴定阳归国后,一定给予处分。可是,朴定阳已经被授予都承旨品级,就任副提学要职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授予他都承旨品级,只是按照序列而已,绝不是提升。”
“他是有罪之身,为什么还要授官?关于此事,我数次函请殿下注意,难道没看过?”
“都已读过。关于此事,请阁下多多周旋,不要过分追究,拜托!”
“不追究事情就完不了!殿下究竟抱什么态度,请明确表示一下。”
袁世凯穷追不舍,弄得国王张口结舌,无法回答。
袁世凯正了正身子,郑重地提议:“像这么通过翻译,可能会产生误译或误解,最好以笔代言,以求准确。”
“也好,那么就……”
国王命令身边宦官取来纸笔。宦官退下不久,从屏风外面进来一个少年宦官。
“启奏陛下——”
“什么事?”国王问。
“诸位大臣说,朴使(定阳)问题不宜落在纸上。”
显然,是屏风后面的大臣们派他禀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