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大明出兵,倭寇定然不敢招架!
我亲率水军,只消数月,便能将他们彻底剿灭,为父皇和大明扬威!”
朱高炽微微叹了口气,看了朱高煦一眼,眼中带着一丝无奈,但语气依旧坚定:
“老二,此事不可草率行事。
倭国自太祖皇帝时期,便被定为‘不征之国’。
是为我大明睦邻之策。贸然开战,不仅违背祖训,更会损害朝廷在四方诸国心中的声望,还会让朝廷在内忧外患中疲于奔命。”
他略顿了顿,看向朱棣继续说:
“更何况,爹已筹谋许久,准备对瓦剌发兵。
粮草军需早已运抵前线,若此时再对倭寇用兵,南北两线开战,我大明的国库和军力如何承受?
腹背受敌之下,只怕真的会动摇社稷根基。”
朱高煦不以为然,冷笑一声,反驳道:
“大哥,内忧外患本就是兵家常事!
当年爹在北平起兵的时候,你一万人守住李景隆五十万人的时候也没见你怕这怕那!
怎么现在却瞻前顾后的?”
朱高炽眉头微皱,忍住心头的不悦,平静地解释道:
“爹,老二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但若国库耗空,人心不稳,国家还能支撑多久?
若国内有人趁机煽动作乱,又该如何?。”
朱棣一直沉默不语,听着两个儿子的争执,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游移。
片刻之后,他微微点了点头,他知道两个儿子都没错,错的就是他实在是太穷了,
要是有钱,别说是南北同时开战,就算是在加上一个帖木儿帝国,他朱老四都没在怕的!
想到这儿,朱棣就开始期待刚刚播种下去的三季稻了,
郑和带回来后,朱棣就命令他秘密的种植,在这些种子没有在大明的土地真正的生根发芽之前,朱棣的心中始终存在着一丝怀疑,
不是他不信任朱高煴和郑和,而是这件事实在是匪夷所思,所以他才没有大肆宣扬,目前就连太子爷不知道这件事情,
更何况大明南北的气候也不同,橘生淮南的故事他朱棣又不是不知道。
朱高炽顾全大局的态度,确实是治国所需的品质;
而朱高煦的勇猛和果断,也正是征战沙场所需要的特质,
两兄弟都没错,都是为了大明着想,他看着兄弟二人的争执,心中涌现出一股暖流,
他最怕的就是兄弟相残,现在他们虽然争执,但却是为了国事,要是真的有异心,肯定会表面附和,但暗中使绊子。
朱棣的目光渐渐转向朱高炽,缓缓开口道:
“老大说的不错,我大明内忧外患之际,确实需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