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少年趴在桌案上,眯着眼,看着窗外。窗外有一棵树,树上一只蝉。它穿过绿色的叶子,向着夏日明晃晃的太阳飞过去,显得孤独而自由。
青衫少年十八九岁,有一张清秀的脸。书院里坐着一群布衣书生,他是其中最贵气的一个:头戴玉冠,内穿藏蓝色缎面里衫,外着孔雀色青纱,腰间别着一根孔雀毛。那孔雀毛色泽艳丽,如今被同窗偷偷取了下来,正捏在手里扇风。
少年直起腰身,哼了一声,将孔雀毛抢夺回来重新挂到腰间,还偷偷瞥了一眼教书先生。先生正捧着书卷站在最前面,沉醉地念着那些之乎者也。窗外蝉叫个不停,屋内却闷热得要命,有一半学生在偷偷打盹。
少年眼睛一眯,头一歪,困倦了。突然,一个纸团朝他扔了过来,砸到了头上。青衫少年的倦意一下子没了,急忙打开。只见上面只有三个字:
门已关
少年一惊。这字条是身后的同窗传给他的。只见他们几人正在后窗探头探脑,挤眉弄眼。从他们的视角,能看到书院门外发生的事。
青衫少年想都没想,“腾”的一下站起,瞪着大眼。他看见守卫统领方千面色严峻,带着一伙人马贴了告示,并且关上了庸城的大门。
“夏乾,你给我坐下!真是无法无天了!”先生扔下书本,怒气冲冲地朝他喊着。
这位名唤夏乾的青衫少年皱了皱眉头。夏乾,他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因为爹是富商,“夏乾”与“下钱”同音,显得吉祥又好记,但是叫出来总会显得庸俗。
周围同窗低声笑了起来。夏乾转过头来看着先生,摸了摸后脑勺,却没有坐下的意思,认真道:“先生,快快下课吧,城禁了,大盗来啦!”
他的这一句话,立刻让学堂里的学生炸了锅。前排的学生个个面色冷峻,恋恋不舍地捧着书本,高声谈论国事,骂着奸贼。后排的学生开始一脸喜色地收拾书包。先生面色铁青,无奈地看了他们一会儿,宣布下课。
这一放,便是六日。
夏乾第一个冲出门去,速度很快,熟练地爬上了西北角的银杏树,把书包一扔,从灰色的围墙上翻了下去,笨拙地跳到地上,蓝色缎面里衫也被撕了个大口子。
守卫统领方千正带人廵街,发现有人偷偷翻墙,连忙提刀围上去。
“夏……夏乾?”方千走近,诧异地看着他。
夏乾抬眼看了看一众守卫,哀求道:“不要出声,我娘来堵人了!”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远远看到书院的大门外停着一辆华丽的驴车,还挂着夏家的牌子。
方千收回了刀,皱眉道:“衙门忙,恐怕顾不上你。”
“可我认识易厢泉,让我去,只见他一面,我一定能帮忙!”夏乾又哀求几句,方千没办法,带着守卫帮他遮掩,几人一路走到了衙门口。
方千先进去通报,而夏乾在门口等着回禀。
庸城府衙在庸城的北侧,不似唐代建筑的恢宏,衙门的园子体量较小却玲珑精致。在庸城繁华的楼宇中,庸城府衙安然而立,像个倨傲的文人。
夏乾倚在一棵略微发黄的银杏树下,等了许久却不见动静。他抬头瞅了瞅夏日明晃晃的太阳,有些焦急,索性和守卫打了招呼,自行穿过迂回的长廊来到后衙屋外。他在门口停住了,耳朵贴着门缝,听见屋内有声音。
“您别急……”
“我能不急?抓不到贼,朝廷发下来的银两会削减,庸城的桥、城墙、府衙的修建都成了问题,我的乌纱也不知戴不戴得稳……可是守卫方案到现在还未定下来!”这个焦急的声音是杨府尹发出的。他是庸城的地方官,已过不惑之年,大腹便便。除了去青楼,他走到哪儿都要穿着官服。
“可是……易公子今早就不知去哪儿了。他是大理寺派来的,他不发话,我们不敢有所行动。”这低沉木讷,是方千的声音。
“他聪明归聪明,但是我派人查了查易厢泉的底,”杨府尹在屋内焦急地踱着步子,“他师父是邵雍。当年和朝中大员常有来往,但拒绝入朝为官,在苏门山隐居了二十年,日日研究易理。但是七年之前——”
七年之前?
夏乾似乎知道他们要说什么事了。邵雍一生不慕名利,智慧无双,本是深受百姓爱戴的贤德之人。七年前的春天,突然用刀砍死了自己的结发妻子,从此入狱,含恨而终。此事在洛阳城轰动一时。
他将耳朵贴着门,想偷听些细节。还未听到几句,却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