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带领着李宁公司全面展开专业化战略,进入专业足球装备领域和专业蓝球装备领域,开发了“铁系列”足球鞋、“Free Jumper”篮球鞋、“飞甲”篮球鞋、“Top Gun”系列篮球鞋,而“李宁弓”专业技术的开发,标志着李宁公司专业研发技术进入了国际高端行列。
根据数据显示,自2004年张志勇就任以来,李宁公司保持了每年30%左右的增长幅度,这个幅度超过了瑞士信贷对中国体育用品市场整体23%增长幅度的预测。
“张志勇是一个很好的经理人,非常严谨认真。”鼎辉国际投资李宁公司的时候,董事长吴尚志和张志勇彼此熟悉,并做出了上述评价。业内有个说法,吴尚志对人的评价是非常苛刻的,但他却毫不保留地把赞美给了张志勇,可见张志勇的能力和他在李宁公司的地位。
作为一个公司的总裁,他不喜欢让下属叫他张总,而是让员工直接叫他的名字。
在张志勇看来,这样不仅显得亲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平等的氛围:“员工有了好的创新思路,有不同意见,才敢、才会直抒胸怀,而这对公司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别人老是叫张总张总的,那么很容易产生等级观念,产生等级观念进而会产生官僚阶级,这对公司的影响是潜在的。
李宁向来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张志勇在李宁公司享有极高的经营自主权,他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离不开李宁的支持和放权。 。。
一、知人善任,专业人才引领企业腾飞(5)
张志勇曾经说:“李宁作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却没有签单的权利,李宁的文件还要张志勇签名才可以生效。作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信任。在中国的企业里,尤其是家族企业里,能把公司的大权交给一个外来人来掌握,李宁真的不愧是李宁。我想李宁品牌有今天,也是理所当然。”
如果把李宁公司比作一个足球场,张志勇说他的位置在中场。他说:“我现在位置是中场。作为CEO来说,最主要的职能是公司战略,第二是如何培养接班人,这是CEO非常关键的一个能力之一。最后就是如何真正建立结构导向,建立制度层,如何把一个人的能力变成组织能力。”
张志勇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不能再承担更多的战略任务,亟需最佳人选来接任。寻找接班人的行动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但是具有体育行业经验、有全球性公司管理经验和中国精神,适合公司发展的核心管理者极其难觅。
如今,李宁公司制定出三个战略阶段,第一个战略阶段到2008年结束,第二阶段是2009~2013年,2013~2018年为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李宁公司的市场主要在本土,在第三阶段才考虑真正走出去。
“三个阶段实施之后,李宁公司将成为世界前5位的体育品牌公司。”张志勇说。如今,李宁公司已经进入全球体育运动公司的第二梯队,按照发展势头,近两年就可达到第二梯队最顶尖的公司。
在没有寻找到新的舵手之前,张志勇依旧要驾驶着“李宁”这艘航空母舰,勇往直前,向着第二阶段的目标前进。
4。国际化人才加盟
有人说,今天的李宁公司,可能是“洋务运动”进行得最彻底的本土公司之一。董事长李宁和执行总裁张志勇都是北大EMBA毕业。首席财务官陈伟成则来自路透集团,是一位马来西亚华人。主管市场的副总裁伍贤勇,是位34岁的非常严谨的云南人,之前在宝洁工作9年。还有很多拥有跨国公司背景的人才,如前班尼路总经理王鹂为李宁营销总监,主管市场的副总裁则来自宝洁公司。
李宁公司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的竞争力,企业不仅要有优质的产品,更要有一流的人才,这些人才要有国际眼光,要有策划意识及市场推广能力。
“李宁”拥有的第一批职业经理人有来自班尼路的王鹂、来自可口可乐的徐伟军等,他们各自很快在营销总监及市场部经理的位置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今,李宁公司新招纳的员工平均年龄不足30岁,大学本科以上占93%。总经理、总监一级的管理人员都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受过EMBA教育。
李宁公司的员工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但都勇于进取,敢于面对困难、富有创造性和挑战精神。对李宁精神的崇拜、对体育事业的理解、对个人成就感的追求、对李宁公司现代规范管理的认同,使他们汇集在李宁公司,形成合力,组成了这支颇具战斗力的团队。
市场部经理张庆原先在北京市政府搞外事,后加盟到李宁公司来,从做宣传文案到客户管理,然后到广告宣传再到市场推广,无论哪个岗位都让他感觉到获得了一个很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间。“我特别喜欢公司里那种和谐友善的工作氛围,以及李宁本人那极具亲和力的风度和对员工那兄长般的关怀。”张庆说,持他这种观点的员工比比皆是。
在专业性人力资源上,因为体育产业在中国尚未成熟,高素质的职业管理团队一将难求,这在中国体育企业中是很突出的问题。缺乏人才,已经成为体育用品行业一个共同的桎梏,但这个问题对李宁公司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困扰。
李宁公司的氛围、李宁的个人魅力,加上公司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对员工来说,李宁公司是一个能够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地方。张庆及他的同事们为自己能够成为“李宁人”而骄傲。
这种凝聚力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才加盟。
李宁公司更喜欢那些富有国外市场经验的管理者,这群人能力强、素质高、资源丰富、更具备“中国精神”,其来自各方面的活跃思想,是中国企业天然的创新因子。李宁公司不断招募外籍员工,尤其青睐那些热爱中国的老外。
李宁公司不仅重视引入国际化人才,更重视充分发挥国际化人才的能力。面对外籍管理者刚到中国时产生的恐惧感和陌生感,李宁公司为他们配备了专门的顾问。由顾问人员伴随,直到他从一个“陌生人”变成一个“熟人”。
张志勇说:“最重要的标准并非中国经验,你可以没有中国经验,但一定要有中国精神。”张志勇相信,联系着语言不同、国籍不同、专业不同的人员的共同之处的是“中国精神”。如果外籍员工仅为商业利益而缺乏精神和感情,那么“一出矛盾就不行了”。
李宁公司致力于把国际水平和中国精神融合到一起,并应用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对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有效管理,使“李宁”在国际化及本土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识人,妙招助前行(1)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加入企业的员工也越来越多,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也适合不同的工作岗位。把适合的人用到适合的岗位上,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才能。面对这个问题,李宁公司选择了科学的人才测评工具,利用360度反馈和PDP测评工具,李宁公司做到了为合适的岗位找到合适的人。
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如何正确地识人和用人,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正确地认识和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把合适的人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晚清名臣曾国藩作为一名文臣,通过科举考试走入仕途,组织了叱咤风云的“湘军”,镇压了当时名震天下的太平天国,挽狂澜于既倒,成为大清的风云人物,这和他观人、识人的能力有很大关系。他在位时期,网罗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如李鸿章、李瀚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沈葆桢、江忠源等。这些人才,不仅帮助曾国藩成就一代伟业,而且各有建树,名垂史册。曾国藩甚至自己总结多年来的观人方法,写下传世名著《冰鉴》。
关于曾国藩的识人之术,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李鸿章向曾国藩推荐三个人才,恰好曾国藩散步去了,李鸿章示意三人在厅外等候。曾国